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毓繡美術館

【詩性維度】

  • 展期

    日期:2021-06-26 ~ 2021-12-05

  • 地點

    南投縣草屯鎮平林里健行路150巷26號

  • 參展藝術家

    李若玫、須田悅弘、 Marina CRUZ、Kawita VATANAJYANKUR、Ana Maria MICU、徐瑞謙、楊季涓、邱承宏、小笠原美環、王雅慧、澤拓、林冠名

  • ▪預約參觀:https://yu-hsiu.org/web/signin/

    聽到詩性,可能立刻令人聯想到詩作,或被圈限於浪漫、抒情、象徵等詞彙,這樣反射性的形象對應,似乎總是拘限我們的意識,難以擴延出更多可能。而關於維度,一般以數學座標、點線面的概念來拓樸空間,我們先以這樣的觀念來理解世界,覺察到事物的形貌、疆域的邊界,而後才進到四維空間,思考關於宇宙本源和時間的問題。空間和物質的討論橫跨古今,物理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藝術家,紛紛趨之若鶩,當今更有多維度、超弦理論、平行宇宙、靈物等說法,然而這都不是本展意圖呈現的主題。

    詩性在本展範疇中,指的是各種談論、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可以將其看作是處理或面對事物的過程,因為詩性得以延展和包容。對於展出的十二位藝術家作品,詩性潛伏其中,無關知識或方法論,也不專指可見的物象表面,反倒像是道裂隙突如其來,使我們知覺到了某些不可見的抽象部分。可能源自記憶、感官經驗,或來自我們遊走於展場空間的身體與周遭環境的交融狀態。

    展覽聚集台灣、日本、泰國、菲律賓、羅馬尼亞等國藝術家,將語境質地相異的作品並置於展場,除了代表他們的內在圖景,彼此意有所指,被作品棲居的場域更讓原本靜止的空間起了皺摺。然而,個別作品的視覺整體如何令周圍的「空」界定出不同面向的想像空間?之間又如何建立聯繫?身在一個沒有邊圍的維度空間裡,觀者的身體也不斷被擾動、接收或有所調節,抑或是偶然揭露了自己內在的問題。

    藝術家簡介

    小笠原美環 Miwa OGASAWARA

    1973年生於日本京都,1991年移居德國漢堡,畢業於德國漢堡美術學院。小笠原的創作始終專注在人性、人的本質的探掘,反映人們的內心世界。即使她的作品沒有刻意顯現人影,對她而言,人的存在卻從未被抹除。藝術家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找尋她要的瞬間片刻,正是這些時間的碎片逐漸構成了我們的感知經驗。創作一概沒有敘事,時間、空間、事件、輪廓皆無法被辨明,卻常見暗示、隱晦、夢境以及幻影般的記憶。畫面中光影、內外空間的界限、鏡面等非物質性要素的運用,揭露了她對於抽象、精神性以及那些不可見的極力探尋。

    近十年展覽皆聚集在德國各地,包括慕尼黑、漢堡、柏林、阿倫斯堡、威斯巴登、波恩等地;其他國家展出經歷包括「KOWAREMONO」(個展,Maho Kubota藝廊,東京,2018)、「the mysterious device was moving forward」(聯展,Longhouse Projects藝廊,紐約,2014)、「DOMANI」(聯展,國立新美術館,東京,2013)、「Beyond Silence」(個展,澡堂改建美術館,東京,2013)、「Elle Part3」(聯展,龐畢度中心,巴黎,2010)、「Hitorigoto」(個展,澡堂改建美術館,東京,2008)、「eleven masters from Hamburg」(聯展,The German Ambassador’s Residence,倫敦,2007)。作品被廣泛收藏,包括巴黎龐畢度中心、Burger Collection(蘇黎世/香港)、Guttman Collection(紐約)、1223 Gendaikaiga現代繪畫收藏(東京)。


    王雅慧 WANG Ya-Hui

    1973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目前生活、工作於台北。創作形式涵括錄像、裝置、攝影、繪畫。在王雅慧的創作中,影像媒材的使用一直關注在觀者視野的邊界,從現實與影像的交會重疊處提出許多關於虛/實、內/外空間、影像本質、觀看經驗的問題。在主題上,則關注在東方的自然哲學中人與世界的關係與思維方式,並從當代生活的經驗中,探索重新納入這種思維方式的可能性。因此在她的影像作品中,不是為了創造或描述一種風景,而是關於一種風景如何被構成的動態經驗。

