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亞洲藝術中心

【山魂-楊英風個展】

  • 展期

    日期:2024-07-13 ~ 2024-09-01

  •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128號1樓)

  • 參展藝術家

    楊英風

  • ▐ 展名|山魂
    ▐ 藝術家|楊英風
    ▐ 展期|2024.07.13 – 09.01
    ▐ 開幕|2024.07.13(六)4:00 p.m
    ▐ 地點|亞洲藝術中心(台北)

    亞洲藝術中心甫宣布正式代理已故大師楊英風,將於 2024 年 7 月 13 日至 9 月1 日,舉辦繼 2007 年以來在亞洲藝術中心 ( 台北 ) 的第二次個展「山魂」,本展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同期展出的「英風百年 — 楊英風藝術大展」相呼應,將呈現楊英風在 1960 年代創作的「書法系列」及「太魯閣山水系列」銅雕作品。

    1962 年是楊英風離開「豐年社」全心投入藝術創作的轉捩點,也是作品表現由「形象」走向「意象」的過渡期。此前的雕塑作品,或為抽象或寫實的形象雕塑,此時開展的「書法系列」,藉由書法線性形成一種意象的雕塑,由「實」過渡到「虛」,游走和纏繞的線性造型形成了空間,著重於作品的精神性,是全新的嘗試與突破。「牛」是楊英風早期熱愛的創作題材之一,以新的創作方式來重新描繪別具意義,與過往塑造牛的壯碩不同,《賣勁》運用線條刻畫出執著與倔強的內在性格,對應了華人勤儉、奮鬥的特質。以狂草筆法塑其字義的《運行不息》,在三維空間裡書寫出超越小我而昇華的意氣風發;《如意》的線條自由流動的伸展,作品本身的空間結構與外在環境相互融合,創造出了擴展領域的絕對空間,這兩件作品亦曾參展 1963 年第七屆的「五月美展」。

    同時,因受邀成為中國文化學院 ( 現文化大學 ) 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委員,楊英風在1962年亦展開對殷商時期上古雕塑研究,發表以1963 年金馬獎為代表作的數件殷商風格作品,而殷商的紋飾也成為他後續創作的重要元素。旅義三年返台後,楊英風應花蓮榮民大理石工廠廠長之邀擔任顧問,成為台灣第一個將文化引入產業的藝術家,在花蓮工作和生活期間,他完全震懾於太魯閣山水鬼斧神工的氣勢和偉大。在歐洲的所學和見聞,連結到返鄉後大自然帶來的感動,楊英風的「太魯閣山水系列」創作自 1969 年展開。保麗龍是當時工業開發的新媒材、提煉石油的副產品,在其中看到雕塑可能性的楊英風,用電熱細鐵線來切割進行創作,塑造出山岩削壁的豐富形態,並在外壁刻畫著古老的雲紋。

    這次展出的作品《水袖》,可說是結合了陽剛的山勢與京劇中水袖的秀逸而成,像是寬袖一舉撒開的皺褶,高度律動的美感綿延不絕,呈現出自信與豪邁;《太魯閣峽谷》、《造山運動》、《山水 ( 一 ) 》是以俯角觀看的作品,如凌空觀賞縮小的太魯閣峽谷一般,想像走在峽地之間,彷彿真實置身其中;《夢之塔》則是該系列最早抽出的一支獨峰,是將雕塑建築化的代表作之一。楊英風的「太魯閣山水系列」前後發展大約十年,透過意念的掌握,表達了面對故鄉風景的體驗與感受,是其創作生涯中兼具感性與理性思維的呈現。這樣的「景觀雕塑」在藝術史上相當罕見,不僅僅是立體地貌的再現或是細緻的雕刻技巧,而是大自然氣韻的展現。

    ▐ 楊英風 ( 1926-1997 )

    楊英風,字呦呦,曾先後求學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等,並於六十年代前往義大利國立羅馬大學雕塑系及羅馬造幣學校進行藝術研究。除了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 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淡江大學、銘傳大學,亦於海內外數十次展出,包括1970年於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代表作「鳳凰來儀」景觀雕塑。楊英風一生創作二千五百餘件,包括漫畫、版畫、雕塑、雷射藝術、景觀雕塑與建築規劃等各類作品,獲殊榮無數,是台灣戰後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對大自然的喜愛,源自幼時生長於鍾靈毓秀的宜蘭,日日與山水為伍,使他在泥塑及剪紙中蒙發了熱愛藝術之芽。在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系的求學歷程,以及義大利旅居三年的經驗,使楊英風體認到東、西文化及美學的差異,捨西方科技及物質的過度使用與發展,而漸漸地領悟中國哲思追求人類 ( 微觀 ) 與自然環境 ( 宏觀 ) 交融、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哲理。

亞洲藝術中心楊英風山魂呦呦

推薦展覽

view all

亞洲藝術中心

【Teiji Hayama - Heroes 】

日期:2024-01-06 ~ 2024-03-03|台灣,台北市

亞洲藝術中心

【ABEILLE-Hime個展】

日期:2023-08-05 ~ 2023-09-17|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