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的超現實攝影 Cosplay探索中國社會變遷
2016-04-14|撰文者:邱家琳
受到日本Cosplay文化影響,有些青少年喜歡裝扮成動漫裡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取景與拍攝,打造有別於現實生活的新世界。今年,紐約P.S.1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 PS1)邀請中國藝術家曹斐參展,探索她如何透過Cosplay文化,創作一系列超現實攝影作品,述說中國年輕人挑戰或逃避現實的情景。
曹斐生於1978年,是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藝術家之一。她常以錄像與多媒體裝置為創作媒材,述說年輕人在中國經濟與社會急遽變化、政府審查新聞與網路下,感到迷惘不安的心情與抵抗現實的力量。
而曹斐的故鄉廣州也為她帶來豐富的創作靈感。她從2004年起,拍攝當地一群年輕人,在高樓大廈、工廠、郊外草地與河堤等地,裝扮成忍者、戰士、死神等動漫角色,彷彿暗示中國經濟起飛後帶來的混亂與繁榮,只能透過「扮演」來觀察與面對。
在影像作品《City Watcher》中,一名身穿黑衣的死神,站在大樓屋頂,手裡拿著異常巨大的鐮刀,表情凝重憂鬱,彷彿正在審視城市的每個角落,準備捕捉人們的靈魂。而畫面遠方卻有著擁擠林立的高樓大廈,讓整個景象看起來既奇幻又荒謬。
今年4月,紐約P.S.1當代藝術博物館為曹斐規劃一檔大型回顧展,展示她多年來創作的錄像、攝影、雕塑等作品,欣賞她如何結合流行文化、動漫題材、超現實主義,表達中國經濟起飛、工業化後面臨的社會問題。這檔展覽也是她首次在美國博物館展出,展至8月31日。
《誰的烏托邦?》 曹斐關注中國工人的夢想
除了拍攝青少年與動漫愛好者外,曹斐也關注中國工人,在現代社會繁忙快速的步調下,探索理想國度是否存在。2005年至2006年間,她在廣東一間燈飾廠拍攝一系列錄像作品《誰的烏托邦?》(Whose Utopia?),邀請20名工人在鏡頭前演出自己的夢想。
拍攝之前,曹斐先向這群工人發放問卷,調查他們的生活與身家背景,發現他們大多學歷不高、來自農村,同時也詢問他們對未來的期待與想像。長達21分鐘的《誰的烏托邦》中,這些工人解放自己的身體,像一名男性工人在廠房裡,盡情扭動身軀,陶醉地舞蹈著,而另名女姓工人則穿著白色芭蕾舞衣,面色沉重。
錄像裡,現代化機械與工人的舞蹈交替出現,人們的形體也常被大型機械所遮掩住。這些畫面彷彿暗示在中國經濟改革下,工人的夢想似乎難以實現,找不到他們心中的烏托邦,曹斐也藉此表達中國城市急速發展下,人們的心靈流離失所。
REFERENCE
【OCMA】Cao Fei: Whose Utopia?
【Artnet】Cao Fei's First Solo US Museum Show Channels a Dystopic Future China
【Artnet】Cao Fei Tackles the Numbing State of Modernity in Her Solo Show at MoMA PS1
【MoMA PS1】Cao Fei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香港巴塞爾展品 抬起頭看得到
2015-03-11|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12903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637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62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68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71
社會設計凝聚力,再探萬華茶室與紅包場風華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