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宣布各行業管制措施調整,針對文化部主管表演場館、展覽場館、電影院及影視劇組拍攝,亦有適度放寬措施及配套機制。文化部呼籲,各藝文場館及影視劇組應確實遵守防疫管理措施,成立防疫小組,並因應訂定適合各場館、劇組的防疫管理計畫或準則。
文化部表示,在維持三級警戒情況下,文化部主管表演場館可開放指定工作場域,如廳院、排練場、化妝室、倉儲等,鼓勵簽訂合約的表演團隊進行閉門排練、攝(錄)影及無觀眾的直播演出等;展覽場館、電影院將在符合防疫管理條件情況下,逐步開放觀眾入場;至於影視劇組亦訂有相關措施,供影視劇組參考依循,並降低大眾對拍攝工作安全的疑慮。
文化部說明,表演場館未開放觀眾入場,針對指定開放表演團隊的工作場域,進行閉門排練、攝(錄)影及直播作業時,應以每人1.5公尺距離計算各區域容留;已實施快篩或PCR檢測的表演者,於正式演出時得暫時脫下口罩,於工作期間至少每7天安排1次篩檢,其餘未演出者、工作人員等均應全程佩戴口罩。
展覽場館包含博物館、美術館等,除落實全面佩戴口罩、量測體溫、消毒、實聯制外,建議規劃採預約參觀方式,原則以每時段2小時為單位,場次間須進行清場及消毒,並維持觀眾間至少1.5公尺社交距離計算容留人數,最高容留人數不得超過100人。
電影院部分,亦應全面佩戴口罩、量測體溫、消毒及實聯制,並建議優先採預售票方式以控管人流,座位則採梅花座、間隔座或其他保持適當距離之安排,室內、戶外及等候區域則全面禁止飲食,此外,每一場次進場前、散場後皆需清潔、消毒。
至於影視劇組拍攝防疫管理部分,劇組應設置防疫獨立部門,專職專責處理拍攝期間防疫事項;演出時演員有身體接觸場次,應取得演員同意;已實施快篩或PCR檢測的演員,於正式演出時得暫時脫下口罩,於工作期間至少每7天安排1次篩檢,其餘未演出演員、工作人員等均應全程佩戴口罩。
文化部強調,防疫工作需要全民及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為協助各場館、藝文團隊及拍攝劇組逐步恢復日常,文化部研擬嚴謹的防疫管理措施,籲請各場館、演職人員、觀眾及參觀者務必配合落實各項防疫規範,期盼全民生活早日恢復日常,臺灣的藝文產業持續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持續更新】 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文化部政策 各大展演場館公佈重開館方式
20210708公佈 藝文場館防疫管理措施














20210708公佈 影視劇組拍攝防疫管理措施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走入臺灣在地文化的日常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北美館第9屆「X-site 計畫」首獎作品《藍屋》現已登場!以「藍屋藍」構築出一個多重運用的沉浸之所
2022-05-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