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古典大師「你不會知道的大師們的老師」─ 荷蘭畫家揚.圖羅普 Jan Toorop
2020-08-18|撰文者:詔藝
“The purpose of art is washing the dust of daily life off our souls.” ― Pablo Picasso
「藝術的目的是洗去我們日常生活中心靈上的塵埃。」 ─ 畢加索
Isaac Israëls ,《圖羅普的畫像》Portrait of Jan Toorop,油彩畫布,1904。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圖羅普,《Jan Toorop in het Witsenhuis te Amsterdam》。Photographed by Willem Witsen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圖羅普,《Aurore》,炭筆與粉彩,189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藝術家生平
揚•圖羅普(Jan Toorop, 1858 – 1928)出生荷屬東印度群島中(印尼)爪哇的普爾沃雷霍(Purworejo, Java, Dutch East Indies),他父親是荷蘭和印尼混血,是位當地的公務員,母親是英國人。他11歲(也有一說為9歲)那年獨自離開印尼,並於1872年移居荷蘭,並去了被稱為「知識之城」(The City of Knowledge)、東印度公司最大商業據點之一,也出現過一位西洋美術史中鼎鼎大名的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 - 1675)的台夫特(Delft),1876至1879年在該地的(當時的)理工(Polytechnische)學校學習繪畫課程。據傳他的藝術學習之路並不順遂,這可能與他的混血血統有關。直到後來有位在海牙的收藏家安先生(Mr. Ahn,可能也同為來自東亞移民)認同他的天賦,在財務上支持他至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大學(Rijksakademie)學習。1882至1885年間,他在布魯塞爾的裝飾藝術學院(Ecole des Arts Décoratifs)期間,遇到了比利時著名藝術家詹姆斯•恩索(James Ensor, 1860 – 1949),便與他一起去了巴黎遊歷旅行,並開始對印象派的繪畫方式開始有所接觸瞭解。
維梅爾,《台夫特風景》Gezicht op Delft,油彩畫布,1660 – 1661。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維梅爾,《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Meisje met de parel,油彩畫布,約166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學習時,他加入了以恩索為中心的一個藝術家團體〈Les XX〉(Les Vingt,翻譯後可能接近〈二十人會〉,本文保留原文稱之。該團體主要活躍於1883 – 1893)。〈Les XX〉於1883年由布魯塞爾律師、出版商暨藝術評論家歐克塔夫.茅斯(Octave Maus, 1856 – 1919)所發起設立,起初集結了約二十位對官方學術沙龍和內部官僚機構保守政策不滿的比利時畫家、設計師和雕塑家所組成,每年都會廣邀同好舉辦一次展覽。曾經受到他們邀請的都是當時尚未被重視,但今日回頭檢視,每位都大有來頭、地位尊崇、身價不斐的美術史巨匠,包括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 – 1903)、 莫內(Claude Monet, 1840 – 1926)、秀拉(Georges Seurat, 1859 -1891)、高更(Paul Gauguin, 1848 – 1903)、塞尚(Paul Cézanne, 1839 – 1906),和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 – 1890)等。
Théo Van Rysselberghe,《時尚型男茅斯的畫像》Portrait d'Octave Maus en dandy,油彩畫布,188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恩索,《陰謀》L'Intrigue,油彩畫布,189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Les XX〉在西洋美術史上是一個在會員組成頗為「奇特」的團體,雖然它的名氣遠不及〈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和〈橋社〉(Die Brücke)等這些絕大多數以畫家為會員的組織,但它後來的成員擴充至不同專業領域,包括藝術、音樂和文學等,各跨界成員間皆有緊密的橫向聯繫,組織鼎盛時期前後成員多達三十二人,對西歐各界現代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惜因組織成員出身多集中比利時,區域性格強烈,以至於在美術史中知名度尚待進一步推廣。
REACTIONS
1
1
2
1
7
熱門新聞
1
「孕生於火,感悟於自然」-大唐生活美學館呈現《焱戀天目—張永昇個展》
絕對與構成-黃騰輝繪畫美學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臺藝大雕塑系「第十四屆袖珍雕塑展」:回應獎項機制的本質及美學藩籬的探討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訪談藝文跨界「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3-11-2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