    過去曾參與的國際駐村計畫包括紐約的Location one(2006)、巴黎西堤國際藝術村(2007)以及芬蘭赫爾辛基國際駐村計畫(2010)。作品曾多次參與國際展覽及放映,如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2008)、鹿特丹國際電影節(2008),龐畢度電影節(龐畢度中心,2008)等。2010年受台北國際雙年展委託創作一件大型的空間裝置,作為放映其他藝術家作品的藝術家電影院。近期則於德國基森新藝術協會及誠品畫廊舉辦個展,並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的「時間在哪裡」教育計畫合作展出其作品,且其曾獲得台北美術獎與國巨科技藝術獎的殊榮。


    卡葳塔・瓦卡娜嫣恩 Kawita VATANAJYANKUR

    1987年生於曼谷,目前生活、工作於曼谷,畢業於澳洲墨爾本RMIT大學美術系(BFA)。2018年藝術家獲得香港Perspective 雜誌「Perspective 40 Under 40」藝術獎以及2015年入圍「Jaguar 科技藝術獎」。其錄像創作經常結合自己的行為表演,明麗鮮亮的視感及高難度的動作設計是卡葳塔作品的特點,以荒謬的身體語彙撐出周遭的生活景觀,無聲道出泰國女性無論在社會或在家庭中的勞動狀態,也勾出了身為女性可能共通的記憶或經驗。

    近期個展包括「Domesticated」(曼谷當代藝術博物館,2020)、「Looping Paradoxes」(Dip當代藝術中心,盧加諾,瑞士,2019)、「Unveil Escape」(Seescape藝廊,清邁,泰國,2019)、「勞動動態」(就在藝術空間,台北,2019)、「表演織品」(Mosman莫斯曼藝術中心,雪梨,2019)、「Foul Play」(Albright Knox美術館,紐約,2019)、「表演織品」(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正式會外泰國聯展,威尼斯,2019)、「The Scale of Justice」(Adelaide阿德萊德慶典中心,澳洲,2018)、「表演織品」(達尼丁美術館,紐西蘭,2018)等。

    聯展包括「Invisible Labor」(ArtYard,紐澤西,美國,2022)、「Decolonising Eurasia」(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2021-2022)、「Decolonising Eurasia」(Hamburger Bahnhof,柏林,2021)、「Fertile Groun」(當代攝影中心,墨爾本,2021)、「2020-2021 Stories Across Rising Lands 2020-2021」(MACAN努桑塔拉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雅加達,2020-2021)、「第14屆釜山國紀錄像藝術節」(Space Heem,釜山,韓國,2020)、「No Frontiers: What Happens in Bangkok Does Not Stay in Bangkok」(Espace Callot,巴黎,2020)、「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香港,2020)等。


    安娜‧瑪瑞亞‧米庫 Ana Maria MICU

    1979年生於羅馬尼亞博托沙尼,為羅馬尼亞Cluj-Napoca藝術與設計大學視覺藝術碩士,目前生活、工作於博托沙尼。2006與2007年,米庫被提名入圍倫敦國家肖像畫廊的BP肖像獎,並隨後在英國巡迴展出,曾在2011年參展第四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米庫的創作多為繪畫,畫作中的場景都是熟悉的生活片段,她將自己的經驗或周遭環境帶入創作,並時常處理圖像的多重型態,作品可見圖中圖、文字插入等實驗性手法。藝術家反覆描繪的題材包括自畫像、植栽和室內空間,她退出外部現實世界的紛雜,全心以身體為中介,呈現自己與其他物體之間的連結關係與複合狀態。

    個展經歷包括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Anaid藝廊(2006「開花」、2007「理想的脾臟」)、台北安卓畫廊(2015「凝視自我」、2018「牆上的圖像」),以及2012年北京C-Space藝廊的「敏感的心,別動!」。聯展涵括台灣、羅馬尼亞、丹麥、以色列、俄羅斯、紐約、荷蘭、北京、英國、德國、菲律賓等地,包括參與由策展人Cosmin Năsui策劃的「著彩灰色:心理狀態」(藝術家之屋,特拉維夫,以色列,2011)、「後人類主義」(V藝廊,莫斯科,2011)、「著彩灰色─第二次波羅馬尼亞當代藝術家」(第四屆莫斯科現代藝術雙年展特別計畫展區,Art Play,莫斯科,2011)等展覽。


