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

藝術發展新型態「共感未來:藝術與土地的那些事」國際交流側記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西亞南亞交流計畫2021亞洲當代藝術共策計畫國際交流座談

2021-11-26|撰文者:方筠爾

疫情爆發至今,各大產業在巨大的衝擊下,改變了諸多策略及型態。隨著受到疫情衝擊滿兩年,藝術產業也在這段期間漸漸找尋到相應的措施。今年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以下簡稱視盟)呼應現今疫情的生活型態,首次將「西亞南亞交流計畫」轉型線上,以「2021亞洲當代藝術共策計畫」為名,邀請國內外的藝術單位聯合參與展出此計劃。
在2021亞洲當代藝術共策計畫中,為提供大眾深入與國外藝術單位交流的機會,視盟規劃兩場國際交流座談,下半場以「共感未來:藝術與土地的那些事」為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座談由獨立策展人洪秉綺主持,邀請到來自摩洛哥非營利組織Mahal Art Space的創辦人Nouha Ben Yebdri、喬治亞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Tbilisi的負責人Wato Tsereteli、台中替代空間「窯座」的創辦人謝浩群及陳瑋萱、藝術團體「引爆火山工程」的發起人之一梁廷毓等講者,分享藝術與土地之間的連結以及與疫情共存之下的因應方針。

一.  Mahal Art Space| 作為一個反思和行動創造的空間

位於摩洛哥丹吉爾(Tangier)當地的非營利組獨立組織Mahal Art Space是一個實驗性、開放性的藝術空間,於2016年成立,致力於推廣丹吉爾當代藝術,創立目的主要是協助新興藝術家的職涯發展,也鼓勵大眾透過批判性、創造性等不同型式來詮釋、認識藝術創作。
Mahal Art Space的負責人Nouha Ben Yebdri 說,其空間位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在摩洛哥尚未獲得獨立、將丹吉爾重新併入摩洛哥前,這座城市曾被7個國家共同掌管,是眾多國際城市交會的地方。也因為殖民地的歷史背景,使他們更加重視藝術與當地的連結及發揚在地文化,藝術家在創作上也更著重於自我身分的認同以及尋回根源。Nouha表示「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凝視歷史的方式找回自身的真實面貌,以更實際的方式去發展當代藝術。同時也鼓勵新興藝術家結合當地文化去創造出富有當地特色的藝術作品」。
Nouha近一步分享近幾年該機構透過展覽、工作坊、發想設計等型式,協助新興藝術家發展、研究藝術創作及觀眾學習的實際案例。例如:執行Silent Pedagogies沈默式教育法、舉辦開放式研討會鼓勵開放討論、批判性思考…等不同型式來帶領藝術教育。Nouha表示作為一個反思和行動創造的空間,期望可以讓更多人去傾聽不同的聲音。

Mahal Art Space邀請十到十五名參與者於森林中舉辦開放式的研討會,探討關於藝術教育該如何重新建構 。圖/截自線上座談影像

二、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Tbilisi | 新興教育型態的幕後推手

「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如果要改變未來,只能透過教育的手段。而培育下一個世代就如同培育一座花園,會需要很多的時間與心思。」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Tbilisi (在此簡稱CCA) 的負責人Wato Tsereteli 說。
CCA是一間位在喬治亞的獨立非營利機構,其介於西亞及東歐的文化交界處,在這特殊地緣下,其發展面向多元,可以提供大眾較不同的特殊觀點。而在座談中Wato提及喬治亞教育體制上面臨的困境,並強調「體制外非典型教育」以及「互動式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喬治亞,許多專業需要透過鑑定才得以被承認,然而他提倡,與其準備等待專業認證通過或被大眾認可的期間,倒可以建立一個新的創作時期,將時間有效運用在創作上。藝術家養成也不該只侷限於學術知識討論,亦要重視個人生活的感觸體驗。Wato也表示許多大學教育無法反應現代社會需求,導致學生畢業後所學無法運用在實際創作中,希望透過互動式或回應式的教育方式改善,鼓勵學生的創作能與當地議題更有連結及互動。
Wato希冀跳脫體制及特定對象,透過「from me to we」的模式,從個人推廣到大眾、亦將藝術與美學從美術館、藝廊等較制式的空間解放,藉整體社會力量去達成「從生活感受藝術、讓藝術回歸生活」的目標。

