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

春節習俗大解密! 象徵祥瑞的舞獅究竟從何起源的呢?

春節民間習俗舞獅由來

2020-01-22|撰文者:林侑澂

舞獅。圖/取自wikimedia
農曆春節,是華人世界傳統的新年,更是象徵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節。從小年夜、除夕一直到初五開工,各式各樣的習俗與喜慶氛圍充滿著大街小巷。其中結合了工藝和表演藝術的「舞獅」活動,往往是拜年走春或是廟宇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壓軸節目,為年節增添了熱鬧歡慶的氣氛。
那麼,今日大家都熟悉的舞獅文化又是從何起源的呢?

【漢代起源傳說】

舞獅。圖/取自wikimedia
關於舞獅的起源眾說紛紜,最早的版本是漢朝漢章帝時期,西域大月氏進貢了一隻雄師。西域使者揚言若是漢朝無人可以馴服雄獅,大月氏就將斷絕邦交並且停止進貢。無奈下漢章帝前後選了三人嘗試,卻都馴獸失敗。雄獅甚至在過程中野性大發傷人,最終被亂棒擊殺。宮人為了逃避皇帝降罪,取下獅皮後由兩人扮演獅子、一人在前起舞,演出了一場成功馴服野獸的戲。此舉最終竟然騙過了使臣和皇帝,將一場外交風波消彌於無形。故事傳至民間後,更被視為為國爭光的傳奇。自此,仿造獅子起舞成為了吉祥的象徵,在節慶之中經常表演。

【北魏起源傳說】

舞獅。圖/取自wikimedia
舞獅的另一個起源傳說是1500年前的北魏時期。當時北魏與北方的匈奴正在交戰,匈奴使臣到北魏時用木製的獅頭面具、和金絲麻布縫製的獅身演出舞蹈,意圖在演出過程中行刺魏帝。過程中計畫被北魏官員識破,迫使匈奴使節團知難而退。後來因為北魏的皇帝喜愛匈奴人的表演,命令宮人仿效其道具及舞蹈。進而演變成為了舞獅文化的起源。

【唐代起源傳說】

舞獅。圖/取自wikimedia
舞獅源於唐朝,是一個今日最廣為流傳的說法。相傳唐玄宗(唐明皇)曾在夢中遊覽月亮上的廣寒宮,夢境的廣寒宮階梯上,出現了一隻五彩繽紛、括口大鼻的獨角巨獅。有趣的是,這隻姿態威武的巨獅不但對于唐玄宗沒有惡意,反而在階梯上滾球玩樂,親人可愛。唐玄宗醒後,將這個夢境視為祥瑞,希望重新一睹這個意象。於是敘述夢境,命令宮人再現夢中的瑞獸。並且搭配歡慶的鑼鼓編舞,作為娛賓的節目。此劇目流入名民間之後,被廣為流傳為吉祥歡慶的象徵,尤其在新年時節備受歡迎。
舞獅。圖/取自wikimedia
作為舞獅發源地,古中國其實是沒有原產獅子的。史冊中最早的記載,獅子是在漢朝由西域傳入。或許就在當時開始有了演員模仿獅子外貌、動作的戲劇演出,並且到了三國時期發展成為舞獅雛形。根據《漢書禮樂志》中的記載:戲曲中的「象人」,所指的就是扮演「魚、蝦、獅」的演員。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傳入東亞,佛教經典中獅子被視為高貴而具有神力的神獸,更是帶動了舞獅的盛行。
唐朝之後,社會走向多元開放,世界各地的文化風俗都在京城洛陽蓬勃發展、相互影響。舞獅最初以面具舞蹈的形式表演,在宮廷中被稱為「太平樂」或「五方獅子舞」。詩人白居易就曾在《西涼伎》中描述:「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根據詩中的生動描述可以想像,唐朝的舞獅跟已經和今日相當相似。
舞獅。圖/取自wikimedia
舞獅的文化大抵上有著文武之分,「文獅」之中,獅子經常表現出溫馴可親的模樣,經常出現抖毛、打滾、互相磨蹭等等動作。而「武獅」則是強調著獅子的威武特性,較常出現騰躍、蹬高、爭奪彩球等等更具困難的特技互動。
雖然各地的舞獅在表演形式或是裝飾上,都已發展出各自的各色。表演的時間也不再限於節日,但每逢春節,舞獅仍然是華人社會重要的象徵。甚至在於歐美的唐人街,熱鬧的舞獅都成了春節的重點表演。或許新年期間各位讀者們也有機會遇見舞獅表演,也不妨與您的親人朋友分享本文中提及的小故事喔。祝各位新年快樂。

春節民間習俗舞獅由來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1

0

4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特展

跟著國寶春遊去!故宮南院春節兩大展 擴大國寶展出空間

2020-01-22|撰文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