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19-08-02|撰文者:策展人/ 何桂彥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教授、系主任)

大多數時候,我們會將「日常」理解為一種存在狀態。然而,在當代藝術的創作中,「日常」會被藝術家注入豐富的內涵,比如將日常的觀看,日常之物,日常的行為等賦予新的意義。也即是說,藝術家通過語言,形式,尤其是觀念的轉換,不僅為「日常」注入視覺智慧,而且不斷挖掘其內在的意義。

采泥藝術於2019年07月20日至09月01日舉辦「日常詩」四川美術學院交流展。圖/采泥藝術提供

楊北辰,古籍系列 No. 3,桂楠木、油彩顏料,2018-2019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歷史地看,從1917年杜象將小便池送往獨立沙龍展出,並將其取名為「噴泉」的那一刻,是否預示著觀念藝術將改變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路徑?是否意味著日常之物會躋身藝術品的行列?杜象之後,日常與觀念神奇地融合在一起,以「後現代」之名,為1960年代以來的藝術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不過,倘若追溯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就不難發現,20世紀80年代以來,同樣存在圍繞「日常」而展開的創作現象,而且,這條線索一直得以綿延,從未中斷。但是,由於中西文化藝術語境的差異,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日常話語與觀念生成,從一開始,並不像杜象那樣有一個孕育觀念藝術產生的土壤,相反,作為一種新的美學話語,「日常」是當代藝術從政治神話向世俗社會,彼岸世界向現實世界,宏大敘事到微觀敘事,集體意志向個體價值,以及從崇高精神的文化到日常肉身體驗的轉移中顯現出來的。

展場空間照。圖/采泥藝術提供

展場空間照。圖/采泥藝術提供

李昌龍,重器,油彩、畫布,2019。圖/采泥藝術提供

事實上,在杜象的藝術創作中,「日常」的出現隱藏著一個更為內在的邏輯,那就是對藝術本質的不斷追問。而且,這種追問從一開始就是線性的,持續不斷的,充滿理性批判精神的。因此,當追問觸及到最後一個層面,即「什麼不可以是藝術」時,藝術就必然會走向它的反面。於是,當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不斷的消除,「日常」開始成為了藝術創作不可迴避的問題。但是,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情景中,「日常」得以生效的前提,仍然是以「文革」時期那些「極左」的藝術與文化觀念,僵化的藝術制度作為反叛背景,也是在西方現代與後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與激發之下,在追求文化現代性建設的訴求之中產生的。19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當代藝術中出現了一些以「日常」為表現主題的作品,代表性的有吳山專的「紅色幽默」,谷文達的「正反的字 」,張培力的「水—辭海標準版」等由於勞森伯格1985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帶來的影響,中國的一些藝術家強化了日常話語的觀念性表達。

展場空間照。圖/采泥藝術提供

1990年代,在觀念藝術領域,「日常」與行為,身體等敘事話語不斷進行結合1990年—1995年間,邱志傑創作了「重複書寫一千遍〈蘭亭序〉」在藝術家看來,每一次的書寫行為,其實也是不斷在與傳統對話。但是,每書寫一次也是對此前的筆跡和內容的覆蓋與破壞。然而,當書寫被賦予「一千遍」的時間維度時,具有「日常」意義的書寫行為就賦予了觀念的意義。1995年年,宋冬用清水在石板上書寫,創作了「水寫日記」。寫日記原本是一件私密且又具有日常性的行為。由於藝術家將「水」作為書寫媒介,也就意味著,每次的書寫最後都會因為水的揮發而讓書寫失去意義。書寫內容的不在場並不證明書寫主體是缺席的,當宋冬堅持每天書寫,持續數年以後,書寫行為就完全日常化,並賦予其某種儀式性。在觀念水墨領域,李華生有意識地將創作中的時間過程予以視覺化,觀念化。在行為藝術方面,張洹的為「池塘增高水位」(1997年),徐震的「彩虹」(1999)等,借助於身體的日常性,討論了身體所負載的權利話語與微觀政治學的問題。

