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0|撰文者:家馨
你也是喜歡Marvel、DC系列漫畫的人嗎? 今天帶你看看漫畫劇情以外的小細節!英雄系列的漫畫作品,
電影《黑豹》中的場景。聳立的高樓大廈,仍保留大自然的棲息。人們居住在科技進步的國家中。圖/取自 Dezeen。
電影《黑豹》場景。街邊的小販車水馬龍,街道的人民衣著時尚。烏托邦式的世界,科技的進步,沒有帶走非洲原生的文化氣息。圖/取自 Dezeen。
「非洲未來主義」背後的故事
「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一詞在近年來廣為
電影《黑豹》的服裝,非洲元素結合金屬配飾。圖/取自 Usatoday。
看似很「潮」的藝術風格,帶有古埃及元素、未來科幻、金屬摩登,
非洲未來主義一詞初現於1990年代,195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
藝術家Kaylan Michel的非洲未來主義拼貼作品。圖/ 取自Trendland。
藝術家Kaylan Michel的非洲未來主義拼貼作品。圖/ 取自Trendland。
非洲未來主義漫畫崛起
繼《黑豹》之後的非洲未來主義漫畫作品日趨崛起,
DC最新系《Far Sector》, 作者 NK Jemisin。圖/取自 Fandom。
非洲未來主義漫畫的盛行,原因來自於漫畫圖像性與純文字的差異。
與膚色、種族相關的議題仍受到各界的關注,近年來小眾美學「
Nnedi Okorafor最新作品《After the Rain》。Illustrated by David Brame。圖/取自 comicsbeat。
哈林文藝復興運動Harlem Renaissance(約1920-1937)
哈林文藝復興運動發生在1920年,
該運動主要內容為反對種族歧視,以及反對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封面。圖/取自 Wikipedia。
隨著1865年南北戰爭的結束、南北戰爭南方的戰敗、
藝術家Jacob Lawrence作品。美國畫家,以描繪非裔美國人的題材文明。作品《The Migrants Arrived in Great Numbers》, 1940-41。圖/取自 MoMA。© 2021 Jacob Lawrence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黑人藝術運動Black Arts Movement(1965-1975)
藝術除了能夠闡明時事、表述時代的洪流,它亦能作為情感抒發、
詩人阿米里·巴拉卡(Amiri Baraka)被公認為BAM的發起者。1965年,
Amiri Baraka。圖/取自Alchetron.com。
資料參考: Poetry Foundation, Harlem Renaissance Wikipedia, 南北戰爭Wikipedia,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Culture, Nation Gallery of Art U.S.A, New York Times, Aaron Douglas, EARWORM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照亮希望
知名迷因「Nyan Cat」以 1500萬元競標成交 ! 加密藝術 (Crypto Art) 與 NFT 是數位藝術市場的新藍海還是新泡沫?
《奈良美智特展》加開高雄、臺南場 ! 7 月起移師高美館、南美館
金屬:工藝 X 工業 —— 用自在的心境,錘鍊自由之花
走出斜坡的未來潮!臺澳合作推出「亞太三年展—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特展」 伊誕與徐文瑞擔任首屆雙策展人
重新面世的美術史,提香《最後的晚餐》在英國小鎮教堂被發現!
首屆「桃源國際藝術獎」徵得46國600多件作品 3/13揭曉首獎得主
被再次點燃的那團火 ─ 中田郁美與她的靈魂之尾
台灣藝術史的刻鑿 : 憶起-百歲誕辰藝術家
看萬華世界 WAN der LAND:為臺北的「起家厝」而設計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2020 C-LAB年度策展計畫」: 造市場 Who builds the City?
2021-03-08|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9