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

竹圍工作室舉辦「域外藝嚮」二十五週年閉幕論壇 「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竹圍工作室城外藝嚮閉幕論壇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2021-06-25|撰文者: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於7月2日與3日於線上舉辦「域外藝嚮: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以論壇的方式回顧竹圍工作室的未竟並且藝嚮未來的可能。
作為臺灣最重要的獨立藝文空間之一,竹圍工作室將於年底十二月熄燈休息。自1995創立以來,竹圍工作室始終站在地理與議題的邊緣位置,提供另類藝術實驗萌芽的空間,它嘗試了裝置藝術、社區介入、環境行動等等先鋒議題,也致力於國際交流和在地行動。竹圍工作室也是早期國內藝文政策的推手,形塑今日藝文環境面貌,突破了機構、領域與國界的框架,延伸跨域關懷,連結起不同背景的公私單位,而建構出創意連結的交流合作網絡。她所推動的多個議題,具體而微地顯現藝文工作者在不同時期所面對的挑戰、願景與期待。
「域外藝嚮: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原訂於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舉行,受限於疫情的影響,閉幕論壇改於7月2日與3日以線上直播進行。論壇將有五場專題對談,分別是「被替代的替代空間」、「單打獨鬥還是抱團求生?看我們怎麼養出藝文發展的沃土!」、「藝術進入地方」、「跨域合作,借藝使力」、「空間與創藝者的相互給力」。藝文空間的消失,是近來國內外討論的熱門題目,這些對談能讓空間經營者回看自己存在的價值,也讓有志者能一齊思考如何改變藝文的環境,創造滋養的可能。經營地方的同時,不僅是點出問題所在,還要與地方人士和各行專家學習,共同解決地方課題,使藝術能有更多跨領域的社會對話。在疫情當下,論壇中也藉機探討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而空間與人又如何彼此培力,有機地形塑彼此的存在、經營、合作與創造。
透過這五大專題討論,工作室回顧長年以來關注的各類議題,同時扣合了當下臺灣藝文與環境面臨到的新型態轉變。其中不僅是不同世代藝文工作者的交互探問,更帶進大家對新挑戰的觀察,以及大家對如何運動的期望與想像。藉著末場的「圓桌對談」,我們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竹圍的價值與精神,讓我們能夠在空間休息之後,繼續做藝文環境中的創造者、引介者、媒合者與分享者。
除了對談之外,導演丘智華將於7月3日上午和觀眾分享短片《郊野散記》。在這部歷時一年半創作時間的短片中,竹圍藝術行政與藝術家在導演的鏡頭前,回憶工作室重要的創建與事蹟。透過其巧妙的交織手法,這些自我回顧與攝影工作者田調觀察與創作的拍片融合成一部二十分鐘的作品。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閉幕論壇,讓長久的夥伴與新來的朋友能一同聚首,使過往的經驗能成為今日遠眺的基礎。無論是藝術家發展跨域合作,或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活用藝術,竹圍工作室期待精神被以任何形式延續,延展藝術的多元概念與有機行動。歷經時間沈澱後,竹圍工作室期望當下的未竟可以成為創藝工作者的後續可能。
研討會議程及工作坊詳細內容,請至竹圍工作室官網臉書專頁查詢
域外藝嚮: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竹圍工作室二十五週年閉幕論壇
▍日期:110年7月2日、7月3日
▍時間:10:10-16:30
▍地點:竹圍工作室臉書粉絲專頁直播
指導單位|國藝會、文化部、台北市文化局
主辦單位|竹圍工作室
協辦單位|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視覺設計|青西設計
▍Acupass報名      :https://reurl.cc/qg5LRn
▍論壇場次時間表   :https://reurl.cc/ZGAW33
▍官方網站專案說明:https://reurl.cc/kZ1XKx
▍臉書活動頁與直播:https://reurl.cc/VEL75Z 

竹圍工作室城外藝嚮閉幕論壇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