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拍賣傳統書畫現代藝術古董文物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帝圖藝術拍賣張大千溥心畬書畫拍賣

2024-12-17|撰文者:帝圖藝術拍賣

「帝圖藝術拍賣會」將於2024年12月28至12月29日於台北國泰金融會議廳舉辦秋季拍賣會。此次拍賣會將分為「古董珍玩」、「現代與當代藝術」及「近現代及古代書畫」三大專場,拍品數量共計651件。本次秋季拍賣會隆重呈獻「柳鳳居明清書法藏珍」單行本專場,柳鳳居藏書法精品,匯聚明清至近代的璀璨瑰寶。並盛大推出「故宮遺珠―舊王孫溥心畬書畫印家珍」專題,另關注新加坡秋齋主人首次台北拍場現身之珍藏—林風眠重要作品《花叢中的仕女》。此次帝圖秋拍持續推出「白雲堂舊藏」,由張大千《青城紅葉靈禽圖》封面拍品重量領銜,以及「大風堂商界好友趙觀白書畫珍藏」、「寒玉堂秘藏―心畬家珍」、「渡海三家專區」、「曠代草聖于右任書法專題」等眾多書畫專題,諸多拍品精彩紛呈。本次秋季拍賣會「古董珍玩」專場焦點為「葡萄牙大使諾昂·德·畢安祺」舊藏―明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高56公分(不含座),現代與當代藝術重要拍品包含「歲末年終,福滿生善」慈善專拍及朱德群油畫作品《21.2.1978》。
白雲堂舊藏 (Lot. 3039-3059)
帝圖藝術拍賣會繼「大風堂張大千」、「寒玉堂溥儒」、「龍坡丈室臺靜農」等渡海大師的秘藏專拍,2024 年歲末拍賣會再次榮幸舉辦「白雲堂舊藏書畫」專題。黃君璧(1898 -1991),本名韞之,號君璧,後以號行, 廣東南海人,渡海來臺後,影響臺灣水墨畫壇的發展至鉅,是近代著名畫家與藝術教育家,也是重要的書畫收藏家,本次藏品有君翁珍藏極少的大千先生1940 年於青城山時期繪贈之《擬宋人滕昌祐筆法的紅葉小鳥》工筆重彩精品,君翁並鈐白雲堂白文印於左下角,留下收藏的紀錄,以及大千相贈的擬韓幹人馬圖、擬李唐採薇圖;以及君翁於南非國家公園寫生的《百獸之王》、《獅吼圖》二件,山水、書法等等;其中君翁夫人儲輝月的畫作亦是罕見,儲女士師事君璧先生多年,為其入室弟子,後以志同道合,結為伉儷,正如趙松雪與管夫人之風流韻事,重現於今日,實為藝苑美談。
本次「白雲堂舊藏專題」重要拍品包括LOT 3039 張大千《青城紅葉靈禽圖》,1940年,立軸 設色 紙本,94x48.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500萬至2,500萬元。出版:1.《南張北溥藏珍集萃》,羲之堂,1999 年,P.50。2.《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國立國父紀念館,2011 年,P.20。3.《千古傳奇―張大千藝術展作品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 年,P.32。4.《江山萬里―張大千藝術展》,中國美術館,2014 年,P.38-39。大千先生約於1930 年代起繪寫工筆花鳥,其取法乎上,經由明代的陳洪綬,上追宋人的工筆花鳥,如:滕昌佑、林椿、宋徽宗等,大千並養飼鳥禽作近身觀察寫生,臨古與寫生相結合,有言:「畫一種東西,必須要了解其理、其形(形即是態)、其情。鳥要活得靈活,方為佳品」,「翎毛無論工筆寫意,必須潤澤,若不潤澤,便是標本。」自1938 年底至1948 年間,大千為避日寇侵擾,曾多次進出成都郊外的青城山居於上清宮。在青城山的時間,大千靜心拋卻人間俗事,窮壯年之精力,專注於藝術創作,將山居所見種種異鳥奇花美景通通入畫。
