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6|撰文者:劉星宇
「我不依靠什麼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個苦學派。」──李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順,1907 年出生在江蘇省徐州一個平民家庭。他從小諳識不少民間曲調,拉得一手好胡琴。13 歲那年觀摩長者作畫,後來就被其中一位老人收為徒弟,這位老人正是當地有名的畫家錢食芝先生。這一時期的李可染將清代的四王山水轉化為新的山水風格,他的畫風也同時受到魏晉時期藝術風格的影響,筆墨不拘一格、自由灑脫,夾雜著一些狂傲與怪異。
接著他進入上海私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22 歲破格考入杭州西湖藝術院油畫研究生。他師從林風眠、法籍油畫家克羅多(André Claudot)二位教授。林風眠嘗試把西方現代藝術與傳統中國藝術結合,並主張在藝術中不斷表現出時代和民族特色,同時彰顯藝術家的個性。這種調和中西,取長補短的藝術追求也影響日後李可染在創作中探索的方向。
1932年於杭州從事進步藝術活動遭禁後,李可染返回家鄉徐州,並在徐州私立藝術專科學校兼課,九一八事變後,他開始創作抗戰宣傳畫報等作品,以更為通俗、活潑的方式,向廣大民眾宣傳抗日民族解放運動。直到1942年前後,他才重新開始中國畫的創作與研究。1944年與雕塑家鄒佩珠結婚,後者成為李可染藝術事業最重要的助手與推動者。
李可染《影童室》。圖/取自帝圖藝術。
1943年李可染被徐悲鴻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李可染及其夫人受徐悲鴻邀請,攜全家北上到北平,被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並在徐悲鴻的介紹下拜齊白石和黃賓虹為師。之後他融合黃賓虹的筆墨和齊白石的形式結構於一爐、創造出個人山水畫的新風格。
1961 年,李可染山水畫室成立,逐步建立自成的山水畫教學體系,他的繪畫越趨成熟。此後三年,他冬季到廣東從化、夏季到北戴河從事創作,許多名作如《魯迅故鄉紹興城》、《黃海煙霞》、《鼎湖飛瀑》等都在這一期間完成。隨後,他又完成了《萬山紅遍》、《五牛圖》等作品。
1969 年文革期間,62 歲的李可染和一批學者,被下放到丹江口的文化部「五七幹校」拔草,繪畫一度被迫中斷。獲準創作以《韶山》為題材的作品讓他重新拿起畫筆,繼續對藝術的探索。1974 年,李可染在前作《韶山》的基礎上,斟酌構圖,創作出新《韶山》,是1960年代以來興起的革命聖地山水題材中的巔峰之作。
晚年的李可染自創「密林煙樹法」,使墨色、山水的呈現整體改變,茂密的叢林、夕陽和飛鳥等事物籠罩在一片煙雲中。1984年,李可染題寫「澄懷觀道」四字,作為自己求藝70多年來美學思想的總結和追求。
李可染,(b) 1907 .3.26 ~(d)1989 .12.5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桃李春風-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近百件作品匯聚藝術薈萃,紛呈地方豐沛創作量能
「浪花空間」-2026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學生進駐計畫徵件中,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