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郎靜山作為華人攝影家的先驅,一生致力於攝影藝術超過90餘年。藝術家對於攝影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也是將水墨美學以攝影形式呈現的第一人。在其漫長而精采的攝影生涯中,幾乎是隨時都處於「對焦狀態」,長期相機不離手地隨時處於創作的熱忱中。
郎靜山認為:「藝術攝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構圖與層次必須具有藝術感,其次是每個作品都必須要有獨特的含意。」在傳統膠捲的年代,每一幅作品都是在暗房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才得以完成靈魂之作。而藝術家的這份執著,完整的呈現於作品之中。也為他贏得了「照片中有畫,畫中有照片」的傑出歷史定位。
郎靜山祖籍浙江蘭溪,出身江蘇淮安。父親從軍,自幼喜愛水墨藝術。並在1911年前往上海南洋中學,由李靖蘭老師啟蒙攝影原理及沖洗與曬印技術。藝術家於1926年進入報社,擔任廣告業務工作並以攝影為消遣。1931年,成為華人歷史中最早的攝影記者之一,1931年於上海開設「靜山攝影室」,專職以人像與廣告攝影為業;同年與黃仲長、徐組蔭合組「三友影會」,並開始將作品送入國際藝術沙龍,藉此提升中國在國際藝壇的聲望並改善形象。該年,藝術家以攝影作品《柳絲下的搖船女》(《柳蔭輕舟》)入選日本國際攝影沙龍。
1934年,郎靜山以個人作品《春樹奇峰》入選英國攝影沙龍,開始了他的國際藝術之旅。1937年藝術家舉家遷往四川,並往來於上海、昆明與重慶之間,同時進行新聞採訪、研究集錦攝影與創作的忙碌生活。1949年夏,郎靜山應美國新聞處邀請到臺灣參加影展並定居。1950年後,藝術家在臺北與來自中國各地的攝影同好成立中國文藝協會,並且出任主任委員。此外也在中國攝影學會於1953年3月25日正式宣布在臺復會後,擔任理事長至1995年。
1951年郎靜山發表了作品《煙波搖艇》;以中國黃山、香港搖艇、臺灣蘆葦為材料,綜合三地風景構築心目中的中國山河,同時奠定了藝術家日後的創作風格。1955年,藝術家在中華民國教育部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復廠於板橋後,應邀擔任第一任廠長。1959年起,藝術家在中國文藝協會擔任文藝獎評審委員。1966年,藝術家發起成立「亞洲攝影藝術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Asian Photographic Art)。
郎靜山,(b)1892.08.04~(d)1995.04.13
REFERENCE
【藝術家資料來源】wikimedia (郎靜山)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Majestic Solitude)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Soft Wind with Gentle Clouds)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華溪鹽井)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斜風細雨不須歸)
REACTIONS
1
0
1
1
0
熱門新聞
1
【第20屆台新藝術獎】我心目中得主,如果您是評選委員,您會投票給誰?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霹靂卡霹靂拉拉,在楊宗嘉作品中的變身與材質嫁接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自有景》陳志良X楊明迭雙個展 看見台灣原生藝術的發展縮影
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走入臺灣在地文化的日常
「潮」到沒朋友,以匯流當代與潮流藝術的「plzzzz 」藝術空間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