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作為台灣年度藝文盛事之一的《高雄獎》,自1997年舉辦至今,已邁入第24屆,以實質的獎勵與完整呈現的設計,讓視覺藝術創作者的精采創意得以展現,本屆「高雄獎」共計有438位參賽者競逐,在來自各領域的專業評審委員審慎評選下,遴選出最高榮譽「高雄獎」的3位得主─李亦凡、簡佑任及石孟鑫;由何創時書藝基金會贊助的「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由吳孟珊獲獎,另有「優選」5名及「入選」15名得主。作品於1月23日起至5月31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401-403展覽室和多目的室展出,邀請市民朋友前來感受本屆得獎作品在藝術發展的嶄新方向與驅動力。
2020高雄獎獲獎作品〈臺灣山海屏風—木靈〉,創作者簡佑任透過地景與人文間的關係,以水泥、砂石等異質媒材,組成十二面水墨大屏風。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0高雄獎」得主每名將獲得獎金50萬元,5位「優選獎」得獎者每位可獲10萬元獎金,入選獎得主則各可獲得3萬元,加以鼓勵所有入選參賽作品的創作者;書法、篆刻類作品另有何創時書藝基金會所贊助的書法篆刻類特別獎10萬元獎金。
2020高雄獎獲獎作品〈important_message.mp4〉,李亦凡以錄像形式,拼貼網路「內容農場」,並仿造網路影像頻道的說書方式,探詢網路資訊的真偽。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屆三位高雄獎得獎者中,李亦凡的錄像作品〈important_message.mp4〉,以大量拼貼網路「內容農場」中的真偽資訊,並仿造網路影像頻道的說書方式,探詢一條關於大腦、精神疾病以及網路的敘事;簡佑任〈臺灣山海屏風—木靈〉作品中,挪用日治時期在臺畫家鄉原古統的創作,以「水泥」作為材料臨摹並放大,以屏風擬塑為現代都市叢林中的巨型高牆,反應物質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價值轉換上的流動性與荒謬性;石孟鑫的作品〈A〉則使用了一些平常創作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來探討空間及物件的關係,反映當代生活經驗裡訊息的繁雜與均質。
2020高雄獎獲獎作品〈A〉,創作者石孟鑫使用了一些日常工具和生活用品來探討空間及物件的關係,藉此反映當代生活經驗裡訊息的繁雜與均質。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外,「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吳孟珊以易經作為靈感的作品〈易之索隱系列〉在古樸篆書以及流動的草書中,試圖追尋現代自我與古典當中的平衡。而本屆獲得優選獎的5位藝術家分別是:柯良志(書寫性暨書畫藝術)、姚紅(繪畫性暨版次藝術)、張伯豪(空間性藝術)、潘怡安(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李立中(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本屆高雄獎獲獎名單詳列如下:
高雄獎:
李亦凡、簡佑任、石孟鑫
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
吳孟珊
書寫性暨書畫藝術:
優選獎:柯良志
繪畫性暨版次藝術:
優選獎:姚紅
入選獎:曾冠雄、蔡宜儒、鍾嘉駿、黃立穎、陳昱凱、曾琡棻、劉呈祥、陳韻涵
空間性藝術:
優選獎:張伯豪
入選獎:陳漢聲、林宜姵、吳芊頤、何彥諺
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
優選獎:潘怡安
入選獎:張方禹
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
優選獎:李立中
入選獎:崔綵珊、張辰申
【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109年1月23日至109年5月31日(週一、除夕休館)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401-403展覽室、多目的室
REACTIONS
3
4
2
2
8
熱門新聞
1
【第20屆台新藝術獎】我心目中得主,如果您是評選委員,您會投票給誰?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霹靂卡霹靂拉拉,在楊宗嘉作品中的變身與材質嫁接
2022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自有景》陳志良X楊明迭雙個展 看見台灣原生藝術的發展縮影
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走入臺灣在地文化的日常
「潮」到沒朋友,以匯流當代與潮流藝術的「plzzzz 」藝術空間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如何才能恢復日常生活?」這些2022年的藝術雙年展,又是如何回應當今世界?
買得起的經典!愛上藝廊推出「iart藝術超市」典藏展,限定快閃店設計!
OneOffs 與「微風之夜」共創時尚x藝術元宇宙之旅,結合實體藝術展覽與NFT, 5月5日至8日於微風本館展出
黃土水雕塑作〈甘露水〉臺灣瑰寶高美館開箱 史哲透露黃土水另一件作品也啟動返鄉計畫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事觀點2022高雄獎頒獎典禮今(20)登場,李屏宜、李承亮、蔡咅璟獲首獎 陳其邁市長讚:以當代藝術詮釋生命經驗,傳承世代精神綻放藝術新能量!
2022-03-20|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