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台北大內藝術區

【見山還是山—馬白水個展】

  • 展期

    日期:2018-08-25 ~ 2018-11-18

  • 地點

    10491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93號

  • 參展藝術家

    馬白水

  •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將於2018年8月25日起舉辦「見山還是山—馬白水個展」。本展精選馬白水1965至1997年的21組件作品於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展出,開幕酒會於2018年8月25日(週六)當天下午4點舉行,展覽持續至2018年9月30日。

    馬白水,當代彩墨與水彩巨擘之一。他一生中投身師大教職27年,緣起於1947年辭去國立吉林長白師範學院教席後遊歷中國各地寫生,1948年旅途中的一站便是台灣,於是渡海前來。他於1949年在「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個展,師院藝術系學生(其中一位是楊英風)在這當年唯一理想的展覽空間中欣賞到風格新穎的馬白水水彩風景畫,便有興趣向馬學習,於是請系主任延請馬白水任教,是一創舉。

    人人都會畫風景畫,但「馬白水風格」的風景畫具有何種特色?說明何種時代意義呢?馬白水自言欲「以繪畫搭一座溝通中西特質精神的彩墨之橋」,此一宏大的目標,表現在其作品鮮麗奪目的色彩、清脆有力的大面積色塊,以及他融貫中國傳統思想與形式復加入歐美現代用色觀念的眾多作品當中,在戰後便已淋漓盡致地表現他「亦彩亦墨、也中也西」的衝力。

    大陸寫生期/自然描寫期 1948以前

    七七事變期間,馬白水騎一輛腳踏車浪跡中國各地,到處寫生,此時環遊世界的雄心在他內心油然升起。1948年12月他在寫生途中從上海來到台灣,花費兩個月的時間走遍全島寫生。這個時期馬白水水彩畫色彩淡雅,觀察與表現均十分嚴謹,遊刃有餘地掌握水分與顏料的調和,而能充分表現出水彩畫的特色。

    台灣表現期/自然寫意期 1949-1974

    1949年他在中山堂舉辦「馬白水旅行寫生畫展」,爾後至師院任教,偶然來台的他竟一待27年。馬白水自述:「我愛台灣,終生表現台灣。」樸實真切地表白心跡。由此時期許多作品中可見艷麗的南方風貌躍然紙上,說明馬白水的用色由淡雅轉趨鮮豔明亮,同時他也開啟風景之外的主題,市景、靜物、人物等皆在他筆下有多樣的呈現。馬白水的創作精神在於省略和簡化,他曾說「只取形象,寫其生命」,因此他的台灣時期亦即自然寫意期,更顯游刃有餘。馬白水創作上一個關鍵的轉變更在1960年代後期發生:原本他描畫的這些西畫題材是以水彩創作,然此時他開始使用墨、宣紙、毛筆等水墨器具,因而作品出現水墨特有的意境和韻味,打破既定造型的約束,學者暨水彩畫家李焜培將之比喻為「一口氣大刀闊斧地削去皮毛而保留強健的筋肌,於形、色、線、面都賦予新的生命力」。

    紐約創作期/自然創作期 1975-2003

    馬白水將「用墨」的媒材技法與「留白」的觀念導入水彩畫的創發,在此時期已經發展成熟,其作品尚增添了一份厚實感,即是來自墨色。定居紐約後,他更大膽地在掛軸構圖中使用彩墨,墨韻和彩色的加乘使作品渾厚、具有穿透力,同時對欣賞者而言又如在薄霧中窺看景色,岩石峭壁、水岸雲海等壯闊的自然竟透露著些許含蓄柔和的詩意。這些晚期創作呼應他退休後遊歷歐美、觀察靜思的生活,似已逐漸沉澱,探索自我。此次精選展出的作品多數是馬白水最成熟的「紐約創作期/自然創作期」之力作,足見人生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那登峰造極的最終章之表現。這位70年代中起旅居美國但還心繫台灣的藝術家,在此時期仍大量以台灣為創作主題。

    亞洲藝術中心早在1992、1997年舉辦馬白水個展兩回,本次是繼90年代的展覽以來,再一次的精采呈獻。

馬白水彩墨水墨水彩師範大學

推薦展覽

view all

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走走停停的風景—邱奕寧水墨個展】

日期:2024-11-04 ~ 2024-12-30|台灣,台中市

18 days left

純Object

【無限所在】王傑水彩創作個展

日期:2024-10-26 ~ 2024-11-10|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