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堤頂之星2.0作為夥伴的我們蔡明君賴佳琳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今年(2025年)成立25週年,該會於2010年為培養年輕藝術新秀啟動的「堤頂之星」藝術推手徵件計畫也將邁入第15屆。因此今年2025年「堤頂之星2.0」徵件計畫特別邀請曾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的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副館長暨獨立策展人蔡明君擔任年度策展人,以「支持系統:關於展覽策劃、製作及其相關的種種」為視覺藝術類徵件主題,並由東海大學美術系藝術策劃與管理組研究生賴佳琳擔任協同策展人,共同策劃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邀請觀眾深入思考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夥伴關係及其所承載的重要性。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在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開展。攝影_彭映誠。

貴賓、策展人、參展者、合作者及觀眾合影。攝影_彭映誠。

《作為夥伴的我們》延續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對藝術與文化的支持,作為 2025「堤頂之星 2.0」年度主題的延伸策展。本展以「夥伴關係」為核心,呼應徵件計畫的理念,並邀請東海大學美術系為合作夥伴,分別於台北王道銀行藝廊與台中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雙展場展出。第一展場於4月7日率先於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開展,第二展場將於4月28日在王道銀行藝廊開展。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黃巧慧執行長、東海大學美術系所李思賢主任於東海藝術中心開幕致詞時表示,產學雙方藉由本次展覽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係,王道銀行企金業務中心台中區張子文資深協理亦到場支持。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巧慧致詞時期許基金會成為年輕藝術工作者的陪伴夥伴。攝影_彭映誠。

東海美術系李思賢系主任致詞。攝影_彭映誠。

展覽由策展人蔡明君與賴佳琳共同策劃,邀請一位視覺設計師以及六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參與,同時加入他們各自推薦的合作夥伴共同呈現。王道銀行展場的參展者是兩位受過「堤頂之星」支持的年輕工作者,東海展場則邀請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藝術策劃與管理組」不同階段的學生擔任參展者,透過他們個別在業界中的經驗再邀請合作者來共同發展。透過展覽的形式,描繪並講述每個個體的故事,探索多元的合作模式與夥伴之間的關係,藉此反映藝術產業內部的互動機制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策展人蔡明君於致詞時,詳細解說本展覽的工作方法與夥伴關係。攝影_彭映誠。

協同策展人賴佳琳分享展覽策劃經驗。攝影_彭映誠。

策展人蔡明君提到,在視覺藝術相關產業中,展覽不應僅僅被視為靜態的結果,更應被看作是一個融合創意、研究、溝通與實踐的動態過程。此次展覽希望透過對這些合作關係的探討,邀請觀眾與我們一同思考,將眾多工作者的付出視為一個相互支援的網絡系統,攜手打造更為平衡且永續發展的藝術產業合作關係。

燈光師阿嵐(劉欣宜)邀請七位現為專職展覽技術人員的同輩朋友對話。攝影_彭映誠。

「展覽幕後工程的技術從哪來?」阿嵐與合作夥伴展出每個人在展場中最常用的物件,搭配一個覺得可以象徵自己的物品,展開對於技術人員的想像、連結與理解。攝影_彭映誠。

其中,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場的參展者包含了藝術合作工作的甲(委託)乙(專案)丙(承包)各方。透過實踐合作計畫,他們整理並呈現彼此在工作中的多樣經驗與感受。不僅揭露各方的工作脈絡,也嘗試重現工作場域,讓那些經常被忽略的職務與角色再次受到關注。更進一步意識到藝術工作中的職業傷害,推演出科層間更理想的合作方式,規劃並實踐更為平衡的工作狀態。

「第一現場小隊」透過紙箱堆疊塑造館員、志工、保全與清潔夥伴的角色輪廓,各司其職地立在展場中。攝影_彭映誠。

王道銀行藝廊的兩組計畫則聚焦於藝術工作者的合作網絡,展現彼此支持的不同面向。藝術產業中的工作者往往具有自由且彈性的特質,因此在不同形式的合作中,角色切換成為常態。展覽中的兩組計畫便從這個藝術產業中的職涯發展經驗,分別以時間線性的訪談,發現藝術工作者們對藝術的愛恨情結;以多種身體的感知形容藝術工作者面臨轉變與挑戰的內在感受,並以視覺性、象徵性的形式轉譯成觀眾容易閱讀的作品。

許佳安和吳梓和作品從「藝術行政職業傷病」出發,分為「重新愛上美術館之旅」與「藝術傷病防治俱樂部」,首先透過對話與行動,展開一場療癒與重拾對藝術熱情的探索。攝影_彭映誠。

「藝術傷病防治俱樂部」則探討「藝術傷病」並提供防治策略,期待重建藝術行政工作者與藝術的親密關係。圖_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提供。

此外,展覽也聯手典藏今藝術深入研究藝術學院與公私部門間的支持系統,進一步將視野推向視覺藝術產業的網絡地圖中,期待能使觀眾對台灣藝術工作者發展有更多的理解。

本次展覽在策展人蔡明君的規劃下,由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東海大學產學攜手合作,希望透過展覽呈現與教育推廣活動,觸及更廣泛的觀眾,並思考夥伴關係在社會中的意義。

 「合作的想像」計畫以參與者之間的對話與討論紀錄為關鍵概念,圖為觀眾與作品互動。攝影_彭映誠。

視覺設計師蔣婷雯以分類工具呈現布、撤展過程的展場入口意象。攝影_彭映誠。

《作為夥伴的我們》自4月7日至5月3日於台中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展出,4月28日起至6月13日將於台北王道銀行藝廊展出,王道展場將於4月30日舉辦開幕。想了解更多展覽訊息與內容請至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官網 https://www.o-bankef.org/events/1353

展覽資訊

王道銀行藝廊
參展者&合作者|劉于瑄&甘填、
李京樺&周宜蓁、紀承璇、邱怜禎
展出地點|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
展覽日期|2025/4/28-6/13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8:00(休館日: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參展者&合作者|陳韶微&陳賢貞、徐麗華、周正忠、葉宇軒、
許佳安&吳梓和、張育嫣&王雅璇、
劉欣宜(阿嵐)&陳如瑩、梁軒睿、林政祐、葛大乗、何紹源、蔡侑辰、陳韋綸
展出地點|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人文大樓1樓)
展覽日期|2025/4/7-5/3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2:00-18:00(休館日:每週日及國定假日)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堤頂之星2.0作為夥伴的我們蔡明君賴佳琳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