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8|撰文者:林鈺芸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造成數十萬人死亡,超過一半的敘利亞人流離失所。頂著微薄的行囊,大人牽著小孩舉家遷移的景象,成為敘利亞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一位52歲的敘利亞雕刻家尼薩爾.阿里.巴德爾(Nizar Ali Badr),用鵝卵石記錄下飽受戰爭摧殘的景象。
每一幅作品都訴說著一個故事,簡單的形狀與顏色拼湊出的畫面竟如此生動。
尼薩爾看著悲劇在眼前發生,被迫分離的人們、歷經風霜的孩童、顛沛流離的生活,令他煎熬。「當我看到人們被迫要離開他們的家,我感到無比的傷痛。任何人都不該被迫離開他們的家園。」
於是,尼薩爾開始以石頭作為抒發情緒與憂慮的方式,他走遍敘利亞濱海城市拉塔基亞(Latakia),撿拾各式各樣美麗的石頭,蒐集各種形狀、顏色和大小的鵝卵石,描繪了許多的家庭與孩童,試圖呈現出脆弱的人們相對於戰爭所要承受的精神與肉體上的負重與折磨;透過創作,他嘗試著展示人們犧牲冒險逃離戰亂與迫害的模樣。
「當我完成,我會端詳一會兒然後將它們摧毀,再做一個新的」尼薩爾表示。過去,尼薩爾會用膠水將石頭年在卡片上,但目前膠水太昂貴。所以當他完成一幅畫後,便將它們打散,如此周而復始,「我為我的作品照相,這是唯一能夠保存它們的方式,也確保人們可以看到它們。」
尼薩爾至今創作多達2萬5千幅的場景,但他從未出售任何一幅創作,也沒有靠作品維生的想法。尼薩爾說:「戰爭有時令我痛苦到睡不著覺。我想到唯一的紓解方式就是創作,而這單純是我對石頭的熱情。我想要分享的是生而為人的共通情感,愛、希望和悲傷」、「如果可以開一個展覽,我要把展覽收入捐給那些被戰爭所影響的人,同時提醒世人關注戰爭的可怕。」
REFERENCE
【deccanchronicle】Syrian war retold in pebbles
【bbc】Turning pebbles into pictures of the war in Syria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