LOT 3039 張大千《青城紅葉靈禽圖》,1940年,立軸 設色 紙本,94x48.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500萬至2,500萬。
▲重要權威出版:
1.《南張北溥藏珍集萃》,羲之堂,1999 年,P.50。
2.《再現渡海三家藝韻風華》,國立國父紀念館,2011 年,P.20。
3.《千古傳奇―張大千藝術展作品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 年,P.32。
4.《江山萬里―張大千藝術展》,中國美術館,2014 年,P.38-39。

1940 年,大千先生於青城山時所繪此紅葉雙禽圖,亦為君翁所寶藏,此期間的創作均是大千銘心精繪,青城山居至1948 年間所繪紅葉小鳥、與紅葉玉鴉,均是一隻珍禽,本件1940 年所繪紅葉雙禽,為精繪青城異鳥奇花銘心絕品,當為同會於青城山的君翁所收藏,與1939 年大千所繪的《青城山秋色》均是君翁所藏的大千青城借居精品。而,大千亦於青城山秋色中題識自述:「君璧與予十年故交誼同骨肉」。大千與君翁相識於1920 年代,情感交誼深厚,大陸時期曾數度同遊造訪雁蕩山、蜀中、青城、峨眉、劍閣等諸名山勝景等。1938 年12 月,黃君璧專程到訪青城山,與大千先生同慶新年。大千青城山此時期所用鈐印均為頓立夫仿漢摹印所刻「張爰之印、大千」對印與「青城客」,此三方精印多用於1930 年代末1940 年間青城時期的畫作上。畫幅上君翁所鈐「白雲堂」白文鑑藏印即是方介堪所刻制,同時間方介堪亦特為大千先生刻製青城山時期所用「卻吹長笛過青城」及「可以橫絶峨眉巔」的閒章。足證英雄惜英雄之眼力與品味,君翁與大千均是對彼此精品的衷愛。
本季帝圖拍賣會延續2024 年春季黃君璧《松韻泉聲四大聯屏圖》的鉅獻,再次得善因緣,隆重呈獻張大千《青城紅葉靈禽圖》。此作不僅記錄了張大千與黃君璧兩位藝術大師之間深厚的情誼,更展現了藝壇傳世佳作的無窮魅力。能夠將如此經典的作品呈現於世人面前,我們深感榮幸,也衷心期盼這些藝術瑰寶能為大家帶來更多文化與藝術的感動,共同見證這段珍貴的藝術佳話。
此次秋拍近現代與古代書畫專場並隆重呈獻新加坡秋齋主人首次台北拍場現身之珍藏—林風眠重要作品LOT 3038 林風眠《花叢中的仕女》,鏡框 設色 紙本,70x66.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0萬至3,000萬元。出版:1.《春華秋實―新加坡秋齋藏中國近百年書畫》卷二,香港佳士得,2016 年,P.102-103。2.《新加坡秋齋藏畫》卷八,新加坡新華美術中心,2019 年,P.149-150。3.《南國金秋──新加坡秋齋藏19、20 世紀中國繪畫精選》(卷一),新加坡國家圖書館,2022 年,P.298-299,圖版146。展覽:「春華秋實―新加坡秋齋藏中國近百年書畫」,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佳士得主辦,2016 年11 月24-28 日。
