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
展期
日期:2024-08-03 ~ 2025-01-05
-
地點
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
參展藝術家
盧明德
-
1950年出生的盧明德,進行藝術創作超過半個世紀,1980年代初期他於日本筑波大學求學期間,開始進行對於藝術創作媒材與媒體的思考,並開啟他往後40年對不同媒材、跨領域藝術的探討與實驗。盧明德於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前,便常以複合媒材的手法,集結現成物、拼貼、繪畫、書寫於其創作;他在遷居美濃後,作品中的「生態」議題不僅更常出現在其創作中,且作品亦常進駐在他工作室旁的水池、花園與綠地,使人造的「假生態」與真實的生態場域融合為一。
本展覽在戶外園區以盧明德《文化擬態動物》等系列作品,將人工的生物生態並置參雜於自然環境中。一樓除了展出藝術家的早期繪畫與複合媒材作品,更展示一系列《飜案屋》創作與《媒體是一切》霓虹燈系列。二樓主要呈現其大型現地創作《四重奏》,以及《花非花系列》、《墨相知系列》與《植物五色旗》作品。三樓除了立體作品《看不見的風景》,更展現《詩篇系列》以及數件1990年代的繪畫性作品。
盧明德於1980年代提出「媒體是一切」的概念,藉由近乎商品化的標籤,與單一雕塑物件的量製化,將今日媒體被符號化、商品化的現代日常生活之事物,以「複製」的形式,作為他近年創作的主要風格。其中作品中貼紙的運用,所呈現的遊戲性、可複製性特質,將今日流行文化中常見的「媒材」,具象化為可辨識的「媒體」,也形塑了他獨一無二的擬態萬象與生態樂園。
▐ 藝術家簡介
盧明德
1950年生於高雄,盧明德是台灣新媒體藝術和跨領域創作概念的主力推手,他過去多年以圖像為符號,進行複合媒材作為繪畫結構的創作,在畫壇上獨樹一格並享有盛名。他在1980年代留學日本期間,主張「一切是媒體,媒體是一切」,此理念突破了過去平面繪畫的定義,以及傳達他對於社會與媒體文化的體悟。他於1985年自日本筑波大學綜合造形研究所學成歸國,將他在日本所接觸到的當代藝術之多樣化形式與跨媒材的可能性,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之創作理論架構,奠定了他在台灣當代藝術史的地位。盧明德在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他的創作更多對於生態演化、自然環境保護、雲端社群、多重文化等議題的關注。盧明德的創作主要為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並藉由平面繪畫、錄像空間裝置、雕塑、現成物件、身體表演、劇場形式,甚至結合生態學家、地質學家、科學家等各種協同創作方式,進行跨領域的對話與藝術共創。
策展人/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英國羅芙堡大學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以中英文出版多本學術專書與多篇學術文章,包含《無窮的瞬間:臺灣當代女性藝術2003-2023》(五南,2024)、《Visual Culture Wars at the Borders of Contemporary China》(Palgrave Macmillan,2022)、《當代策展藝術及實踐:身體、性別、科技》(五南,2018)、《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典藏,2015)。已執行超過40場國際與國內展覽策劃,包含「極度維面:臺南當代藝術之思辨」(臺南市美術館,2024)、「複數島」(蕭壠文化園區,2024)、「你正在工作嗎?」(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當海洋相遇」(蕭壠文化園區,2023-2024)、「[不]可見的維度:2019臺南新藝獎」、「後人類慾望」(臺北當代藝術館,2013-2014)。
推薦展覽
view all【永生動物園 Eternal Zoo】新媒體藝術劇場
日期:2024-11-01 ~ 2024-11-02|台灣,台北市
【間隙位移】新媒體藝術展
日期:2024-06-15 ~ 2024-07-07|台灣,屏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