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聚藝,共享珍寶」展覽,正式於南美館一館開展 傳承許鴻源博士遺志,探尋臺灣美術中經典作品
2022-10-0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南市美術館2022年規劃了多檔國際型展覽及藝術活動,儲存了更多的展覽能量,也吸引許多未曾踏入藝術殿堂的民眾走進美術館。繼與法國、加拿大合作之後,南美館再推出「順天聚藝,共享珍寶」展,將臺灣早期知名的藝術家被收藏於美國順天美術館的精彩作品,呈現給南臺灣的廣大觀眾。
臺南市美術館1館「順天聚藝,共享珍寶」展場入口。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藥學博士許鴻源先生一生秉持「藥物醫人身,文化冶人心」的信念,以支持藝術家創作為志業,透過一己之力收藏與保存諸多重要藝術作品。2019年家屬遵循許鴻源博士生前遺願—「希望有一天臺灣人民自覺運動達成時,移去臺灣妥善地方永遠展覽及保存(以及贈送美術館)」。在文化部、順天美術館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推動下,順利將其畢生收藏作品600餘件捐回臺灣,並於2021年舉辦「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回饋家鄉,無私的與臺灣人共享。
倪蔣懷〈大稻埕一景〉1930,中華民國文化部典藏。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郭雪湖〈富貴圖〉1965,中華民國文化部典藏。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陳進〈廟前〉1953,中華民國文化部典藏。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此次在臺南市美術館展出的「順天聚藝,共享珍寶」展覽,由國美館協辦,南美館策畫,挑選順天美術館一百餘件收藏精品,其中更有去年在國美館展出時並未曝光的作品。展覽也延續南美館以建構臺灣美術史為重要使命,精選許鴻源博士的收藏中,包含如陳澄波、楊三郎、陳進、洪瑞麟、洪通、蕭如松等共計70位熟為人知的台灣藝術家之經典創作,以兼容並蓄的臺灣文化底蘊為核心,將作品分門別類進行主題分區,梳理觀覽動線,協助觀眾探尋一條親近臺灣藝術發展的優美路徑。
「順天聚藝,共享珍寶」展E展間以生物之美為題呈現各知名前輩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G展間藉藝術家筆下的人物肖像科畫出世人對畫中人物的印象。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H展間則由藝術家畫筆下的台灣,帶領觀眾欣賞臺灣各地雅緻的風景。。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此次展覽既展現許鴻源先生的收藏品味,同時也體現了順天美術館許氏家族秉持對後世存留藝術珍寶的熱忱與聚藝共享高尚的情操。而臺南市美術館也在環境變遷迅速而複雜之下,精準掌握時代脈動,努力不懈的找出昔日藝術經典的新價值。同時,希望藉由這些精采收藏的展示,將畫作中的臺灣風景、文化樣貌留給觀者細細品味。
展覽名稱:「順天聚藝,共享珍寶」
展覽期間:2022年09月29日~2023年02月12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1館 展覽室C-H
展覽資訊:https://www.tnam.museum/exhibition/detail/354
指導單位 | 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 | 臺南市美術館
協辦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合作單位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南美館二館將「升格」為臺南國家美術館,在這背後民眾關心的是什麼?
2024-07-30|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261
南美館迎五周年由聶永真操刀設計主視覺,公佈2024年度重點營運計畫
2024-01-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79
臺南400前哨站,南美館舉辦「臺南美術400+」論壇
2023-09-08|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915
國美館推出「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線上展覽 邀您一同漫步虛擬展間
2021-07-21|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82
追思許鴻源創辦人 順天堂藥廠赴國美館參觀「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
2021-04-2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10
國美館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盛大開幕 當代科技洪流中如何安放靈魂?
2024-12-04|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