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熊宜敬:收藏發展近40年 全球關注【深掘溯源收藏研討會系列報導】

熊宜敬台灣

2013-08-13|撰文者:王士源

「很多台灣古董商、收藏家說,藏品都快被全世界拍賣公司挖光了!」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熊宜敬說,但不管這些藏家怎麼說,全世界的拍賣公司還是不斷到台灣來,因為他們覺得還沒挖空。熊宜敬表示,台灣這些累積30年近40年的收藏品,底蘊非常深厚,幾乎挖不空。

1960年代 台灣民藝品市場興起

若論台灣的收藏脈絡,得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熊宜敬說明,在1960年代中期,台灣仍處於憲政、訓政時期,百廢待舉,政府拚命地發展農業,想讓人民的生活漸漸邁入小康。

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其實難以產生「藝術收藏文化」。熊宜敬說,當時,最常見的是「民藝品市場」。民藝品市場裡販賣著台灣早期,作工精緻的生活用品,像是石磨、水甕、瓦甕、牛車輪、蓑衣、斗笠等。

而這些民藝品消費群,熊宜敬表示,主要為當時生活處境較好的「達官顯貴」、「富商、醫生、律師」與「美援來台的外國人」。這三個族群,經濟狀況較佳,也擁有較多的閒暇時間,做生活空間的擺置、民藝品的收藏。

台灣經濟崛起 古董文物市場發跡

1965年,美國對台灣的經濟、軍事上的援助結束。隨後,台灣與美國斷交、與日本斷交、退出聯合國,到了1973年,台灣政治經濟動盪不安,內憂外患。當時,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試圖力挽狂瀾。

十大建設後,台灣經濟崛起,經濟市場達到顛峰,「台灣錢淹腳目」人民有了足夠的經濟基礎,古董文物市場因應而起,逐漸取代「民藝品市場」。但1970年代剛興起的古董文物市場,卻因台灣收藏資訊不足,古物藏品量不夠,而大部分藏品,都來自香港。

2個轉捩點:香港蘇富比拍賣會 求知雅集文物展

熊宜敬說,當時在台灣的古董文物市場,會有古董商特地跑到香港帶大批古董,回到台灣,然後分給其他古董商,再轉而賣給收藏家。也因為台灣的資訊不足,直到1978年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才打開台灣收藏界的視野。

在這場拍賣會上,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帶來了質、量俱豐的拍賣品,並且價格公開,也有許多台灣企業家、大收藏家共襄盛舉。熊宜敬表示,這場在香港的拍賣會,讓台灣的收藏家發覺「原來之前,在香港吃了這麼多虧」。他說,這場拍賣會,是台灣古董收藏的第一個轉捩點,自此,台灣的收藏家與企業家,便開始在各大拍場上競逐藏品。

第二個轉捩點,則是1982年,求知雅集在台灣舉辦的文物展。求知雅集是香港古董商成立的收藏社團,當年在台北歷史博物館,系統性地展出160件展品,展品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

這個文物展讓台灣的收藏家見識到,收藏有系統的價值,也掀起廣泛的討論。熊宜敬說,自此在台灣的收藏家心裡,種下了「系統性收藏的概念」,影響至今。他表示,如今台灣古董收藏之廣,從高古時代到明清、近現代的書畫,應有盡有。

文人收藏脈絡 累積無數重要藏品

從台灣經濟崛起至今,台灣累積了30年近40年的收藏底蘊。熊宜敬說,在當時,許多人收藏文物,是為了文化興趣,其實很少思考到「投資」這件事。他表示,人們會三五成群地走進古董商店裡,討論這些古董「多真、多假、多美」,卻很少聽到「多少錢」。

這個文人脈絡,也在收藏家身上表現出來。熊宜敬說,他曾採訪過台灣知名企業家辜振甫,辜振甫曾說,他不是收藏家,他只是個文物愛好者。熊宜敬補充道,台灣也有很多類似的收藏家,雖擁有珍貴藏品,但也非常謙虛。

熊宜敬表示,人文味濃厚的收藏脈絡,與大陸的「投資導向」的收藏發展不相同。他表示,如今大陸迅速崛起,台灣的收藏家歷經多年醞釀後,也漸漸地從「買家」轉為「賣家」,這些多年累積下來的文物資本,已難以小覷,「收藏界裡,臥虎藏龍。」。

REFERENCE

特稿:雅昌台灣站 藝術網龍頭聯姻
焦點:深掘溯源 共論台灣藝術發展
熊宜敬:收藏發展近40年 全球關注
陳筱君:台灣 張大千精品聚集地 
林天民:懂得多深刻 藏品就有多好
張學孔:台灣當代藝術 從解嚴走起

熊宜敬台灣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