LOT 3038 林風眠《花叢中的仕女》,鏡框 設色 紙本,70x66.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0萬至3,000萬。
▲重要權威出版:
1.《春華秋實―新加坡秋齋藏中國近百年書畫》卷二,香港佳士得,2016 年,P.102-103。
2.《新加坡秋齋藏畫》卷八,新加坡新華美術中心,2019 年,P.149-150。
3.《南國金秋──新加坡秋齋藏19、20 世紀中國繪畫精選》(卷一),新加坡國家圖書館,2022 年,P.298-299,圖版146。
展覽:「春華秋實―新加坡秋齋藏中國近百年書畫」,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佳士得主辦,2016 年11 月24-28 日。

林風眠《花叢中的仕女》這件名畫,是新加坡著名收藏家秋齋的藏品,此畫亦獲得多次的出版與展覽紀錄,當是專家學者眼中林風眠「新仕女圖」系列的精品。此位女主角盤坐頭微向左傾,面容安祥平和,雙手交錯與盤腿交疊,形成視覺的圓點環繞,花叢包圍著藍衣仕女主角,一個向心圓的構圖使焦點聚集在中心,另就色彩的安排仕女白色裡衣與身旁的白花呼應,藍色外衣與綠葉相映著,色調一片祥和寧靜。前景的水果籃內的水果亦是數個圓形的構圖,整幅作品以一圓心來構成,是相當特出的畫法,亦是此件作品頻受重視的原因,這樣具有東方女性典雅美感的仕女,兼融西方野哭獸派與印象派,古典主義畫派的影響,以水墨的技法又參照了油畫的厚度,使畫面構圖、色彩更顯飽滿。團圓的構圖產生律動的韻味,使仕女更加的風韻雅典,當是收藏林風眠指標仕女畫作的最佳選擇。
故宮遺珠――舊王孫溥心畬書畫印家珍 (Lot. 3001-3033)
二位近現代在中國書畫創作領域中具有拔尖成就的溥心畬、張大千對於書畫作品上的用印也各有好惡與堅持。縱觀大千創作生涯之中,早年所用之印,無疑以方介堪(1901―1987)、陳巨來(1904―1984)兩家為其所治之數最多,而與大千同享盛名的舊王孫溥心畬對陳巨來所治之印亦情有獨鍾,二人於此,英雄之見略同。兩岸分治後,溥王孫與大千居士二位太師書畫用印,除大千偶爾還輾轉求印,多數也皆轉而託囑同期渡海來臺諸位藝友為之奏刀。溥老早期用印風格多半較為麤疏,此與許多不真了解之人總以為其出身貴胄,物質上肯定樣樣講究,項項不凡,而於鑒真別偽時總把款印麤簡者視為偽作,此真大謬。後當溥老書畫漸入成熟之境,其用印亦可見隨之更加講究。王福厂(1880―1960)、周康元(1891―1961)、酒金堃(1923―?)幾位曾居游北京或與北京有所淵源者陸續為其治印。繼之有近代細朱第一高手之譽的陳巨來亦在其師趙叔孺(1874―1945)的薦舉之下,成為溥老在客居杭州時,尚未渡海前最為賞識的印人,並大量為其治印,總數不下五十。後經舟山島再輾轉渡海期間,有相當數量之印於途次遺失。直至來臺後才又得王壯爲(1909―1998)、曾紹杰(1910―1988)等人治印,至最終數年方有時客香江的趙鶴琴(1895―1971)加入為其治印之行列。至於趙鶴琴、王壯為、曾紹杰三人所作,則有部分藏於臺北故宮,部分尚在民間。