何劍,有電視的櫃子,紙本重彩,2015。圖/采泥藝術提供

馬文婷,十X-Ten-X,油彩、畫布,2017。圖/采泥藝術提供

2000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不斷湧現出以「日常」或「日常話語」為表達對象的作品,其藝術形態涉及裝置、雕塑、影像、觀念水墨、架上繪畫等。應該說,從當代藝術創作的上下文來講,「日常詩」討論的仍然是「日常話語」與藝術家的觀念結合,因此,與1980年代以來的創作仍有內在的聯繫。所謂的「日常詩」,一方面強調的是,作品意義生效的起點源於「日常」,並且,藝術家十分重視觀念的轉化;另一方面,在作品的形式與審美的表達中,不僅蘊涵著新的方法意識,還賦予其詩性的意味。何劍、馬文婷的作品比較強調圖像的敘事性,但對於何劍來說,那些熟悉的,日常的圖像則能喚起人們的視覺記憶,能從一個側面反映時代的變遷。在馬文婷的筆下,圖像是碎片化的,沒有上下文的,它們與一些現成品並置在一個畫面,構築了一種既具「日常性」,但又顯得陌生化的視覺場景。在創作中,黃斌偏愛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建築裝飾材料,如壓克力、金屬板、五金配件、複合材料板等。通過對材料進行形式與結構的轉化,黃斌希望其作品的形式表達與審美訴求彌散出一種理性的、冷漠的、機械的,抑或說審美心理上的「冰冷感」。

黃斌,Ambiguity-M-15,絲網印刷、IKEA金屬件、牆面置物板、杜邦紙、鋁合金畫框、Arches收藏級板畫紙300g、無酸牛皮紙300g,2018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張翔,許願池,鑄鐵護欄、鏡面鉑金板、碳鋼,2017年。圖/采泥藝術提供

同樣是使用現成品,張翔的創作方法是改變這些日常之物的使用功能,通過對形式的改造,使其變成一種觀念之物,即由日常與「異常」所形成的張力,使其具有藝術品的身份。葛平偉的作品以木料作為媒介,以原生的木結為起點,在不斷剝離之下,使其凸顯,進而生成新的視覺形式。或者,在形式不斷演繹的過程中,同樣以木結為中心,以雕琢的繩結使其彼此相連,渾然一體。在「有意味的形式」中,藝術家通過觀念的注入,賦予作品以詩性。楊北辰與婁金的作品同樣強調觀念的植入,前者以精湛的具象雕塑語言,挑戰人們既有的審美觀看習慣;後者利用材料自身的屬性,改變其形態與使用功能雖然側重點不同,兩位藝術家都重視創作的過程性,以及身與心的結合。在李昌龍近期的作品中,畫面大多沒有主題,沒有情節,也沒有敘事,在場的僅僅是語言本身。仔細地凝視,就會發現,在二維的平面上只有一些色塊、線條、以及碎片化的筆痕。通過「色層」的視覺演繹,李昌龍與個人化的修辭將日常之景,或者說微觀化的現實隱藏了起來。

葛平偉,《•结•》之十一,樟子松木,2014。圖/采泥藝術提供

婁金,筷子項目,裝置,包括10雙繼木筷子、一支影片、一本文獻,2013年至今(局部)。圖/采泥藝術提供

展場空間照。圖/采泥藝術提供

近些年,采泥藝術致力於與四川美院青年藝術家的合作,推動兩岸青年藝術家的交流,這個邀請展的目的,也是希望搭建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事實上,通過本次展覽是難以呈現「日常」在中國當代藝術創作中的豐富性。因此,「日常詩」僅僅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當代藝術領域,藝術家們如何對「日常」進行挖掘,並賦予詩性的審美體驗。倘若從視覺文化的角度考慮,當代藝術家們對「日常話語」的關注,真正的意義,還在於感悟其背後蘊含的中國思維,哲學,審美與文化經驗見微知著—而這一切是以「潤物細無聲」的狀態蟄伏於日常生活之中的。藝術家的任務之一是去挖掘這些價值,在觀念轉換的過程中,不僅賦予作品以形式與視覺的智慧,並使其在當代文化的語境下生成新的意義與價值。

日常詩四川美術學院交流展采泥藝術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9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

社會設計凝聚力,再探萬華茶室與紅包場風華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