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0|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過年來趟「記憶」走春之行吧!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現正舉辦「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運用文化資產歷年傳統工藝相關影像記錄,以及拍攝「美力臺灣」3D電影導演曲全立授權 AR影片,與十位來自不同地域和產業的匠師展示曾屬於日常生活的傳統工藝製品,在虛實的交疊中,讓觀展的民眾可以近距離體驗工藝製作技術精髓及傳統工藝品之頂真技藝。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近數十年來,由於社經環境的改變、土地開發與工業技術發展,許多在地材料、手作技藝與工藝技術難以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被看見,進而默默地被遺忘,人們對手作產品或藝品的溫度和感動也快速的消失中。文資局成立以來,致力於傳統文化資產的保存、傳承與弘揚,期待透過本次展覽呈現文化資產技藝保存紀錄與傳承的努力成果,讓新一代各領域的工作者從中開啟傳統知識的傳承及啟發創新方向。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手工獅頭工藝師-施竣雄師傅作品-青獅白眉。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自即日起至109年12月2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探索館展出,以新舊混搭、虛實整合、數位科技結合傳統技藝,讓觀眾感受在地歷史文化的脈動,提升對生活週遭文化資產技藝的認識與認同。透過數位互動形式,將傳統工藝以更貼近現代的形式,以掃描圖像讓匠師神韻即刻躍然紙上,細細聆聽匠師的故事,觀賞匠師們的手藝。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泥塑神像製作流程展區。圖/文化部提供
在實體展示上,則藉由布袋戲大師陳錫煌掌中戲團、重要傳統錫工藝保存者陳萬能、重要傳統木雕與鑿花工藝保存者李秉圭、手工松煙墨陳嘉德、臺灣交趾陶藝術家吳榮、傳統燈籠吳敦厚燈舖、手工製鼓師黃呈豐、傳統結藝師施寶容、手工獅頭工藝師施竣雄、粿印職人鄭永斌等多位匠師作品的呈現,提醒我們「傳統」的美好,依然在生活周遭持續的發生,等待著被發掘、關注及細細慢慢的品味。
手工獅頭工藝師-施竣雄師傅透過數位互動形式掃描圖像,匠師神韻即刻躍然出現。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藉由工藝品與工藝技術記錄及數位技術的整合,讓觀眾一同從文化匯流裡一覽匠師的氣韻,從細節裡看見技藝的精湛,進而串連起各時代的共同回憶,並且重新喚起觀眾對於手作製品與生活的共鳴,進而一起守護臺灣這片土地共同的文化資產價值。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工藝互動區。圖/文化部提供
活動名稱│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
活動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探索館(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09年12月2日,9:00-17:00(週一休館/春節期間除夕休館)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藝博會2023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藝術家揭曉,8人脫穎而出(ART TAIPEI 2023 專題報導)
2023-08-04|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