就印章部分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溥老常用姓名、字號章、「寒玉堂」齋館章及詩文閒章共30枚31 面32 印影(含連珠印一枚、雙面印一枚),其中陳巨來篆印11 方,趙鶴琴4 方、王壯爲4 方、林千石3 方、臺靜農與曾紹杰、吳翔鴻、南洋印人張丹農各1 方,餘皆無款。前述諸印印影皆載於2021 年中,於當年大展呈現眾人眼前。華岡博物館則有25 方溥家藏印及用印。其中古代鉨印包括戰國古鉨8 枚、漢印4 枚6 面,及王壯爲所治「鏤煙剪霧」朱文、白文印各一,與王壯爲、江兆申等人爲溥孝華、姚兆明所治名號章與無署款之印些許。諸印於2018 年「舊王孫――溥儒書畫展」中展出,並見載於同年出版之《舊王孫――溥儒書畫》輯。此二批已分別託管於臺北故宮及華岡博物館的溥家藏印或書畫用印,除去王孫子嗣溥孝華夫婦名印外,在近年幾次與當年溥家有所接觸並知其事之前輩長者探問、請益,而知當年溥心畬乃親自將個人用印、藏印分成兩組,連同書畫作品裝成四箱,兩兩一組,在溥老晚年時令溥孝華與李墨雲(1918―2013)以不開箱的「盲選」方式,各自擇取一組。而歸屬溥孝華的部分便是後來入臺北故宮與華岡博物館者。而今拍場所見者則是當年李墨雲所留部分,唯其中已有數印在李墨雲晚年時便或售、或贈予他人。
在大千三千用印與溥老二百餘方用印中,同文復刻現象屢見不鮮。其中大千是時以同文委託不同印人刊刻,頗有令受囑印人各逞其能、各自較勁之意,僅有少數早年自作自用印遺失,後囑臺老復刻之例。而溥王孫亦有如前狀況,倩不同印人為其治同文之印;然除此之外,另有相當數量是要求同文及類同布局委託仿刻。這裏頭有些印人在受託仿刻後署款並略誌受託梗概,另亦有部分仿刻無款,或許是學生輩為之,或其他因由而無款。由是可見溥老對幾枚舊印情感之深 ,遂於失印後一再請人摹刻。另亦有少數姓名字號章原印尚在,但仍委請復刻者,此或有其它考量。再論溥老用印選句 ,往往以典雅爲尚,亦多有典故,其學養淳厚,可證之於印;大千用印,選句則有雅有俗,或自我創典,不讓古人。而在諸多旁人主動獻印之情況下,溥老與大千亦非全盤照收。二位不用之印,大千太師多因風格不合書畫而捨之、卻之,而溥太師則多半因人。溥老對人之好惡與人性之瞭然,透過其用印一事,或可窺見並引以為證。也知其心中清明,與外界時認其不敏於人情世故或有出入,實情當不若此。只是舊王孫的身分,或許是其不得不於一般場合表現如斯的關鍵因素。
本次「溥心畬自用印專題」亮點拍品關注LOT 3001 王福厂《王福厂篆刻〈溥儒〉青田石葡萄凍平頭方章》,1943年,1.4×1.4×4 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0萬至20萬元。王福厂(1880―1960)本名王禔,號福盦,七十歳以後自號持默老人,齋名麋研(硯)齋、春駐樓,浙江仁和人,乃近代浙派代表人物,1904 年與葉銘、丁輔之、吳隱等創設「西泠印社」,為西泠創社四君子之一。幼承家學,通訓詁。十餘歲便能篆刻,印章主學浙派,旁及皖派,書學石鼓文及秦人小篆。印風典麗秀雅,雖走工穩ㄧ路,然與同期之趙叔孺、陳巨來等整飾印風有別,善以細切體現篆刻刀趣,布局亦甚穩妥多變,尤精於多字印。一生治印逾萬枚,有《糜研齋印存》等多種印譜行世。門下以韓登安、頓立夫等最得其真傳。
此印年款癸未,乃1943 年,王福厂時年64,溥王孫年正48,時王氏已無任官職,專事書法、篆刻。其所用石材為青田葡萄凍,蓋因色、相得名。此石種主產於青田季山、周村一帶,乃青田舊坑名品,質佳者甚為難得。此印當年雖未被曾紹杰收錄於王福厂印譜中,然亦可見於諸多溥老用印著錄中,為溥老常用姓名章其一。就溥老常用姓名章而言,其攜來臺灣之名家原印無多,其中多數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託管,此印或堪稱尚留民間之遺珍。
