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撰文者:王玉善
伴隨著科技與文明的進步,許多城市的地景面貌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特別是在臺灣戰後時期至今,政策推廣的一連續產業升級,快度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同樣也促成城市的繁榮與鄉村景緻的消逝。因此,生存於當今的我們,如果想要理解過去的光景,或許可以藉由一些照片、影像、文獻等,進而去解讀當下的物質文明。然而,物質性的解讀僅存在於客觀事實的資訊吸收,但對於當下人們所處環境的情感與思維,以及整體文化的共性,又該如何被理解?難道真的伴隨著景物改變,人事已非後,就無從找到解讀的方向?
新竹市美術館年度大展「重返凝視─黃志超與新竹典藏藝術家群」。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新竹市美術館年度大展「重返凝視─黃志超與新竹典藏藝術家群」。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開幕記者會人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張馨之。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可以在美術史當中被揭露。新竹市美術館作為一個地方文化場域的脈絡延伸,年代由日治時期(新竹街役場)一直延續至今,期間歷經多次轉型,現為市定古蹟;其成立的目的在於有效整合地方資源,帶動社區文化產業發展。也因此,美術館本身於今年推出一個重點展覽《重返凝視─黃志超與新竹典藏藝術家群》,邀請與新竹有深刻緣分的旅美藝術家黃志超,以三百多年來新竹具有代表性文化意涵的迎曦門、城隍廟為題,進行返台後的全新創作,並與美術館本身典藏的藝術家群共同展出,藉此詮釋在地文化的發展脈絡,同時也形成今昔之間的對話,帶給觀者以不同角度的情境,來欣賞新竹自身的人文地景。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旅美藝術家黃志超。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志超,東門城,複合媒材,110 x 80 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志超,城隍廟,複合媒材,110 x 74 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次展出三十二件作品,除了藝術家黃志超的系列創作以外,同時也展出前輩與中壯輩藝術家的作品,包含李澤藩、蘇秋東、陳在南、蔣瑞坑、何肇衢、劉去徐、趙小寶、蔡國川、黃銘祝等人。再者,展覽當中也結合 VR(虛擬實境),以黃志超的作品《東門城》為文本,邀請民眾以情境式的手法,感受藝術家微觀當中,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在地生活樣貌,提供了更多觀看的可能性。
李澤藩,東門城,水彩,72 x 52 cm,196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秋東,新竹東城門,水彩,45.8 x 61.6 cm,1993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當中也結合 VR(虛擬實境),以黃志超的作品《東門城》為文本。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張馨之也特別表示,本次展覽主題「重返凝視」主要有兩層意涵,第一層為旅美藝術家黃志超過去常與席德進到新竹寫生,雖旅美多年,但對故景的記憶仍然深刻,因此今年再度重返新竹創作,回應新竹市文化局推廣在地藝文的理念。第二層為新竹典藏了許多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如上述的前輩與中壯輩藝術家等,他們分別用自己的眼睛,紀錄了當時的景緻與情懷,提供了後人回顧過去的重要資料依存。
開幕大合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重返凝視─黃志超與新竹典藏藝術家群」。圖/新竹市美術館提供
【展覽資訊】
新竹市美術館:重返凝視─黃志超與新竹典藏藝術家群
展期:2019年10月03日至12月29日
展出地點:300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REACTIONS
2
0
1
0
1
熱門新聞
1
文博會看這裡!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上半場比數10:10」,帶你「藝」窺藝術家創作生涯10年流變!
「10:10」激昂的藝術十年,2023文博會中的藝術銀行
製造一場沒有誤會的「浪漫」,魯志楷不同版本的現實
「臺南美術400+」論壇,南美館下一個展望與契機
吐納間—吳冠德的「翻轉風景畫」Between Exhalation and Inhalation - Solo Exhibition by Wu Kuan-Te
詮釋光與影在畫布空間中的觀看層次 月臨畫廊推出「光井 Lightwell」鄭君殿個展 體現日常中的可見與不可見
2022臺南獎得主聯展「南喃」:在雋永的文化歷史,以藝術締造屬於本地的南方之聲
從止觀與探尋,看堉泉筆下流淌的形意
「一樣不一樣?我的身體是座博物館」 桃園市立美術館以藝術共融啟發兒童覺察差異及肯認自我
ART TAIPEI 2023 台北藝博三十年,十一大展會亮點蓄勢待發!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聯展策展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2022-08-02|撰文者:新竹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70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現代藝術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與香奈兒品牌 發佈 2023 Camping Asia表演節目藝術家陣容
2023-10-04|撰文者: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香奈兒文化基金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