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十方藝術空間

【乘載生命之無限 – Infinite Carriers of Life】新器皿藝術聯展

  • 【乘載生命之無限 – Infinite Carriers of Life】新器皿藝術聯展
    ▌展覽期間:05.29(四)~06.28(六)
    ▌開放時間:週二 - 週日10:00 - 18:00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1館 A展覽室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 37 號
    ▌藝術家:張宇銜、陳妍伊、陳慶銘、沐冉、 倪瑞宏、Geoffrey Bouillot、Haruka Yatô、Hiromi、Koutarou、Makoto Egashira 、Momoka Ito
    ▌策展人:董怡君 Julia Tung
    ▌協力策展人:逯祖睿 Rex Lu

    此次展覽以器皿之於生命作為探討的核心概念,探討器皿在人類社會活動中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在當代藝術的思潮中,如何定義「新器皿」的藝術理念。在道家哲學思想中,器皿中的空間代表了「無」,「無」則 賦予了「器」的價值,《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不論是車輪的軸心亦或是裝盛物品的器皿,都因為其中擁有 「無」的空間,才能夠發揮其價值。而「無」在道家思想中也代表著萬物的根源,世間萬物皆由「無」變化而成,容器內的空間則如同創造萬物一般的母體,萬物藏盡其中,所有的事物都存在於一個巨大的容器裡,整體集合為一龐大的存在。在這集合中,同時也存在著無數個單一個體,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存在。這些獨立的存在都可以再無限分割為各種不同的性質,如情感、記憶、性格等等。這些細小的項目,即為構成藝術價值的元素。器皿中的無限就如同萬物之根本的「無」,而在這「無」中存在著無限的「生命本質」,無限個獨立存在 的「我」。每一個「我」都是自己存在的中心,各自擁有並發展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世界, 那是無法被取代的「生命之無限」。

    此次展覽邀請國內外共十一位藝術家,透過他們作品的連結和啟發,藉此喚醒世人對於生命更多的認識與體悟。不論是立體形式的創作,抑或是平面繪畫,都從既存的器皿、容器的概念中,衍生出藝術家們對於生命的表達與詮釋,這些延伸與呈現,皆是此次展覽對於「新器皿」藝術所探討並希望展示的成果。

    特別感謝:天工生技 獨家贊助

十方藝術空間乘載生命之無限新器皿藝術

推薦展覽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