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撰文者:林鈺芸
美國當代雕塑家與攝影家佩塔.科因(Petah Coyne)亞洲首展「自由生活」,9月11日在路由藝術登場。這一次,佩塔科特別為台灣的展覽創作兩件作品,一個是《張藝謀》(Untitled #1424),一個是《哈金》(Untitled #1421)。
《張藝謀》是一個玻璃罩,裏頭放著一朵白色蠟雕花朵,玻璃罩上掛著羽毛。佩塔.科因表示,這呈現的是知名電影導演張藝謀在成名後,被外界輿論所壟罩,不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創作,並期望他有一天可以衝破這個牢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哈金》則是向移民文學家哈金致敬之作,展覽主題「自由生活」也是取自哈金的著作。
除了蠟雕之外,佩塔科因也擅長以傳統銀鹽攝影技術創作,去捕捉時間動態的流動。
在作品「婚紗系列」背後,擁有一個非常有趣想法,她發覺身邊女性在結婚當天,要應付許多繁瑣的事情而沒辦法盡情享受當下,甚至後來看到結婚相冊才知道當天發生什麼事,於是她邀請一些已婚女性朋友到工作室,大夥兒分享蛋糕,一起在節奏中盡情舞蹈;沒有新郎,也沒有其他一切會令人分心的事。佩塔.科因在一旁用鏡頭捕捉她們裙擺搖曳、無憂無慮的那一刻;期望有一天她們回憶起結婚典禮,會是平凡但真實的畫面。
佩塔.科因是軍人之女,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她在12歲以前,就搬了15次家,由於常常旅行到東方城市,因此她對台灣有著十分特殊的情感;而影響佩塔科因甚深的母親,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愛爾蘭人,她從來不在乎孩子的學業頂尖與否,也不在乎他們進不進得了名校,卻很注重孩子對於知識追求的渴望。
佩塔.科因分享她的一次童年回憶,來描述母親影響她成為藝術家的經過。她回憶,有一次佩塔.科因的母親把小孩全部從學校叫了出來,原因是有一隻巨大的鯨魚擱淺在沙灘上。母親帶著孩子花一整天的時間觀察那隻鯨魚。佩塔科因說:「我當時才5歲,我看著這隻擱淺的鯨魚大大的眼睛和大大的鰓,身上到處都是傷痕」。佩塔.科因的母親要求孩子「用其中一條傷疤講故事」,這對年幼的佩塔.科因來說,無異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過母親仍不斷地去引導她。在這之後,佩塔科因開啟想像力的大門,也成為了擁有豐富創造力的藝術家。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58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