圖/截自線上座談影像

三、窯座(YAO Space) | 扮演創作者駐紮的營地

台中的新興替代空間「窯座」位在一棟1962年完工的步登公寓當中,空間由謝浩群及陳瑋萱共同經營,他們提及當初在英國受到替代空間文化的影響,返台後開始探討普遍大眾對於藝術有許多隔閡之問題。其身為台中人,深刻感受到中部藝術資源相對薄弱,造成台中藝術人才大量南北外移,進而衍生後續創立替代空間的想法。
陳瑋萱在座談中提及「窯座」的「窯」意旨燒製瓦器的地方,取其燒製含義,在此處當作醞釀和創造的過程。如將創作者喻為陶,窯座就是煉陶(創作者)的窯爐,希望創作者以及觀眾在經歷此空間淬煉後能以嶄新的姿態離開。「座」在解釋上有「托底」之意,為器物的基礎部分,其希冀能成為創作者的基底,成為支撐藝術家的那一方。
「窯座恰巧位在台中新舊城區的交界點,希望藉由此地緣將兩地文化結合」陳瑋萱表示。空間推廣的對象主要為年輕藝術家、學生族群及一般民眾。兩位創辦人也提及同為美術系畢業,初踏入社會無法與商業市場銜接的困境亦成為他們創立窯座的契機。除打破民眾對藝術的隔閡外,想藉由策辦有趣的展覽,讓台中的藝術環境也能百花齊放,也期望藝術家們能不設限展覽型式,以此空間為單位做思想上的延伸。亦鼓勵學生踏出校園展覽,盼望他們透過實驗性藝術創作的過程找尋自身作品脈絡,提早接觸展覽實質策劃面向、與市場接軌。
謝浩群說,未來也將提供團隊進駐空間,以週期性的藝術活動為發想,進而刺激台灣相較弱勢的藝術環境,「期許空間可以成為一個讓藝術家不受限的搖籃,未來也可以把台灣藝術家推送到國外、把外國藝術家帶進來,在國際上進而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窯的存在也會因此有意義下去。」

新興替代空間窯座於線上座談中分享展覽空間照。圖/截自線上座談影像

四、引爆火山工程團體

2016年成立的藝術團體「引爆火山工程」,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梁廷毓、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所組織而成,起初他們在陽明山地區開啟「引爆火山工程」計畫,進行一系列燃煙藝術行動,從中探討城市與自然的對立關係。
梁廷毓首先提及「在台灣藝術學院的訓練環境下,無論是當代藝術的發展亦或者當代藝術創作的標準、台灣切身的政治環境(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這些因素皆深深影響到眾多藝術創作者。」這也促使引爆火山工程團體思考該如何透過藝術創作來回應這些問題,從中思考藝術與地方、與城市、與生活的關係。
引爆火山工程計劃透過實地踏查火山及火山產生的神秘現象進行深入探究,他們在夜晚帶著民眾走入森林,體驗地熱、噴氣孔以及熱氣等自然狀態,或在森林中投影、觀看影片及討論火山的各種話題,帶著大眾認識臺灣這塊土地。梁廷毓同時希望藉由計畫能有不同專業的參與者,反過來介入他們的藝術行為,對象涵蓋各個領域背景的民眾,如地球科學、地理學、地質學、人類學等,亦或許能藉此與參與者建立長期合作、形成相互協助的關係。

火山引爆工程團體分享他們的夜行者計畫,在夜晚帶著民眾走入森林踏查。圖/截自線上座談影像

藝術與土地間的連結是緊扣在一起的,四個單位藉由各自的地緣背景出發,省思藝術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無論是透過藝術教育、創立替代空間、組織藝術團體而延伸的展覽計畫、策略,皆是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共創更良好的藝術生態。座談中大家共同去思考未來的方向,而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則是探討如何創造更多與大眾連結的可能性。


【更多資訊│藝術放送中
【延伸閱讀│另類空間與地方的聯盟、交往與存在性焦慮 ─ 記「共感未來:藝術在社會中實踐的觀察筆記」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西亞南亞交流計畫2021亞洲當代藝術共策計畫國際交流座談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春之展望」春之文化基金會攜手視盟,首例企業贊助視覺藝術第三部門組織營運案例

2024-04-26|撰文者: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88

焦點新聞

策展

【探尋藝術創作與展演活動在環境變化中的新可能】2021台灣當代一年展10/9-10/31隆重登場

2021-09-29|撰文者: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