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man ! 藝術家靠99支手機造成Google Maps大塞車
2020-02-11|撰文者:陳晞
大約三年前,藝術家西蒙·韋克特(Simon Weckert)在柏林的五一遊行中留意到了一件不尋常的事:Google Maps顯示,即使路上的汽車數量為零,交通擁堵仍然很大。韋克特很快地意識到,正是人們(或更具體地說是他們的智慧型手機)無意中誘使Google在空蕩蕩的街道上出現塞車的警示。於是他決定自己來試試。「問題是,是否有可能以一種更簡單的方式生成類似的狀況,」韋克特說。「我不需要人。我只需要他們的智慧型手機。」
因此,韋克特從朋友和租賃公司那裡借來電話,直到他湊了99支手機,將其堆在一輛紅色小馬車裡,於是這個谷歌地圖駭客計畫就這麼開始了。
藝術家西蒙·韋克特(Simon Weckert)與他的99支手機和紅色小馬車。courtesy of Simon Weckert
該計劃很簡單。在一天的過程中,韋克特會在特定的街道上來回行走,並將他的智能手機貨車拖在身後,大部分時間是隨機的。手機所造成的效果並不能立竿見影,因為Google Maps大約花了一個小時才更新了這個即時路況。最終,不可避免的是,韋克特說,他的旅行車將在應用程序中創建一條長長的紅線,表示在數位空間中,交通流量已經造成塞車的速度,即使根本沒有任何車子經過。他有效地欺騙了谷歌系統,系統以為在那條路上,有一連串的大型巴士來回通行。
藝術家西蒙·韋克特(Simon Weckert)與他的99支手機和紅色小馬車(右)造成的Google Maps塞車(左圖)。courtesy of Simon Weckert
谷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得益於來自各種來源的信息,包括不斷開啟位置服務的人的匿名數據匯總,以及Google Maps社區的貢獻,Google Maps中的交通數據得以不斷刷新。儘管已經找到了區分汽車和摩托車的方法,但它尚無任何方法可以過濾韋克特的設置,」不過,聲明中也同時富有幽默感的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Google Maps創意用途,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使地圖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好地工作。」
韋克特並不是第一個對Google Maps惡作劇的人,其他高科技的方法比租用數十部智能手機來實現相同的企圖案例要多上許多。但是對於韋克特來說,簡單才是這個行動的重點。他說:「我正在吸引更廣泛的受眾,因為否則它將太技術化。如果我專注於演算法或其他方面,我可以想像它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理解。」
換句話說,韋克特並沒有駭入谷歌地圖來惡作劇,而是找到了數位地圖再現物理空間時的「bug」。「我總體上真正感興趣的是技術與社會之間的聯繫以及技術的影響,它如何塑造我們,」 韋克特說。他引用了哲學家馬歇爾·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觀點:我們塑造工具,然後工具塑造我們。「現在,我感到技術無法適應我們,反之亦然。」
手機和紅色小馬車。courtesy of Simon Weckert
在這個案例中,Google Maps恰巧說明了麥克魯漢提出的這種工具與人之間的關係。它不僅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在數據通知和使用方式方面,幾乎沒有透明度,而且Google Maps也獨特地塑造了物理世界。如果它遇到了實實在在的交通堵塞,則可能會將車輛重定向到人跡罕至的街道,從而給那些沒有為增加交通量而建的基礎設施施加壓力。「我看到基礎設施與城市和新技術之間發生了非常有趣的衝突,」韋克特說。「他們之間有一些摩擦。」
韋克特(Wackert)在之前的工作中探索了數位和物理的關係,包括研究Google地圖如何根據您的居住地以及政府的偏好來劃定不同的邊界。但卻沒甚麼獲得關注,部分原因是這是他第一次將其內容推廣到自己的網站之外。
「我不是社交媒體的粉絲。基本上,我更多地試圖保持這種狀態,」韋克特說。「但我很清楚這個計畫將成為某種病毒擴散到各地。」
當Weckert將近一個月前將該項目發佈到他的網站時,它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然後在周六,他第一次在Twitter上發布了有關此消息的信息,到目前為止,已有14,000篇轉發。在短短幾天之內,他的Google Maps Hack點子擴散到了許多國家。這提醒人們,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數位系統包含了投入和產出,有時它們本身就是雙向的。而在數位地圖創建或解釋物理空間時,又是如何地不中立。
筆者向藝術家致敬的迷因(meme)圖。
REACTION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2025-01-06|撰文者:大苑藝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01-02|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587
2024年『世安美學獎』評審結果揭曉!
2024-12-31|撰文者:世安文教基金會2483
淬煉形體與時序:王尋在數位動畫縫隙中所孕育的雕塑哲思
2024-12-31|撰文者:張家馨2423
水湳綠藝:低碳智慧與生態共融的公共藝術空間
2024-12-31|撰文者: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21
Makoto Lin《不盡.富士》 以攝影訴說對於心中淨土的情感與寄託
2024-12-30|撰文者:林侑澂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