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 IS/IN LAND: 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
-
展期
日期:2017-07-20 ~ 2018-09-23
-
地點
112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
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們
來自阿爾泰山白雪包裹的崇高之冠閃耀著;
湛藍蒼穹之下綿延著無盡的處女地景;
高貴的群峰似乎聳立在遠方;
而靈魂最終得以在漫無邊界的原野中尋得平靜;
這裡…就是我的故土…
這是蒙古詩人那楚克道爾吉(Дашдоржийн Нацагдорж)於1963對其故鄉的描繪
2017年11月,來自台灣「奧賽德工廠」的朱筱琪及高森信男等人聯絡我,並提議展開以「Is/In Land」為題的台蒙當代藝術交換計畫。我馬上喜歡這個概念,因為「土地」在當下的蒙古是項急迫的議題。我同時也好奇蒙、台雙方兩個地域的藝術家如何對有關土地使用的經濟、社會、政治及環境方面提出巨大的差異。若和台灣這座被海洋圍繞的微小島嶼相比其人口密度,蒙古雖然是台灣的53倍大,但卻是只有300萬人口的內陸地域,人口是台灣的7.7倍少。即使擁有這些不同及經濟上的落差,雙方似乎在土地使用上共有類似的議題。
在「Is/In Land」一展中,蒙古當代藝術支持協會(MCASA)推薦了六位優秀藝術家的作品:恩和泰文.歐其爾巴特、圖古勒杜爾.庸登獎策、達瓦吉爾格勒.差希克爾、甘祖格.瑟德巴扎爾、恩和寶勒德.頭米德希爾夫和穆刻播樓爾.甘播爾德。他們代表了年輕世代的蒙古藝術家,亦是1990年壓抑的社會主義系統崩解之後,獲得更大藝術自由的第一批受益者。他們童年時經歷了嚴苛和混亂的時期,當時國家正在進行政經及環境上的變革。在「Is/In Land」中呈現的作品將會述說和土地相關,於經濟、靈性及道德上的關係。
—甘圖雅.巴丹嘎拉夫
蒙古和台灣看似差異極大,一者是內陸、一者是島嶼,但卻都同時孤懸於地理及歷史的角落。本計畫企圖讓雙方年輕藝術家交流,除了展覽和專業領域的討論之外,我們也鼓勵藝術家們透過這次機會,親身體驗從未見過的地景和文化:兩位蒙古藝術家將於台北展覽開幕後前往太魯閣部落駐村;而台灣藝術家也會在烏蘭巴托展覽的前後期間,前往草原地區研究。這次計畫也許是台蒙間首次當代藝術的交流計畫,但我們希望能藉此啟發大家對亞洲的新想像。
—高森信男
熱門展覽
1
十方藝術空間:【GIGA STYLE】Noritoshi Mitsuuchi Solo Exhibition
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102當代藝術空間:【集體儀式–這些人.那些人 Nostalgia, Mass ceremony–these people, those people】許碧梅創作展 Xu Bi-Mei Solo Exhibition
雅逸藝術中心:【後.製.圖 】Post cartography - 邱杰森個展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精神跑道——空總夏藝站】
大象藝術空間館:【活動之地-耿傑生個展】 In Action, solo exhibition by Chieh-Sheng KENG
欣德葉藝術工作室:【葉淑惠創作個展】藝情彩繪-戀無止境
双方藝廊:【戰場の女】陳擎耀個展
十方藝術空間:【關係的交界處──黃冠鈞個展】The Interface of Crossing -HUANG KUAN CHUN Solo Exhibition
純Object:【你和我們-邵慈陶偶創作個展 】
推薦展覽
view all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退回原點—林哲志個展】Back to Ground—Lin Che-Chi Solo Exhibition
日期:2022-06-10 ~ 2022-09-04|台灣,台北市
59 days left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沈默中變態—阮柏遠個展】Pervert in Silence —Juan Poyuan Solo Exhibition
日期:2022-06-10 ~ 2022-09-04|台灣,台北市
59 days left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2022年北藝當代創作獎】The 2022 TNUA Contemporary Art Prize
日期:2022-06-10 ~ 2022-09-04|台灣,台北市
59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