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撰文者:王士源
到底怎樣才算是真的看見?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男人之子(The Son of Man)〉,不僅是一幅馬格利特的自畫像,更對觀看肖像畫的觀眾,提出了一個大詰問。
在〈男人之子〉裡,雷內‧馬格利特身穿著黑色西裝、黑色呢帽,筆直地站在矮牆前,身後是一片大海,以及濃雲密佈的天空。
這幅畫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則為畫作雖是自畫像,但一顆斗大的青蘋果卻遮住了雷內‧馬格利特的頭像,只能看見藝術家的臉型,還有從青蘋果縫隙中若隱若現往外望出的眼睛。
人們無法從〈男人之子〉中看出藝術家的面龐與表情,讓觀眾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猜猜藝術家到底在蘋果背後隱藏了什麼真實情緒。
雷內‧馬格利特也曾對這幅被青蘋果遮住臉的自畫像表示說,「蘋果只遮住一部分的臉,你可以看到一個概括的臉、一顆蘋果、還有被遮蓋住的視線。每次我們看到有東西被隱藏起來的時候,我們對隱藏的部分總是充滿興趣。而這感覺起來是很有趣的,也有點矛盾,或者可以說,看見正是處於「看不見」與「看見」之間。」
雷內‧馬格利特善於用錯置與顛覆來挑戰人們看畫的慣常經驗,從而引發看畫的趣味,最著名的畫作則為〈影像的背叛(The Treason of Pictures)〉。〈影像的背叛〉在畫裡描繪一支煙斗,但在煙斗下卻標註「這不是一支煙斗」,讓人們藉由文字標示,體會到看畫時的認知錯置,因為畫裡的煙斗是畫,而不是真實的煙斗。
而雷內‧馬格利特的〈男人之子〉,在70 Million by Hold Your Horses中第2:36出現!有發現嗎?
REFERENCE
【看Youtube學藝術第一季】70 Million by Hold Your Horses
【1】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2】馬奈,〈奧林匹亞〉
【3】德拉克拉瓦,〈自由領導人民〉
【4】克林姆,〈吻〉
【5】夏卡爾,〈新娘〉
【6】傑利柯,〈梅杜薩之筏〉
【7】孟克,〈吶喊〉
【8】大衛,〈馬拉之死〉
【9】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
【10】卡拉瓦喬,〈莎樂美接收施洗者約翰的頭〉
【11】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
【12】雷內‧馬格利特,〈男人之子〉
【13】梵谷,〈耳朵綁上繃帶的自畫像〉
【14】梵谷,〈向日葵〉
【15】委拉斯奎茲,〈宮女〉
【16】蒙德里安,〈紅、黃、藍、黑的構成〉
【17】芙烈達‧卡蘿,〈戴荊棘和蜂鳥項鍊的自畫像〉
【18】林布蘭,〈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19】畢卡索,〈坐著的朵拉‧馬爾〉
【20】小漢斯‧霍爾拜因,〈亨利八世〉
【21】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2】不知名畫家,〈蓋布愛樂‧黛思翠及其姊妹〉
【23】杜奇歐,〈端坐寶座的聖母與聖嬰及六位天使〉
【24】奧托‧迪克斯,〈記者席維亞‧馮‧哈德肖像〉
【25】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看Youtube學藝術第二季 】Google Art Project
REACTIONS
1
4
3
2
1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