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在這一次「2017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當中,集結了臺灣與世界各地的畫廊共同展出,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多元樣貌,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連結國際,觀賞各種不同形式與媒材的藝術作品,並透過這次大會在展覽空間的特殊安排,讓我們有另一種全新的藝術生活體驗。接著,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大會的藝術場域當中吧!
松菸文化創意園區展場空間。左至右:大象藝術空間館、藝境畫廊、尊彩藝術中心。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首先是松菸文化創意園區的展場部分,這一區的空間安排是將當代藝術品擺放在倉庫區當中,透過藝術品與文化歷史場域相對照,為這個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並以簡潔的展板與燈光,襯托出藝術品帶給觀者的氛圍,開創一個藝術、觀者、空間相互交織的敘事結構與空間美學。
1. 尊彩藝術中心
左:尊彩藝術中心展場;右:羅喬綾,海底世界,壓克力、畫布,2017。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羅喬綾的作品《海底世界》,以暖色系的用色為主軸,並透過多層次的筆觸,將海景、植物、美人魚描繪出來,同時表現出物體本身的量感與光影,進而營造出視覺張力。藝術家特別喜愛以小孩的形象進行創作,他們代表的可能是自我內心童年的投射,或者是曾經幻想的美好與真實,羅喬綾透過這樣的方式,喚起你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
2. 藝境畫廊
左:藝境畫廊展場;右:阿旺・達密・阿麥德(Awang Damit Ahmad),GARISMEGA “TRIBUTE…Masa untuk bergerak.” 行動時刻,複合媒材,2016。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阿旺・達密・阿麥德(Awang Damit Ahmad)作品的特殊之處在於其藝術形式的範疇,屬於具象至抽象之前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仍可以看出畫面具有明顯主題的表現,GARISMEGA系列(red line before sunrise),指的是日出前那一刻的紅色水平線,表現出藝術家內心的感觸。他透過細緻的構圖,再輔以粗獷的筆觸,用來表現自身心靈的顫動。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觸動更多觀者,讓觀者進入畫作本身,並感受到環境變遷議題的重要性。藝術家主要是將環境的變化,轉變為對美學的感知。
3. 大象藝術空間館
左:大象藝術空間館展場;右:侯珊瑚,态象系列 TA1501,紙本水墨,2015。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侯珊瑚的作品《态象系列 TA1501》,是透過水溶性顏料與水墨顏料共同交融展現出的畫面,對於藝術家來說,水與墨的結合,散落在宣紙上呈現出的運動感,以及墨色上的層次暈染,可以作為一種新的水墨創作形式。藝術家透過有節奏地控制墨線與塊面交織構成的圖像,展現出一種心理的狀態,與包羅萬象的意境,既有純粹也有變動。這樣的表現方式,成為藝術家獨一無二的藝術語彙-生命形態、情感符號。
看完了松菸文化創意園區的展場後,是不是感受到了藝術品在空間的敘事結構中的無限可能性呢?生活中如果充滿著藝術品,將會帶給我們視覺與心靈上更多的感知與探索。接下來,我們要進入一個更加隱密的空間,一起來體驗藝術品帶給我們的奢華饗宴吧!
左上:華瀛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右上:唐灣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左下:名山藝術展示空間;右下:唐豐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誠品行旅在空間表現上,以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為主,他帶給我們的是生活如果充滿了藝術品,那會激起內心怎樣的火花與感動呢?同時又會以怎樣的方式豐富我們的生活與品味?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4. 華瀛藝術中心
左:華瀛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右:林彥良,自然的秩序-繁華,木板、漆、色粉、金泥、金箔、雲母。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自然的秩序-繁華》描繪的是芙蓉盛開的景緻,藝術家使用東方特殊的傳統漆藝技術,並加入色粉、金箔等材料進行創作,同時以金線細膩地勾勒出母題本身的形體與樣貌。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對於芙蓉整體的表現極具生命力,他透過將花瓣造形向外扭轉延伸的方式,展現出繁華之景,並輔以精緻、有層次地上色,讓畫面產生動感。
5. 唐灣藝術中心
左:唐灣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右:江柏萱,猛虎薔薇,水墨,書法,宣紙,2017。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唐灣藝術中心提供
《猛虎薔薇》表現兩種不同的結構與字形,猛虎二字表現出渾厚、剛勁的感受,薔薇二字展露溫柔恬靜的一面,兩者之間雖然是不同的視覺感受,但卻又相輔相成、交互聯繫,如藝術家透過在字體間加入潤燥感,使整個畫面產生韻律的效果,旨在說明人性中具有陽剛與陰柔的兩面,兩者缺一不可。該件作品的尺寸為180x180 cm,其非常適合置於生活空間中作為主視覺意象的存在。
6. 名山藝術
左:名山藝術展示空間;右:馮永基,俏江山系列(一),水墨紙本,2016。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俏江山系列(一)》以韻染的手法表現江山,並在墨色與墨色之間展現出豐富多元的層次與色彩,會有這樣的表現主要在於藝術家的用墨飽含水分,並在主體山景中善用濃墨與淡墨的元素,讓畫面看起來更具有深度。另一方面,在構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藝術家透過在近景與遠景的山嵐間,置入橫式且有暈染的留白,讓其與山嵐相互融合,產生關係,營造畫面的流動感,展現生命力。
7. 唐豐藝術中心
左:唐豐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右:六樓鐵皮,山中神獸,水性顏料、牛皮紙裱於木板,2016。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山中神獸》表現的是一個異質的想像空間,從其畫面中的元素我們可以發現,各種與我們主觀認知形象不同的元素交錯其中,如畫中的主要母題是以置入一個變形的神獸展現,並在左右兩側輔以類似雲狀構圖的場景,同時在遠景之處加入山林的顏色,用以營造戲劇般登場的效果。另一方面,藝術家透過鮮豔顏料的使用,加強了視覺效果與張力,他主要透過此種特殊的藝術內容,將其想像的場景直接的傳達給觀者。
8. 涵藝術空間
左:岑龍,牧羊人,油彩、畫布,2017;右:岑龍,星空,油彩、畫布,2014。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涵藝術空間提供
岑龍的作品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在筆觸上的張力,如在《牧羊人》中,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家以厚實的顏料進行堆疊,將人物衣著的量感與形體描繪而出,並以多層次的手法,表現人物背景的深度,使空間產生透視感。但在人物的臉部的表現方面,卻是以分常精巧的用筆法,細膩的畫出面容。他的作品經常表現對於社會底層人物的關懷,並將其最真實的一面嶄露給觀者,藝術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語彙,接露隱藏在人心當中的性格美。
看完了上述許多的藝術展示空間與作品之後,是不是會發現藝術與人之間的距離其實非常的近呢?同時當自己關注與進入到畫作本身的時候,自己也會與創作者本身連結,進入一個美感與想像空間無限延伸的網絡當中。藝術品除了擁有美感啟發與心靈療癒的功能以外,更會提升生活空間的氛圍。在本次「2017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當中,我們看到了藝術品更多的可能性。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第二屆展會將於明年 1 月隆重揭幕,呈獻東南亞及國際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
2023-10-26|撰文者:Art SG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28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