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藝術空間館
【大象藝術參與2019一帶一路藝術上海 展位:A35】2019 The Belt and Road Art Plus Shanghai
大象藝術在推廣當代藝術已耕耘多年,此次於“一帶一路” 藝術上海的國際展演舞台上,推出五位藝術家: 許悔之(台灣)、許維頴(台灣)、黃贊倫(台灣)、曾霆羽(台灣)、彭譯毅(台灣),無論是以詩性的筆法、創新的實驗性觀點,亦或是精緻簡練的語彙,在這世代的共感時間裡,詮釋出別具風格的藝術語言,回應與反饋,正是藝術家與此時此地的我們共同思索的議題。
詩人藝術家許悔之(台灣,1966-)使用歷史古老的筆墨,但充滿自由的想像力和詩意的興味,得與當代對話而另闢一徑,以墨造境,是他的專擅與投入;墨是外境,也是心境,融冶於一爐,他的手墨創作不僅逸離了台灣書畫界的風格規範、擺脫了傳統抄經書法的板滯,也提供屬於這個世代的靈魂慰藉。
許維頴(台灣,1980-)的作品擁有強烈的視覺自主性,和大膽創新技法的可能性,在嚴謹的創作過程中,具體而微地結合不同媒材與形式,全新作品借用「打卡」(Check-in)的行為模式對特定場域、事件進行觀看、認知與虛擬互動,將原本所在地中特定意義上的人從畫面脫離,在這樣的畫面配置之下,以手繪工筆與絹印併用的手法,演繹打卡式的自我揭露狀態。
擅長掌握科技、未來文明的 #黃贊倫(台灣,1979-),全新作品「器官」這系列探討「影像認知」關係的轉變。首先,先用電腦虛構一個人物的肖像,接下來卻是將這一個虛擬的人物肖像以古典繪畫的方式像描繪出來,讓他/她看來似乎真有其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載體在相互對應著,這一層關係彷彿就像一種相互的召喚,召喚彼此做為影像的證據。
曾霆羽(台灣,1983-)以近乎直覺式的將每天暫留腦海的片刻以水墨繪畫紀錄之,「不離開水墨繪畫的水墨」的《曾老梗》系列在形式上回到水墨繪畫中,以「書寫性」來封存當下,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其字體大大小小塗改無數,但即使如此,還是能從其一氣呵成的行氣中,感受創作者當下的情緒流轉,而這也是藝術家在書畫藝術中最精彩最無可取代的一種特質。
彭譯毅(台灣,1983-)關注傳統媒材與工法,在對「夯土」的實作與研究中,試圖將其形式從傳統中解構並建構一套符合現今生活模式的造型姿態。
熱門展覽
1
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十方藝術空間:【GIGA STYLE】Noritoshi Mitsuuchi Solo Exhibition
102當代藝術空間:【集體儀式–這些人.那些人 Nostalgia, Mass ceremony–these people, those people】許碧梅創作展 Xu Bi-Mei Solo Exhibition
雅逸藝術中心:【後.製.圖 】Post cartography - 邱杰森個展
10680:【「10680 」展覽《David Shrigley Pop-up exhibition》開展】
欣德葉藝術工作室:【葉淑惠創作個展】藝情彩繪-戀無止境
双方藝廊:【戰場の女】陳擎耀個展
十方藝術空間:【關係的交界處──黃冠鈞個展】The Interface of Crossing -HUANG KUAN CHUN Solo Exhibition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精神跑道——空總夏藝站】
純Object:【你和我們-邵慈陶偶創作個展 】
猜你喜歡
view all推薦展覽
view all紫藤廬
【《動—移 與之間》 Movement-Migration and the In-Between】曾霆羽當代水墨個展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By Tseng Ting-yu
日期:2022-03-12 ~ 2022-04-24|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