LOT 3001 王福厂《王福厂篆刻〈溥儒〉青田石葡萄凍平頭方章》,1943年,1.4×1.4×4 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0萬至20萬。印文:溥儒(白文)。邊款:癸未暮春之初 福厂作於春住樓。材質:青田石葡萄凍。尺寸:1.4×1.4×4 公分。出版:
1.《溥心畬書畫全集》,乾隆圖書無限公司,1978 年,溥儒書畫鈐章。
2.《溥心畬繪畫藝術之研究》,臺灣省立美術館,1992 年,圖107 溥心畬常用之印,P.137。

本次秋季拍賣會「舊王孫溥心畬書畫印家珍」專題精彩拍品另有—LOT 3030 溥心畬《工筆增福財神像》,鏡框 設色 紙本,57.5x2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380萬至580萬元。此件「增福財神」係由溥夫人李墨雲傳藏家珍之寶物,溥王孫1963 年去逝後均懸於台北墨雲夫人室中,財神像配以紅聯,與巨大福字對望,往日場景由其門生所憶述,溥王孫渡台後為家人所繪工筆「增福財神」,其中楷書題寫像贊,其內容對上天及生者多有祈禱,並於贊中要求子孫後人能夠正直、作善、修已濟眾等為人處世的行為規則,如此方能享有天祐之財富。文財神頭戴官帽展腳幞頭,形似蓮冠有如仙帽,面容慈祥,蓄鬍修剪整齊,姿態雍容典雅,雙手捧握「聚財寶塔」,衣紋線條剛勁、飄灑,筆致細膩,紅袍設色濃麗而脫俗,精心之處圓領紅袍與腰間配帶的朝笏板,均為點睛之飾,更顯財神尊貴形貌。配以楷書像贊發人深省的文字,實為精心家傳之作,當為識者寶之。
以及LOT 3031 溥心畬《嶂雲茅簷》六尺整紙大中堂,立軸 水墨 紙本,187x96公分,預估價新台幣600萬至1,000萬元。出版:《松風水月─溥心畬書畫特展》,淡江大學,2021 年,P.69。此幅〈嶂雲茅簷〉六尺整紙大中堂,利用煙嵐來統括自遠而近的交疊山體,達成以山水元素視覺形象與廣闊空間相融合的效果。畫家似乎想要表現一種超脫和逍遙,抬眼可望壯美山景,令觀者內心充滿開闊的視野。此時溥氏山水呈現極具個性的視覺語言,畫法上,溥心畬師學南宋馬、夏與明季諸大家,此作以斧劈皴為主,融冶諸家表現山石崚嶒峻拔之姿,與遠山秀美蒼潤之貌,運筆清健雅逸,營造出超塵遠俗的畫境。心畬先生所作此幅六尺整紙巨幛山水,意境深邃,格調高逸,筆墨之精,空間布局雄闊曠遠,為其五十年代中前期精品,亦是其「師古自新」的創稿之作。心畬先生以扎實書法功底加上天縱才情,往往出古入今、自現機抒;平生遊歷所見施諸詩文書畫極多,而於未親臨處,亦透過繪畫進行超脫形骸限制的神遊,本幅寫出層巒疊嶂,林木掩映襯托幽邃的溪谷,巖下草廬,高士踽踽前行,童子隨步其後,詩境禪意不禁令人悠然神往。
查目前溥心畬傳世山水公藏中(特指寒玉堂故物而言),僅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兩軸四尺整紙山水,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壹軸四尺整紙山水(以上二處均無六尺整紙作品),大陸地區公藏則無。私人收藏中:近年香港蘇富比曾拍賣兩軸六尺整紙,而北京藏家得自李墨雲可考者兩軸,待確認者約三軸(皆六尺整紙);另當年作於臺北鷗波館之設色巨幅山水亦為六尺整紙( 唯今暫不知所踪),暨本公司於今年6 月30 日釋出「心畬家珍」之《雲淨林深圖》六尺巨幛。綜上,溥先生傳世六尺整紙山水僅約10件,本拍品則是目前尚可流通的希世之珍!與本場Lot.3001-3029 寒玉堂自用印遺珍,堪稱雙璧!
