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4|撰文者:王士源
他們一對戀侶緊緊相擁,深情的一吻。奧地利藝術家克林姆(Gustav Klimt)金色時期的名作《吻》(the kiss),在這麼一吻間,這對情人在金箔輝映下,閃耀世界百餘年,成為全球知名的戀人圖像。
克林姆的一生為女人而著迷。他畫女性,他的畫也因畫出女性的裸、女人的性慾而飽受批評,被評為頹廢的藝術家;他的私生活環繞著眾多女子,過世後有10餘人出來爭奪遺產。但他也因為筆下女性的「愛」、「慾」,以及從「愛、慾」中衍生的「生、死」而受到人們的肯定。
1897年,維也納的分離派(Sécession)成立,要擺脫傳統古典學院藝術的一切包袱,宣揚藝術家的個性表現與創新風格。克林姆便分離派的領導人物,是第一屆分離派的主席。
他雖為分離畫派的領導人物,但克林姆的美術教育卻是正統的工藝教育,生在一個工藝家庭,父親是金銀雕刻師,念得是奧地利維也納工藝美術學院,畢業後也從事裝飾壁畫創作。也因此,在克林姆的創作中,雖然拋棄掉對客觀的現實描繪,表現他對女性與慾望的見解,但畫作運用許多幾何圖形,工藝裝飾色彩濃厚,呈現出獨特的繪畫氛圍。
愛與慾 挑逗19世紀末的社會觀感
克林姆的畫作裡的情慾表現、強烈的個人風格,在19世紀末的維也納便開始挑戰、挑逗當時的社會觀感,十足爭議。
他於1894年接到維也納大學大廳天花板的創作委託案,但他並沒選擇傳統的繪畫表現形式,而是直接赤裸地描寫愛、性、生、死,創作了《哲學》(Philosophy)、《醫學》(Medicine)、《法學》(Jurisprudence)三作。畫裡女性大方裸露,直接正對人們、注視著人們,引來保守的學院派批評,最後這三件作品也無法在維也納大學大廳天花板上呈現,更是他最後一件公共創作委託案。
1899年,克林姆更於作品《真相》(Nuda Veritas)裡,引用席勒的話語「如果你無法讓你的藝術取悅所有人,那就只針對少數吧!譁眾取寵是一件很差勁的事情!」,並在畫面繪上裸女,裸女手上拿著真理之鏡,以表明心聲。
而他1902年的作品《金鱼》(Gold Fish),更在德勒斯登展出時,收到主辦方的請求,希望將畫作撤掉,不想讓前來參觀的薩克森王子,看到被屁股朝向觀眾的畫作。
這幅《金魚》又名《致我的批評者》(To my critics),克林姆在畫面裡安置三位不同神態的裸女,右上方金髮女性裸胸,帶著一抹欣喜微笑;左上方黑髮女子則背對觀眾,露出女性勻稱的背脊;左下方的紅髮裸女則對著人們露出豐腴的臀部,並以性感的回眸看著人們。
克林姆的巔峰 金色時期
直到克林姆開始運用金箔創作後,他開始得到廣泛肯定,此時被稱為他最顛峰的「金色時期」。在這時,當時上流名媛爭相請他繪製肖像,希望他替這些名媛們留下金色的一燦,讓自己的美成為永恆。
《艾蒂兒畫像一號》(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便讓糖商斐迪南‧布洛赫‧鮑爾的妻子艾蒂兒的美留予世人,被譽為「金色蒙娜麗莎」,後來一度成為奧地利國寶。這幅畫於2006年,以當時全球最高成交價,1.35億美金(約台幣44億)成交,,由紐約雅詩蘭黛繼承人朗恩.蘭黛(Ron Lauder)的新畫廊(Neue Galerie)購得。
雖然克林姆曾繪製許多淑女肖像,但他卻沒畫過自畫像。相傳家喻戶曉的《吻》,便是他與「終生伴侶」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的肖像,但傳言未曾證實過。
對於想了解他的人,克林姆說,「我從來沒有畫過自畫像。我對把自己當作繪畫主題,比畫其他人更缺乏興趣,而女人優先重要…。我沒什麼特別的。我是一個日復一日、日以繼夜地畫著的畫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應該謹慎的看看我的畫。」
Gustav Klimt, (b) 1862.7.14 ~ (d) 1918.2.6
REFERENCE
【圖】Wikipedia(艾蒂兒肖像一號)
【圖】Wikipedia(Jurisprudence)
【圖】Wikipedia(Philosophie )
【圖】Wikiart(the kiss)
【圖】Wikimedia(Judith and the Head of Holofernes )
【圖】Wikipedia(Gustav Klimt )
【圖】Wikimedia(Girlfriends or Two Women Friends )
【圖】Wikimedia(Gold Fish )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4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