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聯展

古蹟、茶道、與藝術 – 漫談裘智信與黃靜萱的作品

裘智信黃靜萱木雕雕塑

2022-12-29|撰文者:陳惠真

在2022年歲末,有幸參加了由台北市文化局與政大指南50+1社企共同舉辦的「新芳春百工品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活動。「新芳春茶行」是一棟融合了中西建築特色的住商混合洋樓,是大稻埕茶商王連河的起家厝。興建於1934年,至今已有88年的歷史了。在這棟充滿日治時期建築特色的古蹟裡品茶、學習茶道,讓人彷彿回到了大稻埕的風華歲月。在這個場域裡同時展售了「在地亂舞藝場」、「日月齋工作室」藝術家黃明勝、木雕藝術家裘智信、以及藝術家黃靜萱等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黃靜萱與裘智信的作品。
裘智信《待命2》桂楠木、樟木,111年全國美術比賽雕塑類銀牌獎作品。圖/藝術家提供

待命2

來到了三樓,看到了角落一隅的消防設施,心想「新芳村茶行」真不愧是個有質感的博物館啊! 就連消防設施都擺得這麼像藝術作品。ㄟ~不對啊,還有打光……,難不成這真的是一件藝術作品!
原來這是今年獲得111年全國美術比賽雕塑類銀牌獎的作品。也是木雕藝術家裘智信《待命》系列的第二件作品。由於擔任義消顧問超過20年,常年進出消防隊的裘智信,用他的視角將最能代表消防隊的物件呈現出來,讓我們認識消防隊的不同面向。
裘智信的第一件大型作品《待命1》,也是2019年的獲獎作品,目前被苗栗縣消防局收藏。一樣是用桂楠木雕刻,裘智信呈現了掛在衣架上的消防衣、旁邊擺消防帽、和連著消防鞋、捲曲著、”坐”著的消防褲。它們靜靜地”等待”,在消防隊員需要的時候,可以被火速地穿戴上。透過這個作品,我們可以想像消防人員在聽到出勤鈴聲時,腎上腺素飆升、分秒必爭的緊急感。消防工作可以順利完成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安全的防護配備,而這些都要仰賴平常務實的準備工作啊!
延續到《待命2》,呈現的是消防隊裡的消防設施;在某個角落,消防柱旁的架子上,掛著防火的皮手套和水管,還有擺在地上的水管,正靜謐地、錯落有致地座落著,等待隨時可以被消防員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抓起來衝上消防車。裘智信的《待命2》擬真程度更勝《待命1》,如果不是作品簡介上的材質寫著桂楠木、樟木,就算是靠再近看,也很難發現這原來是木雕作品。

裘智信《待命2》桂楠木、樟木,111年全國美術比賽雕塑類銀牌獎作品。圖/藝術家提供
說起消防隊,大家一定會聯想到消防車跟消防員健壯的體魄。但裘智信再一次用他的作品,讓大家看到我們平常看不到的消防隊,也提醒我們安全的消防設備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設備,再快的消防車、再勇猛的消防員,也不可能順利地完成救火的任務啊!
《待命》系列的作品,期許喚起大眾對消防勇士的尊重與安全設備的重視。也希望帶給大眾更深層的省思;生命中有時候看似安靜的等待,並非沒有意義。清楚自己的使命、保持最好的狀態、等待著在緊要關頭時,跟夥伴們一同奮戰,捍衛彼此的生命安全。帶著使命的等待,是任重而道遠的!
裘智信《待命2》桂楠木、樟木,111年全國美術比賽雕塑類銀牌獎作品。圖/藝術家提供

勇敢伸展操

木雕藝術家黃靜萱的作品充滿了童趣,每個物件就像是用不同的幾何形狀的積木組合而成的,卻又多彩而夢幻。點綴在森林裡鮮豔而又不突兀,像是植物的果實、又或是小昆蟲。同時又像是可以飛行的小堡壘,載運小昆蟲或小植物去探險,裝載著一段又一段的冒險故事。
勇敢伸展操 系列 – 人不安於停止成長,不論是外在或內在,面對周遭生活圈總難避免被比較心態影響情緒,焦慮匱乏感在所難免,但其實渴望轉變的種子也在等待著萌芽;我希望能透過這系列的作品去鼓勵人們想像心 中有棵如同大樹一樣不斷地向外伸展的能量,勇敢邁出步伐去探索新技能,踏實的吸收養分增強心靈肌肉的鍛鍊能使身心感到富足。
《勇敢伸展操021》樟木、桂楠木、壓克力、壓克力顏料、乾燥植物、黃銅、彩色珠珠,15.5x20.5x19.5cm。圖/藝術家提供
《勇敢伸展操022》樟木、壓克力顏料、BB彈、塑膠物,15x15x18.5cm。圖/藝術家提供
《勇敢伸展操022》樟木、壓克力顏料、紙張、塑膠物,15.5x15.5x19.5cm。圖/藝術家提供
主辦單位:政大指南五十加一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國立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亂舞藝場
■日月齊工作室
■愚哲陶藝
■岩陶茶空間
■木雕藝術家  裘智信
■木雕藝術家  黃靜萱
展覽地點:新芳春茶行(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號)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12月31日
開放時間:每週三至週日上午10點至下午6點(最後入館時間為下午5時30分)
聯絡電話:02-7756-3910  

裘智信黃靜萱木雕雕塑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日本國寶級雕塑家舟越桂因病辭世,享壽72歲

2024-03-3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