LOT 3030 溥心畬《工筆增福財神像》,鏡框 設色 紙本,57.5x2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380萬至580萬;LOT 3031 溥心畬《嶂雲茅簷》六尺整紙大中堂,立軸 水墨 紙本,187x96公分,預估價新台幣600萬至1,000萬。
「柳鳳居明清書法藏珍」(Lot. 6001-6126)

此次秋季拍賣會重量級呈獻「柳鳳居明清書法藏珍」單行本專場,在這本圖錄中,匯集了明清至近代書法藝術珍品,涵蓋政治、歷史、詩詞、佛教、音律等諸多領域名家書藝風采,彷彿聽到了歷史深處的低語與傳承的迴響,並充分體現了老藏家對書法藝術的用情至深。本專題以時代為脈絡,收錄了眾多書法大家的作品,篆隸楷行草書體兼備,104位自明代至近代百餘幅精品,纚纚如貫珠,風姿卓越。明中期有文徵明、祝允明、陳淳等;明晚期有葉向高、張瑞圖、王鐸、宋曹等,無不展示出追求心靈自由的書寫力量。清早期有劉墉、王文治、翁方綱、鄧石如、蔣仁等;清中期有成親王、伊秉綬、何紹基、翁同龢等;清晚期更是囊括了吳昌碩、吳大澂、康有為、齊白石、黄賓虹、梁啟超等大師,在筆墨間體現出傳統與革新的交融;民國近代則有于右任、弘一、張大千、溥心畬等更增添了屬於近代文化的新篇章。這些作品或端莊典雅,或奇崛奔放,無一不是精妙之作,無一不浸潤着書法家對藝術和人生的深刻體悟。
明清之際,書法藝術的演進與社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宋元時期,立軸作為書畫形式逐漸形成,而至明代,隨著造紙技術的進步,書法形式得以突破唐宋以多紙拼接為主的限制,呈現更加開闊的表現力。同時,廳堂建築的變革,讓條屏、中堂、楹聯等形式在家居空間中嶄露頭角,為書法提供了全新的展示舞台。明中期以後,巨幅立軸的廣泛使用,不僅使書法表現形式更加自由,也推動了書風的浪漫主義轉向,開創了繼唐代狂草之後的又一高峰時期。這一時期,晚明書家們用筆肆意縱橫,創作出不拘一格的作品,將激情、才情融入字裡行間,使得明清書風充滿了一種生命的張力。清代中期以後,浪漫書風的影響延續,逐漸轉化為各具個性的書家風格,形成了多元繁榮的藝術景象。
收藏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追求,更是一種文化身份的彰顯。許多企業家、文人學者積極參與書法收藏,以表達對傳統文化的敬意,同時也為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承擔責任。正如台北何創時書法基金會、《悅目》專書等民間收藏機構,將古代書法之美呈現於世,使得原屬於堂室一隅的書法作品得以被更多人欣賞、品味。《柳鳳居藏書法選》正是這樣一部匯聚精華的典藏之作。它不僅展示了書法藝術的美感與深度,更以字裡行間勾勒出中華文化的歷史情懷。翻閱此書,我們彷彿穿越時空,與歷代書家展開一場筆墨對話,感受他們筆下的輝煌。在這無盡的文化長河中,每一件作品都如璀璨明珠,訴說著歷史的故事,喚醒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畏。誠邀觀賞者細細品味,領略這份筆墨傳遞的深情,共同探尋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與文化之光,願守護寶藏之。
本專場當中盛大推出LOT 6026 陳淳《草書田舍書懷詩卷》,1543年,手卷 水墨 紙本,35.5x298公分,估價待詢。陳淳(1483-1544)江蘇蘇州人。字道復,後以字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嘗從文徵明學書畫,工花卉,亦畫山水,以行、草書見長,出楊凝式、林藻,老筆縱橫可賞。尤其是晚年之作,獨具拓落不羈的個人風格。不為成法所拘,比前人更為狂放,晚年「遊戲水墨」遂成為他的生活寄託,獨特的畫風影響了後代極大,促成了以書入畫的大寫意花鳥畫的興盛,推動了文人畫的進展畫擅寫意花卉,開創出大寫意花卉畫的新風貌,與稍遲於他的徐渭並稱「青藤白陽」。陳淳與祝允明、徐渭可推為明朝豪放派書風的代表,可謂晚明狂草大家,開啟明代吳門之後的浪漫主義風尚,晚明個性書法的先聲,並開啟明代寫意花鳥畫新格局,徐渭對陳淳評價「陳道復花卉豪一世,草書飛動似之」,莫是龍則評述:「筆力縱橫,天真爛漫,如駿馬下坂,翔鸞舞空,較之米家父子,不知誰為後先矣!」明代藝文界領袖王世貞更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及陳淳合稱「吳門四家」,讚揚其書法造詣。
