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富邦藝術基金會

【2019粉樂町當代藝術展 】「席、息相關Chair • Present」

  • 展期

    日期:2019-03-19 ~ 2019-05-19

  • 地點

    A25、忠義廣場、松壽廣場、信義廣場、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微風松高、微風信義、微風南山、誠品書店信義店、臺北文創

  • 參展藝術家

    Emmanuelle Moureaux、Jeppe Hein、Philip Giordano、李承亮、洪易、黄小橘、游文富、劉小康

  • 席、息相關 — 2019 粉樂町當代藝術展

    「息息相關,意謂呼吸時氣息相連續。比喻關係極為密切。」
    身為現代人,在面對各種變化的處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交錯還是平行?虛擬的未來可以容許多少實境的存在?藝術介入城市創造了商業以外的息氣,是否可以形塑及翻轉文化和美感?2019年透過席、息相關Chair‧Present—2019粉樂町當代藝術展,8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創作者,攜手於信義區的心臟動線透過展品表述對於關係的想像,在體驗與感受中發現關係的不同視角,點狀的展點連接成線,形塑成面,依偎於城市產生共伴的存在與效應,創造了期間限定引發的思考與想像。

    2019粉樂町當代藝術展透過同音異字隱喻主題,強調在群體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關係網絡,引發我與他人或群體之間的關聯,反思我的位置與對方的存在,套疊在觀賞者和作品之間的遇見。從而發現這介入的人與物件,在藝術之外是先媒合了關係,進而才產生對於藝術的理解。這也同時呼應在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理論中,由單一進入全面的過程。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同時,也正是由單一的創作出發,透過策展的整頓與調理成為行走路線,集結創作者成為群體和量能,共同實踐策展的目的。反應著社會化的形式,也重新思考無牆形式的藝術展覽,將藝術家送進人間燈火當中,先安妥了進入社會化的洗禮。創作要考量觀眾的體驗與領受,要考量精準的概念以及完整的細節。面對多方交錯關係,藝術跳脫自我的喃喃。藝術生產的過程考量的是如何和觀眾產生關係,但在關係當中仍能傳遞自己想表達的,這也正是藝術要落實生活化的具體作為。生活的成分是什麼?生活即是關係的聚合,只關照自我的創作在無牆的生活路徑上無法產生熱能,而無法接觸體驗當然也產生不了溫度!

    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發生於1960年代的美國,不但已經在美術或視覺藝術領域中佔一席之地,也對當代藝術教育及其他與藝術相關活動產生啟發性影響。觀念藝術是藝術的一種說明,主張作品所牽涉的意念比當中的物質性甚至傳統美學更為重要,而是透過創作表達對於現象或是一種想像的描繪。藝術開始關懷社會脈動,改變與觀眾的關係,並且更為直接的傳達著對於各種現象狀況的態度與觀感。跳脫藝術從模擬到具象的追求,轉而進入全面的自由開放與表述,作品本身離美的經驗越來越遠。而是在社會的實踐裡,走出與社會脈動隔絕的孤立角色,迎向藝術介入社群的創作。在粉樂町的過往作品中,超過七成作品具有觀念藝術的性格,作品除了可以演繹空間產生對話外,90年後的藝術創作語彙以及使用媒材,確實也展現了藝術的趨勢與多元。最常遇見觀賞者對於作品質疑其「藝術性」時,正視了藝術教育本身的重點。除了介紹藝術創作者是何人外,更為重要的是先理解當今藝術的全新面貌,以及不窒礙的藝術表達。在面對當代藝術創作的同時,是否理解其語彙同時引發思考,拋卻對於藝術的成見,達成關係的理解與溝通。

    策展的重點則是對於視覺美感的把關。無論藝術的演進如何?在全面性的觀眾層中,經驗美感是十分關鍵的體驗。藝術教育的方案也區分為體驗與論述,絕大部分觀眾所關心與吸睛的,仍是視覺上美的經驗與蘊含其中的創意安排。硬性在所有的介面大談藝術史的區隔與演進,相信只是自築門檻,背離生活化的自在。總之,藝術在科技與平台的轉換中,如同經驗了1839年的攝影術發明。科技改變的對於美的詮釋,描繪技巧怎麼樣也無法戰勝攝影技術的寫真時,開創了印象派描繪抽象和精神的另一種出路。21世紀的現在,單就粉樂町的展覽歷程,即經歷了無線網路的3G(1999年)-5G(2016年)局變。社群的發展,自媒體創造了另一種對於美的觀感與分享方式。實體的展覽現場,產生了對於參與的心理作用與目的。展覽所要傳遞的內涵更為困難,也更為容易時代考驗策展的能力!策展需要再進化與調節並且與時俱進,但無論如何,再看似越來越便利的現在,所有人要面對的課題仍不出緊密與疏離的選擇。提出最基礎價值的「關係」相信依然動人。網絡世界是關係的無限版,而相融加共榮的氣息,也呼應著社群的概念,集合眾力產生影響力,仍是當今共同的普世價值。

