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策展

捷克重量級當代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來台首個展!「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展出四十年創作軌跡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北美館捷克當代藝術卡塞爾文獻展內在移民

2020-07-0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我畫的不是事物的外相,而是事物的本源。」

捷克知名當代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Vladimír Kokolia)在臺首次個展「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自7月4日至10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他在1990年代初期即開始受到國際關注,陸續受邀展出於德國卡塞爾文獻展、英國格拉斯哥第三眼中心(現為當代藝術中心)、德國亞琛市路德維希國際藝術論壇館、比利時根特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韓國首爾沃克山藝術中心、美國洛杉磯奧的斯/帕森斯畫廊、美國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等。
「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展場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展場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展場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可可利亞(1956-)為捷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近年則有重要個展在中國成都當代美術館和英國伯明翰的IKON畫廊展出。不僅僅專注於藝術創作,他還曾經擔任捷克傳奇地下搖滾樂團「E」的主唱、並為多首歌曲填詞,更成為陳氏太極拳宗師的子弟,迄今練習不輟,在不同的實踐領域展開對哲思與心靈的深沉探索,進而反映在其創作中。可可利亞亦致力於藝術教育,於布拉格美術學院任教近三十年以來提攜許多傑出新世代藝術家。
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Vladimír Kokolia)導覽作品。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大循環素描》(045),1982-85,紙本素描,44 x 32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今日(7月3日)舉行開幕典禮暨記者會,文化部蕭宗煌次長、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陳譽馨副局長、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派崔克‧朗樂(Patrick Rumlar)、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博塔文(Martin Podstavek)、前中華民國駐捷克代表處代表夫人黃鴻端女士、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陳郁秀董事長均到場祝賀。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臺灣與捷克素來不論是貿易、科技、觀光、教育、文化等層面皆有頻繁的交流與互動,我們很開心能藉本次展覽拓展與捷克在當代藝術的對話。」展覽由捷克藝術史學者暨獨立策展人米羅斯拉夫.安博洛茲(Miroslav Ambroz)策劃,呈獻藝術家四十年來的創作軌跡,包含近年未曾發表的新作、以及特別為本次展出所創作的作品。
「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展場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波蘭臺北辦事處文化組組長高琳雅、 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組長安恬、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 公廣集團陳郁秀董事長、 北美館林平館長、 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派崔克‧朗樂、 前中華民國駐捷克代表處代表夫人黃鴻端女士、 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博塔文、 史瓦帝尼王國大使館一等秘書冉內莉‧班貝(由左至右)。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內在移民」 (Inner Emigration)此詞彙源自於德國納粹時期,由俄裔德籍作家弗蘭克·蒂斯(Frank Thiess)提出。策展人安博洛茲說明:「它指涉個體雖不認同其國家統治、卻又無法逃離壓迫政權時,所採取的處世之道:像結繭似的包覆藏匿自身的思想與真實感受,限縮生活、只親近家人與信任的朋友,甚至將自己孤立起來。」可可利亞曾歷經「布拉格之春」(1968),前半生的歲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共產統治下度過,深刻體會「內在移民」的生命狀態。藝術家以此作為展覽主題,試圖從更廣泛的角度來檢視這個詞彙,並將此視為一種策略:在感到內在生命被外在世界所消耗之時,由外而內轉向尋求安身之所,從中獲得平靜與力量。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暴風中心》,2001,油彩、畫布,198 x 204 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日落》,2005,油彩、畫布,132.5 x 127 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可可利亞眼中,圖像是一種以時間為本的媒介,而其最終的形貌並非重點,如其所言:「我畫的不是事物的外相,而是事物的本源。」他認為透過長時間的凝視,觀看者可以走出自己的世界、來到彼端──亦即圖像之中。長期潛居於捷克東部摩拉維亞地區(Moravia)、綠意環繞的小村莊,他十分著迷於觀察樹木的變化,多年來以其為創作題材。他將樹葉篩落陽光與受微風吹拂而振動的視覺感官經驗,落為一幅幅筆觸細密纏繞的油畫創作,試圖記錄其心靈與眼的探索旅程,如《樺樹》(Birch, 2002)、《逆光凝視梣樹》(Looking at an Ash Tree in Backlighting, 2016)、《樹梢裡的微風》(Breeze in the Treetop, 2019)等。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樺樹》,2002,油彩、畫布,175 x 218.2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逆光凝視梣樹》,2016,油彩、畫布,130 x 99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81年至1986年間,可可利亞在油畫創作的空檔,以墨水筆畫了數百幅素描,命名為《大循環素描》(Big Cycle Drawings)。本次展出其中116幅,為此系列作品創作30餘年來首度於臺灣展出。他以出色的線條速寫,將個體簡化為蠕蟲般的角色,描繪種種對抗命運、為生存而奮鬥的荒誕情節:他們常常身陷不合常理和無法逃離的怪異處境,而為擺脫糾纏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卻顯得滑稽且徒勞無功。可可利亞曾分享驅使自己創造這件作品的強烈動機:「我們不厭其煩地為日常例行事務奔走,然而這一切卻顯然如此無謂且荒謬。我覺得這其中的落差很耐人尋味。」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大循環素描》(018),1982-85,紙本素描,44 x 32公分。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大循環素描》(030),1982-85,紙本素描,44 x 32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可可利亞早在1980年代初期,便開始應用立體圖(stereograms)概念於其創作中,試圖開啟觀看者以另一層次介入圖像空間的可能。這些圖像在展覽中以各種樣貌同時呈現:繪畫、錄像投影,以及整片落地玻璃上的大型繪圖輸出作品。其中,《樹梢》(Treetop, 2020)為錄像新作。可可利亞將攝影機繞著一棵樹的樹冠旋轉,以大約三十秒繞行一圈的速度產生九千格景框,將每格景框畫面切割成一百條垂直片段;這些片段所形成的新景框被重新組合,形成具立體感的錄像,在層次細緻的綠色漸變中帶出觀看樹冠的詩意新維度。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樹梢》,2020,單頻錄像。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可可利亞的繪畫與裝置作品裡,觀者所扮演的角色至為關鍵。他堅持道:「若無觀者的視線,藝術作品實際上並不存在。」同時,他認為圖像不僅僅是訊息的載體和溝通的媒介。他常利用降低照明亮度或其他各種「減速技術」(deceleration techniques),藉此以延長觀者的觀看時間並縮短其與圖像之間的距離。這些圖像在展示空間中並未完全被「曝光」,而能保持某種程度的潛伏狀態,由觀看者決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使圖像顯影。7月12日下午2:30,北美館將舉辦「藝術家開講」,邀請可可利亞親身與大家分享他的創作歷程。活動需預約報名,詳細資訊將於近期公告,敬請鎖定北美館官網與FB粉絲專頁。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梣樹之二》,2013,油彩、畫布,137 x 142.3公分。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樹梢裡的微風》,2019,油彩、畫布,99.8 x 74.3 公分。私人收藏。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
展覽日期│2020-07-04 ~ 2020-10-18​​​​​​​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北美館捷克當代藝術卡塞爾文獻展內在移民
REACTIONS
喜愛

7

好美

1

0

1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小世界」圓滿閉幕,北美館公布第14屆台北雙年展策展人

2024-03-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3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

「2024臺北美術獎」徵件開跑,5月1日至6月20日受理線上報名!

2024-04-30|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8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春之展望」春之文化基金會攜手視盟,首例企業贊助視覺藝術第三部門組織營運案例

2024-04-26|撰文者: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