LOT 6026 陳淳《陳淳草書田舍書懷詩卷》,1543年,手卷 水墨 紙本,35.5x298公分,估價待詢。鈐印:大姚(朱)、陳氏道復(白)、復生印(白)。
鑑藏印:真率齋(白)、彭城伯子(白)、希聖(白)、心賞(朱)、五雲閣(朱)。
簽條:明陳道復草書。鈐印:柏如珍玩。
出版:《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 年12 月,P.14。

陳淳傳世作品多藏於海內外國家級博物館,民間甚少得見。陳淳的書法作品,以行、草書見長,傳世陳淳草書作品有1538 年《雪渚驚鴻圖並草書謝惠連雪賦》
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1538 年《寫生草書詩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39 年作《洛陽春色書畫卷》南京博物院藏,1540 年《書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1544 年《杜甫秋興八首》草書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另有《行草書自作詩》卷上海博物館藏,《白陽山詩》卷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等。陳淳草書尤其是晚年之作,獨具拓落不羈的個人風格,為藝術巔峰,本卷「平生無能事」,陳淳書於1543 年60 壯歲晚年(其生命終曲前一年),率意縱筆,舒展勁健,筆法提按頓挫跌宕,縱橫盤迂,凝練暢達,豪放雄逸之氣溢於毫端,為,結體縱橫交錯,生動有致;章法隨緣而往,隨遇而安,堪為民間流傳之「夢幻神品」,其飛縱奇崛、跌宕縱橫的特色,出其同類拔乎其萃,裘馬劍戟,凜然飛動,氣若長虹,以極強的韻律感營造出了萬千氣象,在窄長的手卷空間,表示出肆意放逸之氣概,可與當今博物館藏珍品相競美。陳淳以其獨特的創造性,成就了以古開今的現代性派意象,欲收藏明代陳淳書跡的藏家務必掌握此次良機,此次於帝圖2024 年終歲末拍賣會登場,諸方家當識之寶之。
本專場另推出LOT 6027 祝允明《草書秋夜宿僧院等四首詩卷》,1543年,手卷 水墨 紙本,32.5x487公分,估價待詢。祝允明(1460-1527)江蘇蘇州人。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又號「枝指生」,別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書法出入魏晉諸家,因天資聰穎加上後天勤奮,故書風晚益奇縱,引領吳門一派。其狂草特別受世人讚譽,指與心應,腕與筆應,自急就以逮虞、趙,上下數千年變體,罔不得其結構。若羲、獻真行,懷素狂草,尤臻筆妙。亦能畫,唯傳世者少。與文徵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LOT 6027 祝允明《草書秋夜宿僧院等四首詩卷》,1543年,手卷 水墨 紙本,32.5x487公分,估價待詢。鈐印:祝允明印(白)、祝氏希喆(朱)。
鑑藏印:㭲世氏(白)、佊井齋集古(白)。
簽條:明祝允明草書詩卷。
出版:《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 年12 月,P.10。

本件手卷鈔錄祝允明《自書詩》包括《秋夜宿僧院》、《勾曲道中》、《虎丘》、《秋夜》四首詩作,一揮而就,書寫成此長篇大卷,從卷尾落款枝山允明後鈐印。此長卷可謂格調雄奇,用筆輕重疾徐,張弛有致,結體靈動多變,揮灑自如,在筆法上融黃庭堅、懷素諸家於一爐,既有黃庭堅「橫生有力」的家法,也有「張癲素狂」的豪放之氣,通篇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從中頗能感受到祝允明書寫時飽含的激情。可算得上是壯年精品力作之一。祝允明自幼跟隨外祖父徐有貞習書。其書法傳晉羲、獻行書之神韻,含唐虞世南、元趙孟頫書法之雅致,取唐懷素、張旭草書之暢快體勢,可謂博取歷代書家之精髓後,融會貫通,自成一體。