    李若玫 LEE Jo-Mei

    1985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目前生活、工作於台北。2015年為期三個月於澳洲雪梨的駐村經驗,是若玫往後自然探索及研究的開端,這段時間創作的《一些關於藍的研究》是藝術家的早期之作,以尤加利樹為對象,自此構建出微觀自然、結合文本、描摹與重塑等創作方法。

    有別於城市氛圍,自然的環境更令藝術家心之所向,並更能回探內在。自澳洲返台後,2016年開啟的《剩餘的風景》系列,是若玫在異地生活的精神延續,取材自台北日常生活範疇的樹影景緻──大王椰子,葉體型態的觀察研究,結合素描與紙雕塑的手法,連結至一種「擬標本」的觀看方式。

    個展經歷包括「剩餘的風景」(絕對空間,台南,2020)、 「一山清雲」(tamtamArt Taipei IPIX.,台北,2013)、「いしがきじま 石垣島」(乒乓,台北,2009)。聯展涵括「岩中花樹」(双方藝廊,台北,2020)、「島嶼的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台南市立美術館,台南,2020)、「島鳴」(4.3和平紀念公園,濟州島,2019),「留洋四鏢客」(耿畫廊,台北,2019)、「和he´」(文化部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紐約,2018)、「熱帶氣旋」(關渡美術館,台北,2017)等。駐村經驗包括花蓮志哈克藝術實驗場(2021)、雪梨Artspace(2015)及法國尼斯Villa Arson(2011-2012)。


    林冠名 LIN Guan-Ming

    1981年生於台北,畢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長期投入影像創作,並視影像為觀看「時間」的想像和思考,企圖從影像生產過度的現下,來重拾影像可能的剩餘「記憶」。作品自2004年「媒體痙攣(Co4臺灣前衛文件展)」展覽後,便開始在國內重要聯展嶄露頭角,並曾在北京、上海、香港、巴黎、福岡、美國等地展出。2008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個展「靜默突襲」,同年榮獲「台北美術獎」。作品曾受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2020年「再見」個展獲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入圍。

    近期重要展覽包含「山原藝術節2020–2021」,大宜味村立舊鹽屋小學(沖繩,日本,2021)、「時間在哪裡」(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20)、「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鳳甲美術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北,2020)、「仙台灣=仙台+台灣」(Kaikon Art Studio,仙台,日本,2019)、「亞洲的鼓聲:臺韓泰三地藝術對話」(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2019)、「IS/IN LAND: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Art Space 976+,烏蘭巴托,蒙古,2018)、「未來劇場」(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8)、「熱帶氣旋」(關渡美術館,台北,2017)、「Local to Local」(ARTFORUM RHEE,富川,韓國,2017)等。


    邱承宏 CHIU Chen-Hung

    1983年生於花蓮,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目前生活及工作於花蓮。邱承宏創作多以裝置、雕塑的方式呈現,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善於挖掘生存時空曾經存在的身影與軌跡,並透過抽象的手法,重新演繹那些被合理化及設計過的邏輯規則,將它們生動地重塑,藉此發展出一套巨大的記憶修補術。

    近年代表個展包括「趨光」(貝塔寧藝術中心,柏林,2019)、「時間的灰燼」(伊日藝術計劃,台北,2017)、「九色鹿」(關渡美術館,台北,2015)。代表聯展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9)、「小說:雙城計劃」(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9)、「南方以南」(大武海濱公園,台東,2018)、「破碎的神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7)、台灣美術雙年展「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6)、「巴黎/柏林/馬德里國際影像藝術節」(法國La Gaîté lyrique數位影像中心、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西班牙索菲雅皇后美術館,2015)、「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LJMU大樓,2012)、「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展」(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曼谷,2012)、「台灣響起─超隱自由」(布達佩斯藝術館,布達佩斯,2010)。駐村經驗包括貝塔寧藝術村(柏林,2019)、巴黎西帖藝術中心(巴黎,2012)。


