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撰文者:莊瑋容
作為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個大型美術展覽「臺灣美術展覽會」(又稱「臺展」)的推動者,石川欽一郎,在前後兩度來台的19年歲月裡,將西方美術教育帶進臺灣,啟蒙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作育無數英才,台灣的第一代西畫家如倪蔣懷、陳澄波、李梅樹、陳植棋、李石樵、李澤藩、鄭世璠、葉火城、吳棟材、藍蔭鼎、洪瑞麟、張萬傳、陳德旺等人,均出自石川欽一郎門下。
1871年生於日本靜岡縣的石川欽一郎,中學時代即開始陸續學習英語、日本畫、洋畫,畢業後在印刷局從事錢幣、郵票圖案的製作。其在英國畫家Alfed East訪日時擔任翻譯官,加之喜愛水彩創作,28歲赴英學習英國傳統水彩。1907年,石川欽一郎以臺灣總督府陸軍通譯官身分來到臺灣、並擔任國語學校的美術約聘老師,1924年在離台後又再次應當時臺北師範學校校長之邀來台,同時任教於臺北第一、第二師範學校,隨著師範學校的學生一批批畢業,在臺灣各地執教,石川欽一郎教授的美術觀念便在全台四處生根萌芽。
石氏的繪畫和教學主張受透納、馬內等名家影響,由初期僅在掌握外形,之後意識到形狀與立體的關係,近代更進展到印象派對色彩濃淡調和、光線、視覺、空氣等因素的深入研究。這種由純繪畫藝術進入到科學藝術的歷程,正是石川致力的教學主要目標。今日台灣美術教育仍重視印象派的寫生,正來自日治時期教師拚命引進「外光派」觀念的深厚淵源。「外光派」指的是直接在日光下作畫, 回到畫室內即不會作出任何修改,所以石川師徒十分致力於台灣風景的寫生。
石川欽一郎對臺灣的喜愛可從其作品而知,他所鍾愛的題材是「洋溢著純粹台灣風貌」和「一眼望去盡是古老的美好景色」。其第一次來台,對台灣的山水感到「驚為天堂」,更留下「台灣的空氣相當潮濕,能保持溫潤,不像在日本顏料容易乾掉,故適合水彩畫」的正面評價。他更將有紅色屋頂房舍的台灣風景畫送到上野公園展覽會場,引起相當程度的矚目,加深東京畫壇人士對台灣風景中的光與色的印象。
石川欽一郎,(b)1871.08.08~(d)1945.09.10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石川欽一郎)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台灣總督府)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水彩)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帝國生命保險會社臺北支店)
【圖片資料來源】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 「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REACTIONS
1
3
1
1
3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