擅楷書和草書,其狂草縱情揮灑,獨具風神,民間甚至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清王澍(1668-1743)對其大加讚賞說:「有明書家林立,莫不千紙一同,惟祝京兆書變化百出,不可端倪,餘見京兆書百數,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祝允明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都是傳世墨蹟。寶島知名收藏明代書法作品的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其藏品豐富且精良,唯此次的柳鳳居書法選藏品亦有精采之處,望諸此次難得的私人古代書作首次進入市場,請諸專家與喜愛古代書法的收藏家們,共同參與此次的書法盛宴,見證並弘揚中華書藝之偉大與市場價值。
柳鳳居明清書法藏珍」專場焦點拍品亦有LOT 6024 晚明四大家—董其昌 《草書座右銘等》,1543年,手卷 水墨 綾本,26x330公分,預估價新台幣300萬至500萬元。董玄宰此卷以收錄東漢崔瑗座右銘、東晉王子猷與王孝伯語,此卷以尖利秀勁之筆,鼓努俊發之勢,風雅灑落,迅筆疾掃一氣呵成,在懷素之外別具一種秀朗峭拔的風神,舒展淳雅的韻味,此卷每行寫四、五字,字距與行距皆疏朗,是董其昌典型的章法。筆勢連綿不絕,字字呼應,不刻意作態,個別字多獨立少牽連映帶,少數連綿的字組如:「何傷」、「無使名過」、「煩乃尔」等,另則筆勢靈動輕盈。個別字之間,筆斷處,意亦連貫,牽絲細膩,淡墨流轉,沈著痛快,頗能體現董氏書法特有的「淡」美。此卷足證董其昌對王羲之、趙孟頫字,甚或張旭的摹古軌跡,自是佳品也。
LOT 6024 晚明四大家—董其昌 《草書座右銘等》,1543年,手卷 水墨 綾本,26x330公分,預估價新台幣300萬至500萬。鈐印:玄賞齋(朱)、董氏玄宰(白)。
鑑藏印:劍華樓(朱)、瀏陽李鴻球字韻清鑒藏(白)、將陵王謝陳章(白)。
三多題簽條:董文敏公行書手卷,三多。
出版:《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 年12 月,P.18。

本次「柳鳳居明清書法藏珍」專場亦重量級推出LOT 6015 王鐸 行書《求書帖》,手卷 水墨 綾本,24.5x142.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600萬至800萬元。本件係林熊光遞藏。林熊光(1898 -1971)字正子,號朗闇、朗庵、琅盦、朗盦,臺灣臺北板橋人。林伯壽之姪板橋林氏之後。早年留學日本,深究金石之學,鑑賞精到,雅好文物,富於收藏。經常往來上海,收集當代篆刻作品及古代鉥印及書畫。臺灣日據時代,與戴比南常在一起活動。此卷即是林朗庵舊藏寶物,依然存於寶島,查閱市場所見寶宋室林熊光所藏名跡,王鐸書法手卷,能於今歲與諸方家同觀此名跡,王鐸此卷自書舊日信劄,前劄談人索求書法事,雖自稱「弟于筆墨,敝帚也。無益國家,暇中偶一戲為之,全力惟求經史,批觀詩文……」其實他于書法致力至勤,亦甚重其書,有人稱其書似張旭,高閑野孤,他大稱「不服!不服!不服!!」故此劄所云,乃戲言耳,然辭藻華美,極有趣韻,故書以留存,亦自重其文耳。次查市場所見「寶宋室」藏品均為藏家所認可頻創拍場高成交價,亦是市場硬通貨的表徵,人人爭相競投。市場曾見王鐸1634 年作行書蘇水園亭邀飲詩卷,絹本手卷,拍出人民幣24,640,000 元高成交價,望諸方家多予觀注競投此件寶島名品。  
LOT 6015 王鐸 行書《求書帖》,手卷 水墨 綾本,24.5x142.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600萬至800萬。鈐印:王鐸之印(白)、煙潭漁叟(白)。
鑑藏印:寶宋室(易大厂刻)(朱)、朗庵所藏(朱)、臨海氏珍藏(朱)、林氏朗菴鑒定之印(曾紹杰刻)(白)。簽條:王孟津求書帖。
出版:《柳鳳居藏書法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 年12 月,P.36。

REFERENCE

帝圖藝術拍賣會官方網站

帝圖藝術拍賣張大千溥心畬書畫拍賣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術機構

2024 : 水彩的擴張水域

2024-12-13|撰文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組副教授 郭昭蘭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