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撰文者:林侑澂
美術館館前廣場(日間視角)。圖/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因應疫情,高雄市立美術館調整了今年的展覽及整建計畫。在期待與矚目下,在上週率先發表了「美術館餐廳」和「美術館生態園區」兩大項目,且同步對於明年一月的重新開館,做了精彩的預告。新型態的突破,也再次地為「美術館成為城市美好的存在」畫下了里程碑。
高美館左側的《抱一茶屋》外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開館第26年的年末,高美館從美術東二路的入口開始,首先敞開了館前廣場至正門入口的公共空間。讓美術館直接面向著大眾,提供了更友善開放的生活場域。隨著園遊會等等系列活動堆出,館前廣場已經漸漸成為了高雄的新地標。而新營運的「抱一茶屋」,更是作為台灣首間美術館餐廳,為美術館生活圈再跨出了一大步。
《抱一茶屋》所提供餐點。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抱一茶屋位於面對高美館正門的左側,邀請到了回鄉深耕多年的張孝維團隊規劃執行。裝潢營造上以自然和諧為基調,建立了一個適合各種功能的休憩空間。料理菜色由具有40年台灣菜經驗的楊啟祿主廚設計,提供了將台灣的「辦桌菜」和「酒家菜」轉換成精緻套餐的餐酒服務。這一間台灣首例可以使用爐火來料理的美術館餐廳,相信在未來將帶給大眾對於文化生活更多新的想像。
《帕莎蒂娜》出品:豐盛餐盒搭酒釀桂圓麵包。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位於高美館北大廳右側,正在重新裝修的「高美書屋」也即將融合新的輕食品牌。邀請了帕莎蒂娜烘焙坊Pasadena Bakery合作,不僅僅提供國際獲獎的精緻麵包、同時分享各種不同的甜點、湯品等等輕食。秉持著「美好分享」的企業理念,重開館後也將因應著美術館的場域特性,分享美術館獨有的限定餐飲。
《抱一茶屋》空間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借鏡於國際間的指標美術館,高美館以抱一茶屋的營運,完整了美術館生活圈的拼圖。以台灣原生的美味菜餚,提供了參觀者們能有多層次的體驗。使得「親近美術館」可以做的事情,不再僅僅限於參觀展覽,同時讓美術館周圍的生活功能立體化。一系列的規劃,也將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高美館遇見屬於自己的人文體驗。
REACTIONS
10
4
3
3
2
熱門新聞
1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走入臺灣在地文化的日常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2022-05-23|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