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 換個角度來看台灣在地藝術
2018-10-02|撰文者:林侑澂
國立台灣美術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於9月29日至2019年2月10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展出。今年邁入第六屆的雙年展,由策展人龔卓軍、周郁齡以及協同策展人王品驊、陳宣誠共同策展。以突破窠臼的主題,向社會敘說台灣「在地藝術」的起源及方向。更同時對於「什麼是台灣?什麼是台灣當代藝術的力量?」做了嶄新且強而有力的詮釋。
東海岸佑,《東海岸,佑! 一起一起,自己自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根莖」所代表的意象是植物的生長,就像台灣常見的番薯一樣,即使是在逆境中,也總是努力地抓住每一個生根發芽的機會。而人們往往很難想像在地面下的根莖是如何串連,就如同藝術社群與事件的生成一樣,每每在潛移默化的時候,已經緊密地和我們的生活連結在一起了。
本屆的雙年展,策展團隊將視線投放在都會區以外的藝術活動。跳脫以畫廊、美術館作為思考主體的慣性。從60年代的劇場雜誌、70年代席德進的民間藝術調查、80年代三芝海邊的拾月劇展、到90年代拉黑子和李俊陽等等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藝術團體總是在一些聚光燈之外的地方,做出許多關於當代藝術的思考與實踐。策展人甚至將關注的範圍設定在「海拔300公尺以上的台灣」與「朝向海洋的台灣」,呈現出完全不同系譜的台灣當代藝術。
吳其錚,《土》。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藉由突顯另一條台灣藝術發展的軸線,策展團隊試著解構台灣所謂「當代藝術」或「美術史」的容量。通過徵選的作品跨越了視覺美學的範疇,以藝術的形式觸及了自然科學及人文歷史。試圖將我們所熟悉的台灣藝術史在廣度上增加,呈現出台灣原生藝術活力充沛的多元樣貌。也向觀眾們提出:「台灣『在地藝術』的發展如何在當代展現?」這樣的思考點。
[野山海]
王維正,《島民》。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以[野山海]作為破題,參展藝術品中有許多是來自東部海岸,或是遠離都市的山林中。透過關於原住民及土地正義的大豹社踏查、彰顯生物多樣性的吉丁蟲計畫、東海岸的海洋意識及藝術反思,呈現出了深沉而充滿生命力的作品。這些非常「原生」的藝術家,從環境取材,探討著自然、疆界、語言、歷史創傷與殖民印記等等命題。也同時提供了社會,透過藝術表現的多核心並置思考點。
[野家屋]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子題[野家屋]之中,邀請了一群充滿活力的藝術家。聚焦於「家」的意象,呼應了首屆台灣美術雙年展的主題。作品主軸多元,包含了離鄉工作的臨時居所、在都市化過程中被犧牲的原住民部落、販售理想的廣告看板或是具有懷舊氛圍的鄉鎮街道模型。藝術家們以生長在這片土地生根茁壯的經驗,呈現出了對於家、街道、居住環境的念想。
[野史野影]
陳耀圻,《上山》(片段)。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匯宇,《唐朝.綺麗男》(邱剛健,1985/片段)。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野史野影]是本屆雙年展中最為複雜的一個子題。以1960年代的《劇場》雜誌做為例子出發。在資訊傳播緩慢的冷戰時期,由翻譯外文書籍開始,陸續嘗試劇場及實驗電影的創作。以這樣一個純粹、甚至土法煉鋼的文化活動,觀察研究人際社群形成過程,連結精神、影像和田野調查的發展脈絡。再對照回當代的觀點去檢視、重組、解讀文化活動作為群體活動軸線的可能性與局限性。
[野星叢]
陳瀅如,《生命之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野星叢]將物質和精神間的關聯、星體的運行和我們所生活世界的關係,以藝術家特殊的意識流方式呈現。嘗試解構並重組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去尋找理解這個宇宙的創新可能。試著詢問:「我們如何藉由物質的並置,來構成一種異質性的敘事方式?」
[野身體]
李俊陽,《三戲靈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子題[野身體]以研究1987年台灣解嚴後的《拾月》事件出發。當時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在荒廢場址,自發性地開始一系列關於身體、蒙太奇觀念、政治隱喻等等的「在野行動」。本屆雙年展以研究及呼應方式中,邀請了行動藝術、雕塑、影像裝置、建築構成、拼貼文本等等不同的呈現形式,形成了時間與空間的交疊。也進一步地標示出了,小劇場、當代藝術、社區計畫與偶戲之間交互作用的研究方式。
拉黑子.達立夫,《海沒/美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野根莖給予的台灣當代「在地藝術」一個新的定位。在策展規劃的過程中,同時執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與訪談,呈現出了更多與「實際生活相關」的藝術品。讓當代藝術實實在在地與共同生命經驗結合。提出了不用那麼乾淨、不用那麼極簡、不用那麼跟從西方潮流的自我省視。透過展覽希望藝術家們能夠更有自信地,將我們在地的能量作為藝術創作上的養分。
陳云,《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名單
王惟正、另一種影像記事、吳其錚、吳梓安、吳耀忠、李俊陽、身體氣象館、拉黑子.達立夫、東海岸佑、林玉婷、林柏樑、林純用、高俊宏、張立人、張恩滿+楊文山(古樂樂.巴拉撒邵)、張紋瑄、張照堂、莊靈、郭俞平、陳云、陳宣誠+林彥伶、陳瀅如、陳耀圻、喬治.克拉克、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澎葉生+蔡宛璇、鄭婷、蘇予昕、蘇育賢、蘇新田、蘇匯宇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展覽時間:107年9月22日-108年2月10日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策展人: 龔卓軍、周郁齡
協同策展人:王品驊、陳宣誠
更多《野根莖》相關資訊請進這裡。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 探究臺灣在地藝術的力量
2018-09-18|撰文者:林侑澂21179
國美館「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強調大規模現地製作
2018-07-31|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25326
國美館「2018台雙展」以「野根莖」探尋藝術生成的異質地帶
2018-05-22|撰文者:國立台灣美術館18237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669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24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