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0|撰文者:王士源
「藝術家是一群時時在衝撞社會的人」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老師吳介祥,在台南藝術大學Art-Weak-End論壇上表示,藝術家擁有對社會、人文議題敏銳的觀察力,並用作品來衝撞社會。她表示,假如今日藝界人士在「南藝大可能與普通大學合併」的議題上退讓,日後藝術家自主與批判的性格,可能一步退,步步退。
吳介祥認為,雖然要成為藝術家,不一定必須就讀藝術大學,但藝術大學卻能提供想成為藝術家的學生一種機會與保障。學生在藝術大學裡,能夠鑽研於專業知識,接受扎實的藝術理論與創作技巧的訓練,並以作品來思索社會問題。此外,如果有藝術相關的從業人員,想要接觸不同領域的刺激,同樣也能進入藝術大學進修,激發出不同的創意。
藝術大學不僅是個育養國家文化與美學的教育機構,更像一種「公民應有的權利」。吳介祥表示,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藝術大學不應只是一個文化「政策」。她說明,如果政府沒有資源、財力困窘,就將藝術大學與普通大學合併在一起,未來不只藝術大學學生被犧牲,還將讓社會失去一股自省與批判的能量。
「學生參與文林苑抗爭被告,學者研究台塑六輕廠也被告。」吳介祥說,再加上媒體若被企業壟斷,自主與批判的聲音,將越來越稀薄。她表示,對社會、文化議題敏感的藝術家不僅要懂得團結起來,更必須勇於發聲。
向外發聲時,藝術界便不再能關上門,默默地討論,而要付諸行動,與官員做進一步的溝通。吳介祥認為,必須有行動、有溝通,政府才會認識藝術學校的重要性;官員才會了解,讓藝術學院獨立存在,便是維持住一股時時在反思與批判社會的能量。
REFERENCE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