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

【「」】

  • 展期

    日期:2016-07-23 ~ 2016-08-28

  •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77號

  • 參展藝術家

    蔡澤濱、賀勳、鞠婷、苗穎、宋建樹、鄧國騫、鄺鎮禧、金芝嬉、彭奕軒

  • A+ Contemporary榮幸地宣佈,我們即將於2016年7月23日在台北亞洲藝術中心一、二館同時展開由展覽總監姜毓芸策劃的群展「」,參展藝術家包括來自中國的蔡澤濱、賀勳、鞠婷、苗穎、宋建樹,香港的鄧國騫、鄺鎮禧,韓國的Kim Jihee(金芝嬉)以及台灣的彭奕軒。姜毓芸聚焦年輕世代的藝術家如何質疑既有的創作形式,對身處時代保持高度感知,從中延伸出創新的介入方法,進而突破框架、與時俱進。

    蔡澤濱、賀勳、鞠婷、鄺鎮禧以及彭奕軒的作品將於台北一館展出,在當代藝術已超越所有媒材限制的同時,繪畫能否得到新的驅動力,保持在當代藝術的範疇裡?賀勳的繪畫承載了其同為詩人對於詩意及形式美感的追求,他在圖像、觀念、語言之間不斷尋找切入點,以期達到心中圓滿的那一瞬間。蔡澤濱藉由敏銳的觀察擷取日常之物,以戲謔的方式將日常物賦予新意。版畫系出身的鞠婷,結合版畫特有的套色及刻刀技法,以刀拓展了版畫的空間緯度,同時保留過程中的手工感。鄺鎮禧以細膩的針筆層層堆疊於物體表層的痕跡,紀錄物件真實的表象,無意賦予物品任何象徵性的意義。

    台北二館所展出的Kim Jihee、苗穎、宋建樹、鄧國騫則分別表述對生存環境和文化現象的認知。Kim Jihee從捐贈書中找尋和自身經驗相互共鳴的文字,試圖融合視覺圖像和文字進行新的文化生產。苗穎關注中國網路受限於審查制度的獨特生態,挪用網路中的原始素材呈現特有的低技術和幽默感。彭奕軒將馬祖新村的植物影像標記於白板之上,白板的易逝特質使圖像無法永久留存,猶如我們只能從植物外表看到現狀而非過往,但當地居民的生命片段曾留存於此。鄧國騫在香港圍村中長大的背景使他對主流文化的準則保持懷疑的態度,擅長以現成物引領觀者思考香港瞬息萬變的社會現象。宋建樹利用抽象的身體感官挑戰看不見卻約定成俗的美學概念,反覆測量個體和公定標準之間的誤差值。

    任何藝術皆無法抽離歷史脈絡而成立,在前人陸續被梳理至藝術史之際,新一輩藝術家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座標?上述提及的批判精神在不同時間點推進了藝術史的演進,亞洲藝術中心甫結束的「1960–台灣現代藝術的濫觴」群展,重探了台灣現代藝術家們曾經衝撞體制,跳脫學院派僵固的思維,開闢出嶄新道路。半個世紀後,卻普遍難在台灣後進身上見到過去藝術創作的生猛力道,以及對現況提出質疑的勇氣,以此做為對照的,是中、港、台、韓年輕藝術家實踐當代藝術精神的幾種可能性。或許此展可以做為一個提示,唯有深刻省思、正視問題,才有可能創造出屬於此世代的「當代」。

    關於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

    「A+ Contemporary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於2015年正式成立,坐落上海莫干山路M50園區,初期聚焦中、台、港的創作,未來將朝向區域連結的方式介紹東北亞、東南亞藝術,針對當代性的各個面向提出批判並進行對話,在亞洲當代藝術的進行式中打造一個面向國際發聲的平臺。藝術在這個當下尚在摸索著前進,正值生命力最蓬勃的時刻,我們放眼當代藝術的光譜以跨領域的路徑進行策展、論壇、研究與出版,推廣各種不同型態的媒材與形式。站在前線,從當代特性切入分析藝術與外部的關係,更以歷史縱深為思考的基礎,替藝術的未來提供一個更具包容力與多元性的平臺。A+ Contemporary 這個實驗性的空間將與藝術家、策展人共同表述一種態度、一種思路,討論我們應該呈現什麼樣的面貌,在世界文化的座標中尋找一個適切的立足點。

亞洲藝術中心彭奕軒蔡澤濱亞洲藝術中心

推薦展覽

view all

亞洲藝術中心

【山魂-楊英風個展】

日期:2024-07-13 ~ 2024-09-01|台灣,台北市

亞洲藝術中心

【幾何變奏-朱為白、法賈希迪、韓迪歐】

日期:2024-03-09 ~ 2024-04-28|台灣,台北市

亞洲藝術中心

【白彩人間-朱銘個展】

日期:2024-03-09 ~ 2024-04-28|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