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天的進行式】
-
展期
日期:2021-09-04 ~ 2021-11-07
-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103長安西路39號
-
參展藝術家
李繼忠、林盈潔、劉耀中、何兆南、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陳湘馥、陳為榛、黃偉軒、劉致宏、NANONANO、吳思嶔、阿儒瓦苡.篙瑪竿(武玉玲) 、張恩滿、峨冷.魯魯安(安聖惠)、宜德思.盧信、瑪莉塔.伊莎貝爾.思璐法給
-
「當代館20周年系列展」第二檔邀請三位策展人黃又文、馮馨、彼勇.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共同規劃,推出「為了明天的進行式」展覽。在首展「歷史.當代」回顧梳理本館過往20年的展覽及活動後,我們希望以三位青年策展人的時代觀點,推演當代藝術多元的未來性。
「歷史.當代」以展「展覽」為概念出發,探討本館20年來發展歷程的專展,「為了明天的進行式」則是將目光轉向當代藝術中一個重要的存在:「策展人」。策展人如何以珍奇百寶櫃裡的保管人(Keeper)身分工作,在伴隨著博物館收藏與展示功能的出現,以及1960年代逐漸脫離博物館體制,以獨立策展人一職出現後,已然成為當代藝術世界裡不可缺少的焦點。而策展人在當代的身分多元,從知識的生產者、展覽的協作者,並且為觀眾之間擔任藝術的中介者角色,需兼具專業性及雜食性的多工能力。對這個世界展現獨特的洞察與提問,或提醒、或顛覆、或直言不諱,指引觀眾透過不同的目光觀看這個世界。
在創造歷史並珍視世代觀點的當下,本檔展覽邀請三位青年策展人,分別以他們不同的專業與關懷的議題,共構了「為了明天的進行式」一展。其中策展人黃又文曾留學英國,並於幾個不同國家駐村及工作,有著敏銳的觀察力與國際觀,展覽「尚未到來的世界」以個人主體經驗,嘗試以多元目光創造未來歷史書寫的微觀可能;同樣曾於英國求學的彼勇.依斯瑪哈單,在學術養成之外,以其原住民族的身分觀察提出「女性團結:跨境.相遇」,嘗試用當代的眼光,重新解讀部落文化價值與女性獨特力量;馮馨求學於台灣並曾於畫廊工作,以展覽「動態圖層」關注Z世代數位科技所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在虛擬及實體世界中,捕捉之間的平衡狀態。
每一個當下都正在緩步走入歷史,每一個當下也都是一個進行式。這一場聯合展出正是本館企圖向未來書寫的一則限時動態,希望透過新世代策展人對所處社會所發出的提問,邀請你我一同前往多元紛呈的明日。
【尚未到來的世界】
策展人|黃又文
我們生活在一個主張多元價值的現世,但是真正的多元存在嗎?還是只是一件無人戳破的國王的新衣?人類過度擴張的欲望,不同的價值觀彼此傾壓,有人選擇忽略特定的資訊,我們存在一個「後事實」的當下。台灣經歷了一年的無疫生活,彷彿地球上的最後天堂,也有人說是太平洋上的諾亞方舟。但難道我們沒可能是背離了演化論的揀擇,即將在下一波變種來襲時全島覆滅?人們每天對抗日益瘋狂的世界,病毒是看不見的敵人,消磨我們的是猜忌、虛妄,和假消息。我時常自我反覆詰問,今日的世界是否有其歷史必然性,使得歷史一再重演?但我們所知的歷史又全然是真正的事實嗎?
疫情使得所有的新科技、新教育、新日常全面降臨,舊的世界已經離去,新的系統尚未全面建立,我們處在新舊世界交界的轉換。與此同時,因為疫症的大流行,人權、自由都落在生命安全之後,人的形象變得更扁平。是否注射疫苗成為我們彼此辨識的工具,而非個人經驗與人際關係。澳洲森林大火、非洲蝗災、成為腦海稍縱即逝的短暫記憶。我們是否有一天會記起與Black Lives Matter同時發生的Stop Asian Hate?我們是否會留意,自某天起便利店架上的報紙少了一種,社會並非只一種聲音。避免遺忘的方法有幾種:從過去中尋找足跡,為現實留下紀錄。歷史是一種大論述,所有宏大的東西,都難免會把微小而重要的真相淘汰掉。打破歷史循環的方法,就是尋找新的途徑、多元的觀看角度、創建開放討論的空間。「尚未到來的世界」試圖去討論未來的可能性,未來是否會落入往日的循環?或者是有機會創建平等和公義的世界?五組香港與台灣藝術家分別展開對於受資本主義推動的城市發展和主流歷史的批判,在檔案、紀錄之間挖掘出未受到關注或廣泛討論的面向,而同時也透過個人經驗或是以個人為主體出發,形構重新理解過去、思考未來的視野。
【動態圖層】
策展人|馮馨
「界限不但不是實存世界的摹描,它本身就是實存世界的虛構性塑造方式。」
——董啟章,《地圖集》
「動態圖層」以「地圖」作為展覽最初的起點,進而思考圖面上的邊界界定所映照出的資訊角度,隨著切入的角度不同,即便是同樣地點,因彰顯的資訊不同,而有眾多的製圖變化,而每張圖面的生成也反映了當時的製圖技術與觀看幅廣。如今隨著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對於生活的介入,Google Maps成為另外一種虛擬維度上我們認知世界的圖面。由人類需求所發明出來的工具,隨著使用習慣的累積,如何重新回頭界定與改變我們的行為?「動態圖層」以此為基點,試圖回應工具對於當代人們生活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與思考模式跨度於實體場域至線上虛擬空間的狀態。
