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攜手竹圍工作室推出「Art Connect 藝文連線」新南向海外交流專題計畫
2021-02-17|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由文化部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暨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策劃,「新南向海外交流專題計畫」之一的「Art Connect藝文連線」英文Podcast節目,邀請來自印尼、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新加坡與菲律賓等國及臺灣的藝文工作者,分享疫情如何改變臺灣與東南亞各國藝文生態,以及各國藝術家與藝文組織如何面對疫情挑戰。
「Art Connect藝文連線」英文Podcast節目「A Historical Moment for Thai Artists ft. Thanom Chapakdee (Art Critic)」。圖/取自竹圍工作室臉書粉絲專頁
文化部表示,「新南向海外交流專題計畫」在各國委員熱烈響應下,已陸續透過線上方式熱烈展開。因臺灣防疫有成,部分計畫得以辦理實體活動,展現臺灣人民與新南向各國的文化交流成果。
「Art Connect藝文連線」共13集,由細着藝術創辦人李依佩及獨立藝文工作者姚羽亭共同主持,訪談12組臺灣及東南亞藝文工作者。與談人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藝術空間、設計、藝評、飲食研究、舞蹈、藝廊、跨領域開源組織,以及國際交流與駐村空間等多元豐富的背景。
竹圍工作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人們的生活型態受強烈衝擊,藝文產業也難逃嚴峻的考驗,場館面臨關閉、活動被迫取消或延期、跨國交流計畫停歇。相較於疫情和緩的臺灣,東南亞許多國家仍深陷疫情擴散的風暴之中,對於後疫情時代下的東南亞藝文工作者,如何重新思考與發展藝術的新可能,是目前首當其衝的目標。
在仍然無法出國交流的當下,歡迎關注東南亞藝文議題及有興趣的觀眾上網收聽,聆聽藝文工作者們分享各國藝文產業的現況,以及藝術家與藝文組織因應疫情展開的藝術行動。
Podcast節目《Art Connect藝文連線》收聽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On│Google Podcast
「Art Connect藝文連線」英文Podcast節目「How We Share Space When We Start to Work From Hom ft. Alecia Neo, Kei Franklin & Jevon Chandra (BRACK)」。圖/取自竹圍工作室臉書粉絲專頁
節目全集清單
EP0:Introducing Art Connect
EP1:Taiwan|How An Alternative Art Space Continued Cross-Culture Exchange During the Pandemic ft. Margaret Shiu (Bamboo Curtain Studio)
EP2:Taiwan|Producing A Play to Reflect Different Voices Under the Pandemic ft. Chihyu Lin (Fantasy Theatre)
EP3:Myanmar|When Artists Are Staying Home to Make Art with the Community ft. Zun Ei Phyu (Artist)
EP4:Indonesia|Rethinking What Pandemic Means to the Art World ft. Linda Mayasari & Manshur Zikri (Cemeti Institute for Art and Society)
EP5:Indonesia|How It is Like to Have An Online Dinner Party Together ft. Monika Swastyastu & Shilfina Putri Widatama (Bakudapan Food Study Group)
EP6:Singapore|How We Share Space When We Start to Work From Hom ft. Alecia Neo, Kei Franklin & Jevon Chandra (BRACK)
EP7:Cambodia|Dancing in Front of Screens ft. Belle Sodhachivy Chumvan (Dancer)
EP8:Philippines|A ‘Bayanihan’ Spirit of Filipino Open-Source Community ft. Czyka Tumaliuan (Kwago)
EP9:Philippines|Defining Social Design in Times of Crisis ft. Petrina Gana (And A Half)
EP10:Vietnam|Experimenting New Ways of Engagement in Theatre ft. Elise Luong (Undecided Productions)
EP11:Thailand|What is the “New Normal” and furture for Art Gallery ft. Jongsuwat Angsuvarnsiri (SAC Gallery)
EP12:Thailand|A Historical Moment for Thai Artists ft. Thanom Chapakdee (Art Critic)
「Art Connect藝文連線」邀請7個東南亞國家及臺灣的藝文工作者,分享疫情下藝文生態的變化。圖/文化部提供
竹圍工作室簡介│
竹圍工作室從創意文化出發,關心社會永續與生態,並以服務「創藝者」(Creative Talent)為主要任務,提供各種資源,鼓勵藝術創作展演、研究發展、文化交流等,協助創藝者以藝術行動回饋社會。
竹圍工作室創立於1995年,以獨立自營的方式,開放讓國內外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短期進駐,從事創作、展演、實驗研究、社區發展、藝術教育等活動。2011年正式申請登記非營利組織(北市演藝團體第1158字號)。竹圍工作室扮演文化藝術的交流平台,提供時間及空間,讓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的各式創藝能量,在這裡得以發酵滋育,體現行動,讓藝術工作者的各種創意型式在這裡有發聲的可能性。
竹圍工作室佔地2,645平方公尺,位於淡水河出海前的唯一綠色廊道之間,緊鄰自行車步道。其中包含五間房間(工作室)供短期進住;還有可作為展覽、會議、表演用途的十二柱,以及可舉辦小型研討會、展覽、工作坊的交流中心、土基舍;另有配備電窯、練土機、砂輪機及氣動馬達等設備的雕塑工坊,工作室內還有廚房、戶外舞台、廣場及花園。目前長期駐地藝術單位有身聲劇場、陶藝家陳正勳、張瓊如與王佩瑄。
每年10至12月,竹圍工作室對外公開徵求「創藝工作者」,入選者將可免費使用/入住竹圍工作室內的單一空間一個月。除每年公開徵件時間外,我們隨時歡迎各地藝術工作者,將你的計畫企劃書寄至竹圍工作室,一經入選,我們將安排及協助您的計劃。
竹圍工作室成立二十年間,接待了無數國際資深顧問、國際藝術家、策展人、藝文工作推動者、研究生,並且與國際藝文網絡結盟,主辦多場國際研討會及工作坊。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累積數十年的國際藝文網絡及擔任要職,可提供台灣與國際藝術相關事務研究、顧問、諮詢服務,協助與台灣或世界藝術組織的直接交流,擔任育成台灣藝文的重要推手。
竹圍工作室長期觀察並進行行動研究,其中包含藝術村、閒置空間再利用、以及創意城市等三項議題,透過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和國際交流建構出一個常態且微型的民間文化智庫。
竹圍工作室持續獲文建會2008-2011年、文化部2012年、2014年與2015年藝術村軟硬體修繕的挹注;獲國藝會新興展演空間的2009-2011年年度營運補助;2013年也獲台北市文化局營運管理補助,讓竹圍工作室成為創藝工作者實驗、育成的理想據點。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亞洲指標性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隆重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71
第9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32件得獎計畫,展現公共藝術多元形式與社會融合
2024-12-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87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33
竹圍工作室舉辦「域外藝嚮」二十五週年閉幕論壇 「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2021-06-25|撰文者:竹圍工作室1813
「回巢」展覽 共同編織感受大地的祝福
2017-09-07|撰文者:陳乃慈8245
環顧全球.跨越南方.面對海洋 高美館、國藝會、台亞會攜手展開「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
2021-10-24|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