    因此,粉樂町從2018年在信義區心臟區域的2.3公里空橋,2019年移動至循線的空間通廊與綠地。本質崇尚身體經驗的粉樂町,引介作品和空間對話,讓民眾在循線中描繪城市輪廓。最基礎的展覽模式和習慣不變,引介全球各地的創作者到亞洲台灣展出,也創造相容在地與反差文化的創作風貌。Jeppe Hein (1974年生,丹麥哥本哈根) 在全球各地的藝術機構舉辦過大型個展,一系列以座椅為基礎的街道雕塑。其中具備座椅的功能也具備創作者顛覆座椅的想像力,讓親近的觀眾必須去解讀它的使用性,用身體探索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同時強調座椅所在位置的不同景觀與視覺高度。作品以紅、白為主要顏色,靜置於空間如同雕塑,在玩樂中發現座位、視角以及和同伴者的互動。

    另一處探索空間與作品關係的展區微風信義,來自於臺灣藝術家游文富,以羽毛為創作素材是他長年的主軸,作品希望藉由空間中羽毛與竹籤的飄動來形塑微風氣息的狀態。來自香港的劉小康,身兼設計師及藝術家的身份,帶一份幽默感和超脫的創作力。巧妙地從不同角度解構出「人」與「椅子」的微妙關係,藉以反映社會的光怪陸離,包括人類對地位的尋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以及兩性關係等。「椅子」是權位的表徵,在劉小康的作品中引發觀賞者省思。和富邦藝術基金會有很深淵源的臺灣藝術家洪易,生猛具有辨識度的色彩及造形,配色、手感具有故事性與臺灣複合多元的文化縮影,原民、閩南的岀生到多年移居中國創作的文化衝擊。洪易的作品亦在近年嘗試不同的風格,鋁合金與其有機的動物造形翻轉其彩色艷麗充滿敘事與嘲諷的表達,材料與技術的使用更趨於國際化與時尚。

    首次加入的全新空間微風南山,才於年初開幕釋出空間歡迎作品的進駐,本身具有高度的藝術品味與支持創作的業主,也對於策展團隊展現友好的關係。來自日本重量級的法籍藝術家Emmanuelle Moureaux以及臺灣藝術家李承亮,分別以一百種顏色計劃與時光旅行艙介入微風的兩處空間。Emmanuelle 1996年移居東京,她以日本傳統空間元素創造「色切 (shikiri)」概念,透過現代方式傳達色彩架構。參與ISSEY MIYAKE、UNIQLO等建築、室內環境設計,近年展開100 colors系列企劃,持續於世界各地推行色彩的格局。提供一個異想空間與人為創造的彩虹裝置。入圍2017臺北美術獎的李承亮,持續以充滿太空特色的旅行艙創造對於宇宙的想像。另一位來自臺灣的年輕創作者黄小橘,安排在四四南村的巷弄當中。e世代的科技手法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配搭星象的角色,提醒觀賞者在充滿舊時光印象的現場、傳統的剪紙工藝對應著科技和未知的宇宙星象。具有卡漫造形的角色,在擴增實境中彷彿外來物霸居了四四南村,同時也意外的發現新世代的創作者普遍對於未來都具有宇宙太空的夢想。

    繼Maya Barkai 的小綠人計畫之後,今年A25基地的外圍籬邀請義大利插畫家Philip Giordano的創作。Philip是波隆那插畫獎的常勝主,風格與人物在繪本界舉足輕重。延續去年「全球化」的設計主題,以鮮豔的色塊、大膽的線條及擬人化的動物角色,為總長逾400公尺的外牆,披上嶄新的新衣。藝術家透過仔細觀察動植物的外觀、特色與生長習性,以其獨特的描繪手法,將近百種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現於長牆上。藝術家將這些擁有豐富表情與肢體動作的動物們,依序排列,並巧妙地以「牽手」做為串連,象徵地球上各種生物間的共通性與相互依存關係。在近年全球矚目的藝術雙人組Studio Drift,曾在一篇全球關注的當代藝術採訪中,表達了現代人關注於眼球的流覽。反思他們自身在進行創作時的心態Lonneke Gordijn 說:「People find the time to look at art within a gallery setting , But the world is one big exhibition if you only care to look.」整個世界其實是最大的展覽,對於藝術的親近不只是追求看見。當我們無法拒絕越來越容易取得與龐大的視覺刺激,是否能不只是大量的流覽,而是更積極的消化吸收,那麼藏於其中的分享與感動才能展現,同時,無論科技改變了社群的模式,人還是可以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中分享觀點校正偏差,一期一會的「粉樂町」,期待您緩步,發現藝術在城市中的無限可能,不只是看和體驗,也發現勾連其中的關係,珍惜這彼此相連的人生線譜與當下。

富邦藝術基金會Emmanuelle Moureaux洪易游文富李承亮

推薦展覽

view all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時 尚地球 】洪易 雕塑藝術個展

日期:2023-03-09 ~ 2023-05-01|台灣,台南市

洪忍文創美學

【迎春派對101】洪易雕塑藝術個展

日期:2020-12-02 ~ 2021-02-28|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