展覽邀請六組藝術家劉致宏、陳為榛、陳湘馥、NANONANO、吳思嶔、黃偉軒分別面對幾個由圖面開展出來的面向,包含當今人們與圖面資訊角度之間的關係,到數位視角如何介入我們的空間感知經驗,圖面與界線繪製背後所隱藏的權力關係,以及今日我們的身體與意識如何移動與連動實體空間與線上虛擬圖面之間。
現在地圖相對應的繪製圖面,已不只是呈現/再現一個物理世界,更多是以資訊的建立作為另外一種繪製動作。過往,製圖權力主要掌控在某些機構型的組織中,例如國家,但現在隨著使用工具與介面改變,繪製者已不是一個清晰可見的個體,往往繪製與使用者有著相疊的關係,且握有權力者更擴張為一種結構系統。我們享有使用與獲取資訊的便利,但使用並貢獻資訊與數據的同時亦是一種繪製行為,隨著人們的生活不斷介入並改動這個世界,形成一種永存的變動關係,如同展名的英文「An Uncharted World」。身處在這世界中的我們,身體與意識是如何穿梭及反應呢?「動態圖層」期待以六組作品各自拓展的面向,作為我們去具體化或是印證在穿梭過程中難以確切說明的當代經驗。
【女性團結:跨境.相遇】
策展人|彼勇.依斯瑪哈單
一個人的聲音猶如水滴,一群人的聲音可以凝聚成猶如文化河域的力量,在一個空間裡各自發聲、集體綻放。女性的身體是人類進入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居所,她們的自體能量是強大而溫柔的,在每一個時代裡,他們是安靜而堅實的存在著,通過她們手中的物件,投射女性內心的真實處境與潛意識的存在,面對族群文化記憶的肌理與環境劇烈變化的狀態,在生命旅程中逐漸地拼湊起來。
「跨境」不單只是國與國的邊境,還包括都市與部落、族群與族群、文化與文化、每一個人心裡的那一條界線,當單一團體已不可能獨立於群體之外,世界儼然已成了生命共同體,雖然每一個人所身處的環境和文化或許不同,我們所要面對與克服的問題是一樣的,由部落觀察文化失落與身處都市發現原住民遷移、離散,雖身處不同環境,貌似不同問題但其源頭何嘗不是原住民覺醒後所產生的徬徨感,文化失落已不單只是殖民所造成,它也因環境變遷而產生,每一個人所關注的議題或許不同,但是都是一種聲音,正等待著迴響與共鳴,「相遇」之後碰撞出來所產生出的火花。
我們聚集「在一起」(Togetherness)的原因是因為需要團結,「跨境.相遇」為一種方式,無論是以團體力量抑或是個人哲思,一個人身處的環境和觀看的角度無法察覺所有的問題,但是每一人用不同的方式與方向,把自身發現到的問題,透過創作的方式來展現對事物的觀點,以不同的方式去探討相同的議題,抑或是以同樣的方式去探討不同的議題,通過屬於原住民女性藝術家的知識、價值與方法,以集結她們各自的身體經驗與生命歷程,在失序、晦暗、徬徨以及覺醒的層次上,啟動另類的文化與團結進而產生共鳴並找出根源所在。
「女性團結:跨境.相遇」展覽藉由部落、都市、南北半球的地域,探討部落在遷徙中所產生的矛盾、反思與問題,人類與自然環境在改變後所面臨的重組,原住民文化在後殖民覺醒所產生的徬徨。本展邀請國內四位原住民女性藝術家和一位北挪威海岸薩米族女性藝術家,從自身觀察、生命記憶與文化變革的創作,探討「跨境.相遇」的藝術進程,如何通過安身立命、貫穿性別身體,時間及歷史被壓縮凝結成一種女性團結的空間模式,有關於階級與文化的消逝、女性話語權和環境關懷的問題對於許多女性藝術家而言至關重要,在她們熟悉的現實背景因素下,逃離或遠離內在恐慌的心理狀態。
本展覽預計分為四個子題:一、力量、自主話語與聚集 ; 二、河流與地景 ; 三、行走作為藝術實踐;四、人類與環境的互惠,來回應整個展覽的核心精神,並邀請國內原住民族藝術家:張恩滿(CHANG En-Man)、峨冷.魯魯安(Eleng Luluan,安聖惠)、阿儒瓦苡.篙瑪竿(Aluaiy Kaumakan,武玉玲)、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和挪威海岸薩米族藝術家瑪莉塔.伊莎貝爾.思璐法給(Marita Isobel Solberg),將其對不同議題內容的關懷,統整在此四個子題之下的深入討論及其延伸,並試圖從女性藝術團結的激撞,創造更多可能思考的面向和觀點。
策展人
黃又文 /
「尚未到來的世界」策展人
馮馨 /
「動態圖層」 策展人
彼勇.依斯瑪哈單 /
「女性團結:跨境.相遇」 策展人
參展藝術家
李繼忠
林盈潔
劉耀中
何兆南
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
陳湘馥
陳為榛
黃偉軒
劉致宏
NANONANO
吳思嶔
阿儒瓦苡.篙瑪竿(武玉玲)
張恩滿
峨冷.魯魯安(安聖惠)
宜德思.盧信
瑪莉塔.伊莎貝爾.思璐法給
推薦展覽
view all【街角的利息】
日期:2024-10-12 ~ 2024-12-08|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