台北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
【南門町三二三年度日本當代藝術家聯展─無來由之葉 】
-
展期
日期:2016-12-03 ~ 2017-01-15
-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
參展藝術家
川松康德、奥村雄樹、山本信幸、山下香里
改建自林業試驗所臺北植物園園區內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屋舍而成的展演空間「南門町三二三」,今(2016)年底將舉辦由川松康德、奥村雄樹、山本信幸、山下香里等四位日本當代藝術創作者的聯展 ── 無來由之葉 (根も葉も無い)。
受到南門町三二三歷史脈絡溯源的過程所啟發,這個聯展以喬治‧薩瑪納札(George Psalmanazar (c.1679-1763))1704年出版的著作:《福爾摩沙的歷史與地裡描述》,一本最早之一,但完全虛構的臺灣誌,作為展覽的發想開端。喬治‧薩瑪納札以這本偽臺灣誌說服當時的歐洲人相信,實際上是法國人、金髮的他,是第一個造訪歐洲的臺灣人。在書中的一個段落,薩瑪納札如此描述臺灣的植物:「(臺灣人)用兩種植物的根來製作麵包:一種叫「Chitok」,另一種叫「Magnok」。這兩種根,跟種植油菜一樣,用灑種的方式播種。但它們成熟的時候,會長成人類大腿一般的粗細。這些根菜每年可以二收,在氣候適宜的時候,甚至可達三收...」
在日語剛好有句以植物體作為比喻的成語,用來形容像這樣的虛構事實 ── 根も葉も無い ( 無根亦無葉) 。將這句成語翻譯成英文,可以寫作: without roots or leaves. 由於南門町三二三它特殊的、未定的「歷史地位」,以及位於植物園這個傳承自日據時期,累積、保存了兩千種以上植物的環境,不失作為玩味、思索這句成語的極佳背景。
循著這樣虛實交錯的歷史軌跡發想,四位藝術家將以現地裝置(site-specific)回應南門町三二三這個空間,其中臺灣與日本歷史關係的痕跡,互相的虛構及想像、適應、翻譯、以及溝通的鴻溝。以各自的方法追溯,觀察歷史上的「外國人」如何影響了臺灣今日的面貌、臺灣在外國人的心目中是怎樣被想像、虛構,進一部反問,真實的臺灣又是什麼?
承襲並展延2015年底由川松康德於南門町三二三所策畫展覽「Taipei dabada」的敘事線,本次展覽除持續專注於臺、日兩地當代藝術的推廣,更期待進一步促進臺灣與日本間更加多樣的文化交流及對話。
熱門展覽
1
十方藝術空間:【GIGA STYLE】Noritoshi Mitsuuchi Solo Exhibition
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102當代藝術空間:【集體儀式–這些人.那些人 Nostalgia, Mass ceremony–these people, those people】許碧梅創作展 Xu Bi-Mei Solo Exhibition
雅逸藝術中心:【後.製.圖 】Post cartography - 邱杰森個展
10680:【「10680 」展覽《David Shrigley Pop-up exhibition》開展】
欣德葉藝術工作室:【葉淑惠創作個展】藝情彩繪-戀無止境
双方藝廊:【戰場の女】陳擎耀個展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精神跑道——空總夏藝站】
大象藝術空間館:【活動之地-耿傑生個展】 In Action, solo exhibition by Chieh-Sheng KENG
十方藝術空間:【關係的交界處──黃冠鈞個展】The Interface of Crossing -HUANG KUAN CHUN Solo Exhibition
推薦展覽
view all102當代藝術空間
【集體儀式–這些人.那些人 Nostalgia, Mass ceremony–these people, those people】許碧梅創作展 Xu Bi-Mei Solo Exhibition
日期:2022-07-10 ~ 2022-08-20|台灣,台南市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