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9|撰文者:王士源
準備好來解開藝術創作之謎了嗎?第2屆AAM精銳藝術節《迷中謎》,將分上下兩檔開展,每檔展出4位台灣藝術家之作品。第一檔《迷中謎》序曲展,將於10月5日開跑,邀請龎銚、楊北辰、宋璽德、吳冠德4位台灣當代藝術家參展。《迷中謎》序曲展要讓參展觀眾,在展場中親身體驗藝術家的工作樣態,並與藝術家一起經驗創作的迷人之處。
龎銚:也許我就是生在謎中不知謎
「作畫的過程,像是我和作品間的對話」藝術家龎銚說,而展覽,就是作品與空間和觀賞者的互動了。生在藝術家世家的她,從不覺得藝術家是個難解的謎,「也許我就是生在謎中不知謎!」
這次《迷中謎》序曲展中,龎銚除了展出畫作外,也會放置從畫作分解出的零件與工具。她希望觀賞者在欣賞畫作時,能藉由這些零件與工具現成物的展示,進一步連結到藝術家的作畫過程,並與畫作互動。
楊北辰:雕刻家永遠都在用觸覺與作品對話
對藝術家楊北辰來說,記憶「深度」和「速度」往往是互成反比的。記憶形成的過程越緩慢,記憶的輪廓就越清晰。因此,雕刻時的「緩慢」,與「清晰」的作品細節,則成為他的主要藝術創作內容。
「雕刻家永遠都在用觸覺與作品對話」楊北辰說明,畫家在創作時,手很少接觸到畫布,但雕刻家則必須用雙手駕馭多種不同的工具,在創作時不斷用觸覺與作品溝通,才能完成一件作品。若畫家的創作空間優雅,那麼雕刻家的工作室像什麼,則將在《迷中謎》序曲展中解謎。
宋璽德:有工作室有夢想 沒夢想如何生活?
不銹鋼冷硬的理性與科技感中,如何才能表現造型的溫度與人性的互動?藝術家宋璽德運用「動」與「光」,來打破金屬材質的生冷表現,讓不鏽鋼雕塑揉合色彩、光線、動能,建構出屬於時間、空間的趣味場域。
宋璽德說,小時候在基隆山上,他著迷於各種會動的小玩具,更對自然的律動感到好奇,因此替「動」的創作埋下了伏筆。而宋璽德的工作室,則是他逐夢、逐「動」的小天地,他說「有工作室就有夢想,沒夢想如何過生活?」
吳冠德:藝術不只是作品 而是活在創作中的狀態
真正的藝術不只是一件件「作品」,而是「活在創作中的狀態」。藝術家吳冠德無時無刻都在創作,對他而言,生活與藝術沒有分別,落在地上的樹枝,也能成為畫筆。
吳冠德說,實踐藝術的過程,有點像是「悟道」、「行道」的過程,必須虔誠面對空白畫布,透過冥想讓自然形象慢慢湧現,再把意念注入每個筆觸與刮痕中。在這次《迷中謎》序曲展中,吳冠德將要揭露這種人生與創作無所分別的狀態,在藝術裡明心見性。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