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G+
【事 故 NO ON】何采柔個展
-
展期
日期:2019-02-23 ~ 2019-04-28
-
地點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B1
-
參展藝術家
何采柔
-
纖細的溫柔,與偏執的緊張;出神的凝視,與恍神的空白;故事的文本,與事故的閱讀。這些由兩個性質迥異之端點所連起的,就像自令人震驚的序幕走向平庸的結局,像從不以為意的日常到揭開了令人詫異的隱藏,「落差」讓敘事線的「中間」多了起伏的韻律,也讓對中間的等待有了意義。若將敘事當成一條線,那麼這線條也似是由每一秒筆尖和面的接觸所填滿的點而構成,但我們的肉眼,往往只能看到一條完整的線,並以兩個端點所構成的形像,存在於腦海裡。再微步些前進,那條線,那些在敘事線上所發生的每一幕,都是為了感受到每個存在於線裡面的點而存在的,為了讓觀看能詩意地行走在敘事線上,進而對「中間」思考和選擇的存在。
何采柔個展「事 故」可以輕易的從字面符號去詮釋猜測,就如同音詞的雙重意義,即使包含閱讀的方向,也至少有三種可能,相同的,英文展名「NO ON」可以是「NO」和「ON」,也可以是「NOON」。在構成一個詞,在字距及語音的細微差異裡,展覽名稱也徘徊在一格空白鍵的距離中間,這就是「落差」的活動範圍,它是何采柔創作所接觸到的第一個空間,也是展覽做為一條線的開頭點及序幕。這樣操作符號本身多重意義的方法有點簡單,但在這符徵和符旨早已失序的當代社會中,其透過展覽和空間所譜出的,反而是將觀看牽引至屬於每個人最私密的日常故事。
踏入展場前,何采柔結合裝置和表演的影像,以類似大螢幕廣告看板的視角呈現做為展覽的服務指南,佇足於此是必須的開始;而在閱讀完這道影像的序語後,我們會來到搖曳的燈光所閃爍著的展場,這因為燈光的搖擺而使得平衡感頓時失了序,觀眾在此或許得以重新擁有辨識空間的可能;緊接在這持續的搖晃感後所見到的龐然大物,是孩提時期輕撫著夢境的搖床,與空間的防衛性所圍起的柵欄;為了安全,觀眾需要加緊腳步通過那危險的搖籃,同時,仰望前方那塊漂浮於空中的布,看著它緩緩地落在桌面,再輕輕地飄起,凝視,在這不斷重複著的動作前,享受這一切半自動化的展覽服務。以上,都是對於展覽的描述,也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 故」,但故事,則需要由觀眾各自去連結,在敘事線的另一個端點,是只屬於觀眾自己的角落。
熱門展覽
1
Project in Project、AGE creative :【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Project in Project ←→ MUTANT 跨界混種,集體異變 5組新世代音樂創作者 x 5支全3D動態影像 x 實體概念展
雲清藝術:【 中田郁美 IkumiNakada 2021 個展】靈魂之尾 Phantom Tail
台北國際藝術村:【繞道而行】
高雄市立美術館:【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
毓繡美術館:【近山:何以為界】陸先銘、洪天宇、林煒翔聯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歐布澤宇宙】
高雄市立美術館:【象外.圜中】蕭勤八五大展
名山藝術:【石 ‧ 時 ‧ 世】台灣當代水墨的時空思維
揚曦藝文空間:【2021 ART FUTURE 藝術未來|揚曦藝廊 展位Booth 1031】
白色記憶藝術空間:【符號 • 狂想曲Semiotic Rhapsody】王國仁 個展
推薦展覽
view allTKG+ Projects
【楊俊-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Jun Yang The Artist, His Collaborators, Their Exhibition, and Three Venues
日期:2020-12-05 ~ 2021-01-30|台灣,台北市
3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