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撰文者:林鈺芸
在家中擺設結婚照,是台灣特有的習慣。人們在結婚典禮前換上西裝白紗,到照相館留下兩人結褵的特別時刻。有的夫妻會把結婚照放在床頭櫃上;有的人放大輸出,掛在家中最顯眼的牆上;也有的婚紗照因為搬家的緣故,被塵封在箱子裡…。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學生劉貞伶首次攝影個展《Yes, I do我願意》,8月27日在1839 Little Gallery開展。她的創作主題是「結婚照」,藉由25對背景、婚齡各異的夫妻結婚照擺放空間,呈現複雜而真實的婚姻生活。
劉貞伶表示,「在拜訪一個個家庭的過程中,就像在製作一份屬於婚姻的履歷表,每一個空間都是有感情的,它們真實存在,且每年、每分、每秒的變化著,我們可以從牆上留下的痕跡,隨意擺放的生活用品……這些景象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最真實、最貼近生活的。」
劉貞伶的攝影對象,從婚齡最短的4年,到最長的73年,一系列作品每個空間看起來都是靜止的;但從空間裡的小線索,可以理解到在這之外活生生的故事,看到時間流動的痕跡。
框裡框外 永恆與流動的辯證
除了結婚照,劉貞伶也找出那個空間,遺留下來與結婚有關的蛛絲馬跡,像是傳統習俗用來布置新婚房的「囍」字。她拍攝了一張「囍」字刺繡的背部影像:「我故意拍反面的『囍』字,因為刺繡反面露出的線頭,相對於正面漂亮完整的圖案,更能呼應婚姻一體兩面的感覺。」
「這一系列照片都有一個規律,就是結婚照裡的人一定要正對著鏡頭」,劉貞伶說,「我拍的東西都非常日常,每個人或許都可以從這些照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
在這樣的日常視角之下,觀者得以藉著任何一樣最平凡的物件,闖入一個陌生家庭中待上片刻,舀一勺酸甜苦辣。每張結婚照的主角或擁抱或對望,都在正面回應著展覽主題「Yes, I Do」,這句象徵著婚姻開端,這句公開的誓言、最義無反顧的承諾,無論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劉貞伶大膽向婚姻提問,忠實捕捉結婚照經過歲月無情摧殘,卡在日常空間的姿態。作品中,隱含對「婚姻」的反思,更多的是,一個家庭在龐大社會體系中運作軌跡之關照。不管有沒有婚姻經驗,每個觀者都能從中獲得共鳴。
「作品裡同時存在著兩個時空,結婚照相框裡的人們,凝結在那一刻,那是對幸福婚姻最初的構築與想像;結婚照相框外的,則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實人生。」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