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統想像】
-
展期
日期:2017-05-06 ~ 2017-06-10
-
地點
10678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樂利路41 & 43號
-
參展藝術家
田村悟、吳佩珊、董凱銘、松枝悠希、許唐瑋、曾偉豪、林芷帆、Baghead、張哲榕、張立人
-
朝代畫廊曾於2015年舉辦《喜喜:一次對於媒材性的探討》,當時我們邀請了7位時下以不同媒材形式創作的藝術家,來共同討論創作之初選擇特定媒材的原因與想法,以及後續創作的過程跟挑戰。
2017年我們推出《非傳統想像》,將展出來自3個國家共10位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分別是來自臺灣的吳佩珊、董凱銘、許唐瑋、曾偉豪、林芷帆、張哲榕與張立人,日本的田村悟、松枝悠希以及美國的Baghead。我們想透過這個展覽,再次邀請大眾探索現今當代藝術的輪廓邊界。
在工業革命之後,藝術媒材的創新一直被許多人討論且研究,我們也許可以說,如何運用「新」媒材來突破過往的藝術可能性與視覺上的美感,在現代藝術運動的變遷過程裡,是十分重要的主題之一。而在21世紀的今天,當代藝術家們繼承著現代藝術的論辯路程,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仍舊不斷提出挑戰,尤其是處於全球化的浪潮下,來自不同國界的藝術家紛紛呈獻出他們自身感受與觀察到的「文化」與「形式」展現,此二者所結合的創作型態,讓人們的思緒脈絡進而得到佐證。這些作品有可能是檢驗經濟與政治的價值、充滿對愛情的歌頌與嘆息、或是藝術家個人意識的具象化......等等,然而無論是哪種題材或媒介,如何讓創作與真實世界串連,似乎更被現今的藝術家重視著。此次朝代畫廊於《非傳統想像》展出的10位藝術家,各自從不同的角度發展其自身創作脈絡,而我們嘗試從「符號」與「空間 / 時間」等關鍵詞來敘述他們的作品,當今創作者們對於當代藝術的視野,以及想要打破作品框架與邊界的企圖,或許我們可以從此展中略探一二。
曾偉豪的石墨導電作品重視人與作品的互動,而《音樂裝置》這件作品更是增加了「空間限制」這個要素,觀者跟作品互動的當下,同時也被作品侷限著。吳佩珊的創作一直在解構人造建築,並且將其再構築成她心目中的美好園地,她近期的創作媒材從金屬漸變為水泥,藝術家以此持續探討著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張立人的錄像使用自行製作的模型模擬出一個類似真實的世界,《戰鬥之城》虛擬了一名男子的悲慘經歷,但也許正是你我身邊發生過的類似故事。林芷帆的裝置,把記錄下自身的身體結構視為一種完成創作儀式的行進,她盡可能的藉由去個體、去文化、去社會等因素,以此消融自我與外界的界限。張哲榕的最新《發光體行旅》攝影系列跳脫出動漫二次元,而將場域轉往公共開放空間,藝術家將自己投射成畫面主角,他像是個在不同城市景象裡穿梭的未來旅人,以觀察者的角色記錄流動的時空。
董凱銘《時之間》透過儀器控制水的滴落,試圖在狹小的空間裡展示人的寄託行為,他認為等待水珠蒸發的心情與燒香祭拜時的期望是相似的,在蒸發 / 燒盡 / 消失的那一瞬間,似乎也完成了某種儀式。田村悟與松枝悠希兩位日本藝術家作品,恰好呈現了一柔一剛的強烈對比:松枝悠希的緊急逃生口小綠人符號,以靜態卻出乎意料的空間延展,打破了一般我們對於熟悉符號的想像,令人莞爾;而田村悟金屬感十足的馬達燈泡裝置,機械的重複性讓人深深著迷,也很容易讓觀者在不斷循環運作的電光石火之中迷失時間感。近年於公共藝術領域有卓越表現的許唐瑋,在其較早期的木板繪畫作品《星體》中,可以感受當時藝術家試圖以不同以往的創作形式,延伸展現自身符號的可能。而來自美國的藝術家Baghead,其作品《Dog》融合了藝術家所處城市的塗鴉與原生藝術,扁平圖騰色彩呈現在立體幾何雕塑上,有意識地造就成不同的觀看趣味。
朝代畫廊B館將於2017.5.6(六)下午4點舉行《非傳統想像》開幕暨開館酒會,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出席參加。
| 展 覽 時 間 | :2017年5月6日 – 6月10日
| 地 點 |:朝 代 畫 廊 B 館 ( 台 北 市 大 安 區 樂 利 路 4 3 號 , 近 遠 企 、 六 張 犁 捷 運 站 )
| 開 幕 |:2017年5月6日(週六)下午4點,敬請參加
推薦展覽
view all【妖精湖的湖與蕪夏愛華個展】
日期:2017-12-16 ~ 2018-01-27|台灣,台北市
【陳飛豪個展《失效的神話》】
日期:2017-09-23 ~ 2017-10-28|台灣,台北市
【《真實的餘燼》朝代畫廊X青雲畫廊聯合展覽】
日期:2017-07-08 ~ 2017-08-13|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