    徐瑞謙 HSU Jui-Chien

    1994年生於苗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徐瑞謙的創作看似俐落理性,線條與塊面的接合像是有其邏輯,無法被擾動,然而實際上他想探尋的是身體行為與物質構件之間的感性生成。他破壞日常事物的原有基準,將其還原至不確定的狀態,以抽離或陌生的視角重新感受,在與物來往的過程、物與動作相互牽繞、摩擦、脫離與再塑的時間範圍中,我們將重新獲得另一種閱讀材質的可能。

    個展包括「斷句裡踩空」(真善美畫廊,台北,2020)、「坡度13%」(路由藝術,台北,2020)、「這層中的那層」(伊通公園,台北,2020)、「微晃3mm」(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台北,2020)、「97kg飛毯」(福利社,台北,2019)、「17-131 km/h 摩擦」(索卡藝術中心,台南,2019)、「共振」(槩藝術,台北,2018)。聯展包括「岩中花樹」(双方藝廊,台北,2020)、「剛隨著你剝離」(山屋口口,台北,2020)、「給火星人類學家」,新北市藝文中心,新北,2020)、「不言之境」(爵士攝影藝廊,台北,2020)、「排演換位:生活中的劇場地帶」(朱銘美術館,新北,2019)、「自成徑-臺灣境派藝術 系列二」(伊通公園,台北,2019)、「造山」(真善美畫廊,台北,2018)、「人因風景」(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北,2018)。曾獲2017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2019年台南新藝獎、高雄獎(空間性藝術)優選及台北美術獎。


    須田悅弘 Yoshihiro SUDA

    1969年生於位在日本富士山腳的山梨縣,1992年畢業於東京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現生活、工作於東京。1990年初,須田即對木雕植物感興趣,他受日本傳統雕塑技藝的影響,不僅觸動對細節的敏銳神經,也發現了佛像雕刻與寺廟空間的依存關係。他認為創作並非只是逼真的雕刻物件本身,而是得將其擺放到適切的位置上,才算完成。有時是雜草、有時是單支花朵,須田挑選的盡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場域,像是窗緣、牆面裂縫,思索著觀者可能「看不見」的觀看狀態。

    1993年,須田首次個展「銀座雜草論」在東京銀座街上一輛租來的卡車內,自此,他的作品獲得認可並在日本及國外各地舉辦展覽。展出經歷包括澳洲墨爾本當代藝術中心、法國里爾美術宮、日本京都藝術中心(京都雙年展)等。作品亦被機構廣泛收藏如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首爾三星現代藝術博物館、澳洲新南威爾斯美術館、渥太華加拿大國立美術館、墨西哥Jumex基金會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地。

    近年個展如Vangi雕刻庭園美術館(Clematis no Oka,靜岡市,日本,2018)、Elvira González畫廊(馬德里,西班牙,2017)、毓繡美術館(南投,台灣,2017)、107 S-chanf(S-chanf市,瑞士,2016)、Loock畫廊(柏林,2015)、哥倫比亞Cartagena當代藝術雙年展(哥倫比亞,2014)、日本美術技術博物館(克拉科夫,波蘭,2011)、D'Amelio Terras畫廊(紐約,2009)、檀香山藝術博物館(美國,2009)。


    楊季涓 YANG Chi-Chuan

    1985年生於台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畢業,現居住、工作於台北。楊季涓將記憶做為知識來源與媒介,探索人們、地方、物件、事件之間的種種關係,賦予物質或非物質的形式來載動其感性和敘事表達。她經常採用說故事的方式在她的雕塑或空間裝置裡,創造出一種溫暖質地的時間量體、一個輕巧的入口,穿透展開在生活、家庭、政治、都市環境、文化肌理等各種向度的問題。

    展覽經歷遍及柏林、巴黎、東京、香港、中國。個展包括「Plastonki」(貝塔寧藝術村,柏林,2020)、「短篇集:風和日麗」(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2017)、「Tick-Tock」(Things That Can Happen,香港,2017)、「短篇集:從夜晚10點到清晨5點」(朱銘美術館,台北,2017)、「√YANG, CHI-CHUAN」(Radicalsign,台北,2016)、「標本與實記本」(南海藝廊,台北,2014)。聯展近年則有「家物事」(有章藝術博物館-台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台北,2021)、「繞道而行」(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2021)、2020「辶反風景」(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2020)、2019「小說:雙城計畫」(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9)等。駐村經驗包括貝塔寧藝術村(柏林,2020)、Things That Can Happen(香港,2017)、Grey Projects,(新加坡,2016)。


