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巴黎藝訊 │Ross Lovegrove、ORLAN、Gloria Friedmann個展評析

5月藝訊法蘭西通志

2017-06-01|撰文者:姜麗華

ORLAN EN CAPITALES / ORLAN EN
塞納河畔主要知名的展覽空間,除了羅浮宮與奧塞美術館之外,與龐畢度中心同樣位於河右岸的「歐洲攝影之家」(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近期推出法國當代女性藝術家奧蘭聞名遐邇的《自我混種》(Self-Hybridization)數位影像系列作品,並以《大寫奧蘭》(ORLAN EN CAPITALES)作為展覽名稱。這位女性主義藝術家奧蘭的作品,企圖表達她反對男權至上、宗教、文化隔離、種族主義等,透過不斷改變既有的事物、顛覆成規與既定的思想,使得她的作品總是混合著幽默,有時是誇張的諧擬,甚至是刻意挑釁致使人感到震驚,因此,大眾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
ORLAN《Self-hybridation précolombienne n°35, 1998》© ORLAN / ADAGP
ORLAN《Self-hybridation précolombienne n°2, 1998》© ORLAN / ADAGP, Collection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ORLAN 《Omniprésence, 1993》© ORLAN / ADAGP, Collection LACMA,Los Angeles

奧蘭(ORLAN)生於1947年5月30日本名Mireille Suzanne Francette Porte,據說她因為受到英國作家吳爾芙筆下奧蘭朵女爵雌雄同體的啟發,1971年將自己取名為字體全部大寫的ORLAN,以聖奧蘭(Saint Orlan)作為自己的施教名。
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種宣言,往往與藝術史對話,譬如:1965年仿杜象的作品〈下樓梯的裸人〉、1977年仿安格爾的〈大宮女〉或是重新詮釋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1974年她創作了〈無殼奧蘭的誕生〉。
這次在歐洲攝影之家展出奧蘭許多早期行為藝術的影像紀錄、攝影與數位影像作品,尤其是1990年代後期,當時透過電視轉播、衛星傳送她將自己的身體接受外科整容手術活動的整個過程:她邊接受手術邊朗誦詩歌的行為表演、現場播放音樂與精心設計的舞蹈,而且她在現場操控氣氛、解釋手術的項目、回答公眾問題和評論,整個空間成為表演場域與公開辯論的場合。
在這項整型計畫中,奧蘭將男性認為的典型美女作為模型,從9次手術轉換她自己的面容,再現男人渴望的7個面部結構與理想典型,每一次手術改變一次面容,再拼湊典型美的五官,完成各種擬像的臉孔。這些影像超越感官的極限,探問女性美的符號與不同階級的審美準則,創造女性臉孔突變體的意象。
因為僅有局部麻醉,所以奧蘭在整個手術過程都是清醒的,她能看到外科醫生從她的大腿取出油脂,然後用注射器注入她指定的臉部位置。甚至在1993年11月21日她以類似發芽墊鐵質的填充物,讓醫生割開她的肌肉組織,切開臉部皮膚並且掀開骨肉的方式,置入該填充物,再進行縫合,使得手術後臉部的前額與下巴凸起腫脹,擬似長了角。
這些行為的源起,是奧蘭經由研究希臘、巴洛克、非洲文化、前哥倫布、美國印地安原住民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圖像符號的啟發,質疑婦女在我們社會中的美學價值。奧蘭這種視自己的身體為表現媒介所進行的行為表演,進而發展出她個人獨有的「肉體藝術」(Carnal art)。
為了闡述自己的藝術理念,她借由發表《肉體藝術宣言》來區分與身體藝術(Body art)不同,並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人的身體已經成為「可改變的現成物」(Ready-made modifié),同時她強調身體的自主權,質疑整型美容、挑戰先進醫學科技、深化身體地位與探問道德問題的極限。
同時,她提出兩個基本問題:一、什麼是女人?二、什麼是藝術家?首先,她告訴我們女人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做自己。第二,她認為做為一個藝術家,是需要可以將藝術與生活混合的人,甚至是一個可以成為作品中的女性身體。她可以說是一位千變女郎,通過整容手術創造突變體的自畫像,顛覆大眾對美醜既定的標準,重申女性身體自主的權利。

5月藝訊法蘭西通志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