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國際超級畫廊現場直擊!

香港巴塞爾2017藝術博覽會

2017-03-22|撰文者:詔藝

2017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依舊是本年度亞洲藝術圈最大的盛事。3月21日下午三點整,已經在外頭等待數小時、數不清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收藏家與愛好者相繼蜂擁而入,瞬間將展區內的走道空間填滿。
藝廊薈萃(Galleries)區中各大畫廊無不卯足全力,爭奇鬥艷,展出自己最精銳的藝術家,非池中特別為藝術粉絲們推介重量級的幾家畫廊中的作品。
國際畫廊界巨鱷高古軒(Gagosian Gallery)在其展位中,出現一張當代藝術繪畫天王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臥作裸女《Crouching Nude,1952》,本作品色調偏暗,場地燈光效果與畫廊美術館中有頗大差異,雖為大師作品,但現場駐足者觀看者沒有很多。
Francis Bacon《Crouching Nude,195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村上隆巨幅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John Currin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Gerhard Richter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反倒是此次他們帶來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巨幅作品,位於其主牆面,算是給足了知名亞洲藝術家很大面子,而此作品的品質也確實屬於近年來出現在市場的上乘之作;其他約翰·柯林(John Currin)、李希特(Gerhard Richter)都是近年來市場上少見的精品,剛加入高古軒沒多久的當代年輕藝術家祖·巴特利(Joe Bradley)也出現在培根不遠處,整體而言因場地燈光佈置失準,作品未能呈現出最佳狀態。
屢上各大藝術媒體的影響力排行榜,國際大畫廊卓納(David Zwirner Gallery),這次也都帶來多位受藝評與市場熱捧的超重量級藝術家,如米歇爾·波雷若曼斯(Michaël Borremans) 、馬萊內·杜馬(Marlene Dumas) 、以及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Martin Dennis,1971》的高品質人物肖像類型作品,尺幅都不大,幾天內售罄的機會應該頗高。其他諸如市場火紅的草間彌生與奈良美智的作品也令人驚豔。
Luc Tuymans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Michaël Borremans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Marlene Dumas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Alice Neel《Martin Dennis,197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草間彌生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奈良美智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奈良美智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紐約優質大畫廊SEAN KELLY精心設計以煉金術(alchemy)主題策展,帶來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Marina Abramović) 作品,透過臨行之履《Shoes for Departure》, 藝術家似乎試圖以乾淨卻沉重的石材,表述出離開某種情境或情緒時沉重卻又如釋重負的心情;刀梯《Ladder,1995》,除了作品細看後發現梯階其實是以銳利刀器朝上替代,當下令觀者頗為詫異,出不明而喻地反映出藝術家對於地位爬升背後的代價與感受;較新作品黃金面具肖像《Portrait with a Golden Mask》, 卻不免有些矯揉造作地想表現她成名後的內心矛盾;即將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級藝術家謝德慶的《Jump Piece》, 採用其一貫的行為藝術模式,記錄他自一高樓層一躍而下的連續動作後,可能因此受傷倒地,似乎有些呼應克萊恩(Yves Klein)於1960年代的《Leap into the Void》,只不過後者的愛現式跳躍,和謝德慶跳下來後可能造成身體受傷、骨骼部分脆裂的感受大不相同吧!
Marina Abramovic《Shoes for Departure》 。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Marina Abramovic《Ladder,
1995
》。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Marina Abramovic《
Portrait with a Golden Mask》。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謝德慶《
Jump Piece》。圖/取自非池中藝術網。

香港巴塞爾2017藝術博覽會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