    瑪莉娜‧克魯斯 Marina CRUZ

    1982年生於菲律賓布拉干省哈戈諾伊,畢業於菲律賓大學藝術學院,目前生活、工作於布拉干省。克魯斯作品涵括繪畫、攝影、刺繡、雕塑、文字等形式。2002年她偶然在祖母的老櫃中翻找到母親小時候受洗儀式穿戴的洋裝,這些老舊不堪的衣物不再是原本狀態,雖然穿衣者早已缺席,但藝術家自此著迷於人與物件之間共存的短暫生命質地。這次經驗意外開啟了克里斯後續重新整理祖母為雙胞胎女兒所縫製的兒時衣物,且一再成為她的創作主題。

    2008年以作品《刺繡的風景》獲菲律賓艾騰尼奧藝術大獎後,克魯斯因此前往澳洲樂卓博大學的視覺藝術中心受訪,進而受到矚目並開始活躍於國際藝術舞台,同年亦榮獲菲律賓藝術獎首獎及菲律賓Morris Awards,並在2012年獲得菲律賓13藝術家大賞的殊榮。

    近期個展包括「潮汐時間表」(關渡美術館,台北,2021)、「Read between the Lines...」(Ernst Hilger畫廊,維也納,奧地利,2019)、「母系物語」(安卓藝術,台北,2017)、「呼吸的紋飾:個展暨新書發表」(A3 at ASIA NOW,巴黎,2017)、「Mend and Amends」(A3,柏林,2016)、「Loose Threads」(1335MABINI,馬尼拉,菲律賓,2015)、「時光轉衣」(安卓藝術,台北,2015)、「刺繡風景」(VAC 畫廊,本迪戈,澳洲,2008)。聯展包括「重生:瑪莉娜‧克魯斯、傅饒、石晉華」(安卓藝術,台北,2020)、「Closer than they appear」(Yavuz Gallery,新加坡、雪梨,澳洲,2020)、「Wasak!: Filipino Art Today」(Arndt Art Agency,柏林,2016)、「當代菲律賓:測量過去與放眼未來」(馬尼拉大都會博物館,馬尼拉,菲律賓)。


    澤拓 Hiraki SAWA

    1977年生於日本石川縣,目前定居於英國倫敦,先後於英國東倫敦大學、倫敦大學斯萊德藝術學院獲美術學士及碩士學位。澤拓的影像與自己或周遭經驗、記憶、潛意識有關,他擅長編排視覺元素,拼組成如夢境般的場景,翻轉我們對所知事物的感知之餘,更召喚出詭辯的時空關係。

    澤拓作品曾於札幌國際藝術祭(2017),里昂雙年展(2013)、雪梨雙年展(2010)、釜山雙年展(2008)、橫濱三年展(2005)展出。作品曾獲日本高松市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森美術館、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英國海沃德美術館、西班牙Burgos藝術博物館、美國底特律美術館、西班牙卡斯提亞─萊昂當代藝術博物館、澳洲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畫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近期個展包括「dwelling/home」(Ota Fine Arts,東京,2021)、「absent」(就在藝術空間,台北,2020)、「Memoria Paralela」(納瓦拉大學美術館館,潘普洛納,西班牙,2019)、「fantasmagoria」(Parafin,倫敦,2018)、「fragments」(VCCA維肯當代藝術中心,河內,越南,2018)、「Latent image revealed」(KAAT神奈川藝術劇場,橫濱,日本,2018)、「man in camera(Parafin,倫敦,2016)、「Terrain」(就在藝術空間,台北,2015)等。聯展包括「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阿尼瑪」(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鳳甲美術館,台北,2020)、「Noire Lumière」(昊美術館,上海,2020)、「Valladolid影像音樂節」(瓦拉多利德,西班牙,2020)、「Resistance of the Sleepers」(UCCA Dune沙丘美術館,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北戴河區,中國,2020)等。

毓繡美術館小笠原美環王雅慧李若玫徐瑞謙

推薦展覽

view all

毓繡美術館

【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日期:2024-08-03 ~ 2025-01-05|台灣,南投縣

24 days left

毓繡美術館

【洪瑄:正確地稱呼】

日期:2024-03-02 ~ 2024-07-21|台灣,南投縣

毓繡美術館

【黃至正:人間喜劇】

日期:2024-03-02 ~ 2024-07-21|台灣,南投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