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藝文跨界

「光影藝術」能為一座城市帶來甚麼?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開展光影敘事嶄新里程

國美館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姚仲涵

2020-01-2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近年來,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陸續與國際大型光影慶典交流合作,逐漸引導臺灣觀光思維的轉型與蛻變。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年首次舉辦「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戶外光影裝置於上周隆重開展,邀請到國內外知名光影藝術創作者參展,以科技藝術、燈光藝術及跨領域創作為此次創作主軸。
「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開幕式舞台。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光」媒材之作品重新定義國美館場域,為觀者帶來藝術與科技交織下的視覺震撼。本次展演主題核心——「光影藝術」於2月15日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到國際光節策展人、光影創作者及城市行銷專家等,與各位分享光節策劃的歷程,如何透過大型慶典寫下新的城市形象臺灣觀光之活動型態逐步轉型且升級,並結合在地文創產業、藝術設計產業與各領域之民間力量,發展文化節慶與地方城市特色。林志明館長表示,期待透過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將嶄新的藝術想像帶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也希望能藉由藝術家獨特的美學,提升地方城市特色,也期望本次展演及論壇活動,能讓臺灣光影藝術的能量得於國際舞臺上綻放。
 Daniele MONTEVERDE作品〈Costellazione, Messaggeri delle stelle〉,2019,LED、金屬,1480x高860cm。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師:黃繼賢 
「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開幕貴賓合影。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開幕活動邀請到聲光藝術家姚仲涵,為本次光影藝術節揭開序幕。姚仲涵從2005年開始從事聲響創作,曾獲得臺北數位藝術節聲音藝術首獎,並多次受邀參與國際演出。這次開幕表演中以日光燈的噪音為媒材,融合日光燈閃爍的現場效果,透過光與聲音的呼應與對比,令現場民眾穿梭於日光燈獨有的聲音與光之中,經歷一場特殊而細緻的感官體驗。
姚仲涵作品〈光電獸#15-東區〉、〈光電獸#19-草與樹〉。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姚仲涵。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開幕當晚,國美館也特別邀請參展藝術家來到現場,包含日本神戶燈節策展人之義大利籍設計師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參展2018北川富朗藝術祭的日本藝術家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法國視覺藝術家林思伯(Sébastien Labrunie)等,吸引超過百位藝術界貴賓及觀眾蒞臨,而主辦方也預告2月15日將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到柏林光節策展人、里昂光節團隊等國際級光影藝術領航者,與國內藝術家進行交流。
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之作品〈迴聲〉(Échos)將於室內沉浸式展廳展示,並於1月26日開放,透過數位轉譯的方式,帶領民眾以不同的視角理解臺灣藝術發展。為提供更完整的光影藝術交流平臺,國立台灣美術館將於2月15日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國際光節策展團隊及國內外光影藝術領航者,與民眾共同探索光影藝術創新及城市行銷等議題。
何理互動作品〈頻道〉,2019,LED、馬達、塑料、金屬,10x2x3m。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師:森永

「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活動介紹:

以光影作為媒介與材料,藝術家打破對光既有物理特性的認知,強調空間與光影變化所造成的感官體驗,如同以光動態地「書寫」場域、觀者與作品之間的變化。藝術家透過創作向觀者挑戰經驗的不確定性,打開不同觀察視角的可能,展現藝術的價值。首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邀請七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以燈光藝術、科技藝術、跨領域創作為主;並透過其作品與場域的對話,呼應本次策劃主題「光之書寫」,藉由藝術家的視野向外擴展光影藝術的可能性。
莊志維作品〈森林裡的洋流〉,2017,烤漆黑鐵、LED,數位控制器直徑350、400、500cm各一,環形面寬15cmx高15cm。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師:森永
本次參展創作者分別來自義大利、日本、台灣等地,皆以光作為創作媒材,強調回應場域的性質與可能:如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的複合作品〈星座〉(Costellazione)與〈星星的使者〉(Messaggeri delle stelle)透過繁複的燈光表現空間的連續性;又或者藉由光影裝置產生新的經驗,如何理互動〈頻道〉作品,在機械式與燈光色彩之變化中、在現實之中,創造未有之境。
姚仲涵《光電獸》系列,依附地形變化,創造出自身關係;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作品〈虛空邊緣〉(Edge of Void)藉由螢光和風的幫助,使光影在場域之中流動;丁建中〈浮游〉試圖透過光表現呼吸,凸顯人自然環境的內在連結;莊志維〈森林裡的洋流〉以光線反射、擴散使空間展現漂浮感。以及位於室內201展覽廳的沉浸式藝術空間,將呈現由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藝術團隊所製作的作品〈迴聲〉(Échos),透過數位轉譯的方式讓更多民眾得以從不同視角理解臺灣藝術史的部分發展。
 丁建中作品〈浮游〉,2020,鐵件、塑料、LED線燈、程式控制,直徑100cm。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師:森永
有別以往多數位於室內空間的展演,此次展示以戶外作為主要設置地點,將國美館現有空間、草地、空橋、小山坡等處,藉由作品的設置,重新給予新的場域意義,使來往的觀者能夠重新體驗國美館,並在觀展的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光之書寫同時也比喻近年來所舉辦的城市型燈節,策展人們透過燈光節慶的舉辦,寫下每個城市的獨特性。以此連結本次論壇主題,邀請到國際光節策展人、光影創作者、城市行銷專家等,分享規劃光節的過程,以及對其所在城市的影響,如何寫下新的城市形象。
 大西康明 作品〈Edge of Void〉,2020,塑膠片、紙張、螢光塗料、風扇、螢光燈,直徑280x高360cm。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師:森永
「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展覽時間: 109年1月18日至2月23日
參展藝術家|按展出順序
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義大利)
姚仲涵(台灣)
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日本)
丁建中(台灣)
莊志維(台灣)
何理互動(台灣)
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台/法)
展覽總統籌|國立臺灣美術館 林志明 館長 
策展人|賴駿杰、林長叡
策劃執行單位|擷果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園區、201展覽室
戶外光影裝置:2020 / 01/ 18 (六) −2020/ 02 / 23 (日)
展覽時間:17:00-22:00 除夕及初一照常開燈 (2020/01/24-25)
沉浸式空間201展廳:2020 / 01/ 26 (日) −2020/ 03 / 01 (日) 

國美館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姚仲涵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1

2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