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0|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
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兩大龍頭蘇富比(Sotheby’s)與佳士得(Christie’s),兩者經營方針與人事調度,向來是藝術界市場的關注焦點,引領全球拍賣公司的經營風氣。最近,蘇富比與佳士得高層人事改組,令藝術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
墨菲(Steven Murphy)從2010年開始擔任佳士得全球CEO,上任之後,佳士得銷售額屢創紀錄,表現亮眼,但2014年底墨菲卻突然宣佈卸任。隨即佳士得的競爭對手蘇富比全球CEO魯博維(Bill Ruprecht)也宣佈卸任。
兩位全球CEO離職,在藝術市場裡意味著什麼?英國《藝術新聞報》(The Art Newspaper)藝術市場編輯葛麗絲(Melanie Gerlis)為此發表文章,分析蘇富比與佳士得近年收益狀況,以及2015年是否該調整經營方針。
基金公司:蘇富比股價會下跌
葛麗絲說明,2014年初,紐約尼克斯聯合基金公司(Kynikos Associates)創辦人查諾斯(Jim Chanos),公開預測蘇富比拍賣公司的股價,日後下跌。2014年年底時他接受彭博新聞社訪問,他表示觀點不會改變。
查看蘇富比公開的財報,拍賣服務費佔成交金額的比率逐年下滑,2011年16.5%、2012年16.3%、2013年15.9%,2014年財報數字尚未公布,但上半年的數字則達到新低14.9%。
與此相比,佳士得則因前任CEO墨菲花費5000萬美金(約1.6兆台幣),拓展佳士得網路拍賣業務,獲得可觀利潤。2014前半年,網路拍賣便賺入870萬英鎊(約4.2億台幣),佔拍賣會的總成交額3.2%。
服務費攀高 買賣雙方負擔沉重
現在蘇富比與佳士得5萬美元(約160萬台幣)以下的拍品,買方服務費上漲到落槌價25%,賣方服務費則收取15%。
紐約史蒂佛金融公司(Stifel Financial Corp.)分析師希克(David Schick)表示,這項方案能刺激高價位的當代藝術市場,因為高價位當代與現代藝術市場的成交率,大多比位於10萬至50萬美金(約300萬至1600萬台幣)價位間的拍品較小。他說明,只要高價位拍品落槌超過200萬美金(約6300萬台幣)的拍品,買家服務費只需支付落槌價12%,賣方則不用負擔服務費。
另外,佳士得最近又批准一項新方案,如果落槌價高過預期價碼,買家還得多支付2%服務費,而蘇富比也準備跟進。希克進一步說明,於2008年金融風暴導致的經濟衰退,再加上拍賣公司為刺激市場,成交後更與賣家分享利潤,拍賣公司利潤早不如以往,整體也銳減。
他們該縮減規模了?
「蘇富比與佳士得的經營方針必須調整,他們得縮減基本花費。」菲利浦拍賣公司(Phillips)全球CEO杜爾曼(Edward Dolman)表示,未來藏家的喜好會有重大轉變,拍賣公司的主要部門將從當代藝術轉變成古典藝術。
菲利浦的員工只有200人,蘇富比有1600人,佳士德則有2200人,菲利浦人事成本相對低,有更多彈性空間靈活運用資金。杜爾曼更表示,菲利浦明年只要有額外2億美金(約6.3兆台幣)的收益,利潤將很可觀。
曾經是佳士得歐洲戰後當代藝術部門主管,現為倫敦藝術經紀人奧多夫(Pilar Ordovas)也期盼蘇富比與佳士得能重新整頓內部。但紐約史蒂佛金融公司(Stifel Financial Corp.)分析師大衛.希克(David Schick)則認為蘇富比不需要「徹底」改變經營方針,因為蘇富比已經開始擴大精品品牌。
蘇富比與佳士得還有另一個「微調」選擇,就是避免將所有資源投注在同一處,最好尋求更廣闊多元的市場。邦瀚斯拍賣公司(Bonhams)便奉行這樣的經營方針,在2013年,邦瀚斯收益就增加3000萬美金(約9.5億台幣)。
同時,拍賣公司的競爭也開始白熱化。網路拍賣公司索取較少的服務費,像Paddle8的服務費只有落槌價15%,而中國新興的拍賣公司China Guardian Auction Houses服務費也只要15%。
傳統拍賣公司可能因此面臨經營危機,網路與中國新興的拍賣公司不僅營收增加,也開始吸引其他傳統拍賣公司旗下員工。杜爾曼表示,蘇富比與佳士得加入這場戰爭,才能維持原本雙頭寡佔的地位,現在正是解決某些無效率問題的最佳時機。
REFERENCE
【The Art Newspaper】High-level exits herald change at big two house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