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世紀終於顯像。長久以來,學者們懷疑,紀載墨西哥市民生活的「賽爾登抄本」(Codex Selden)底下還有更原始的資料未被挖掘。但是由於底層的內容被上層的石膏覆蓋住,一直以來,沒有人能夠知道原始記錄長怎樣。而今透過劃時代的「高光譜影像」技術,世人終得一窺這一份封存近500年的古卷樣貌。
賽爾登抄本是一份鹿皮古卷,紀載著1560年左右前哥倫布時期,墨西哥土著「米斯特克人」(Mixtec),今墨西哥瓦哈卡州地區住民的古老歷史與文化風貌。上面繪有戰爭、朝代以及信仰等生活細節。目前世上僅存20份抄本,是少數存活過殖民統治的珍貴文件。
當時人們為了覆寫,而將石膏覆蓋上文件表面。要如何在不破壞文件的情況下揭開賽爾登抄本的原本面目,成了學者們想破頭的難題。1950年,研究人員曾嘗試括除部分石膏,但是礙於可能對文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只好作罷。
近年,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研究人員與賽爾登抄本儲藏單位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ies)的歷史學者合作,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將這項突破發表在《考古科學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s)。
原來,研究人員運用的是一項名為「高光譜影像」(hyperspectral imaging)的技術,原本肉眼無法看見的圖像,在高光譜影像技術之下,顯露出最初的圖像輪廓,鮮活展現在眼前。
計畫主持人萊登大學考古學家Ludo Snijders難掩激動之情:「我們花了4、5年的時間,嘗試了各種不同科技,讓隱藏在底下的文件可以在不遭受破壞的情形下顯現…這是首度我們看到文件原貌。」
Snijders補充表示,「有趣的是,我們用科技顯像的抄本看起來跟以往的賽爾登抄本不太相同」,他說,「這個發現意義重大,因為最上層是充滿著後殖民(post-colonial)風格的圖像,底層文件則是在前哥倫布時期所繪製,可以很明顯的分辨出前者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目前,學者仍需要時間詳細解讀這份古抄本上的內容。
科技重現失落文明 「賽爾登抄本」原來長這樣!
HOT NEWS
-
1.
常玉在美術史的定位?《太極陰陽解析常玉》系列專題(九)
-
2.
情人節快樂! 情人節由來與關於愛情的名畫
-
3.
構築「美術館生態系」的進行式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專訪
-
4.
常玉給我們的啟發?《太極陰陽解析常玉》系列專題(十)
-
5.
逝世500週年紀念,達文西的經典畫作出現在英國郵票上
-
6.
與千年筆墨的時代性對話:專訪藝術家許雨仁
-
7.
臺藝大有章新館擴建 2/23募款拍賣會邀集各界響應支持
-
8.
「我在〈藝術未來〉學到的那些事」- 專訪〈8樓藝術空間〉負責人李佩姒
-
9.
「挪用:不但挪,也要會用」─ 英國街頭藝術家D*face
-
10.
當科技成為新型態的信仰-黃贊倫個展《祂方》(iGod)
REFERENCE
-
專題企劃
悲壯的卡蘿——二十世紀最引人爭議的女畫家
2017-07-06 -
國際新聞
創作彩虹家園 墨西哥最大的街頭壁畫
2015-08-24 -
國際新聞
香港巴塞爾 BASEL HK 台美合作VR藝術(影音) 紀念人類登月50週年
2019-02-22 -
藝術新聞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9年度計畫公布-國際創意平台的展開
2019-02-21 -
藝術新聞
橄欖樹下,一個開始夢想的地方---敬邀您來我們的第一個展覽「用清代盛世的杯子來喝茶」
2019-02-20 -
專題企劃
臺藝大有章新館擴建 2/23募款拍賣會邀集各界響應支持
2019-02-19 -
藝術新聞
「挪用:不但挪,也要會用」─ 英國街頭藝術家D*face
2019-02-19 -
專題企劃
常玉給我們的啟發?《太極陰陽解析常玉》系列專題(十)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